第四十一章 夜猫子进宅(二更)(第1/1页)赤脚小医生的幸福生活
凭粮票去粮站买细粮,一斤一毛八,四口人一顿吃不上五斤面,这多出来的,就算是补贴的菜钱了。够不够的,就这样,一个意思吧,赵春芝没什么不满意的。
等陈金昌跟着李大河进了屋,一看桌子中间,一铁锅炖鱼,一筐子黄白喧软的贴饼子,周围五六个碟子,盐水花生青豆、菠菜呛虾皮儿、韭菜炒鸡蛋、荠荠菜咸食……眼睛一亮,赞了一声:“这么丰盛啊,我是来着啦!”
副主任刘珍珍笑着道:“金昌队长这话,我们几个都了一遍了……”
屋子里一片笑语寒暄,厢房的外间里,则是唏哩呼噜的吃饭声,加上一张张满足的笑脸。
大人孩子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大饼子,鲜美的鱼肉鱼汤,满足快乐的像是过年。
李新国李新社哥俩一人吃了个大饼子,喝了口汤,这才一起去了正房北屋,给领导们劝菜让酒,又一人陪了一盅子,就要退出来。
刘珍珍就笑:“没有新国受累打鱼,咱们可吃不上这么丰盛的饭菜。再,我这老同来了,你就不陪陪我?”
李新国嘿嘿笑,道:“有陈大队长和我们队长陪着,我就不多陪了。主要是,我这肚子太大,让我落座,至少有一半得进我的肚里,你们可就吃亏咯!”
众人哈哈笑着,李新国出来,回了厢房。
有大队长和老爷子只应着,他才不往领导堆里凑,虚语寒暄的,还得拘着,哪里比得上跟一家人吃的舒坦。
两拨人吃饱喝足,领导们自然要告辞离开时,李新国带着李新社哥俩也出去相送。
走到大门口,刘珍珍喊过李新国去,低声道:“我听到风声,今冬明春,各大队生产队可能要动一动,你做好思想准备。”
李新国只是答应着,并没多。
他在队里帮着干活,是帮自家老爹的忙,对当不当“官儿”没啥想法。若是可以,他情愿不操那些闲心,种好自家的地,过好自家的日子,让老的的吃饱了穿暖了,再每年都能扯上两身新衣裳,他就知足了。
等领导们一走,赵春芝松了口气,立刻拔腿往屋后的树林子里走。
他们家来养着5只鸡,后来,让老二李新社又托人从公社收购站买了14只母鸡回来,前后加起来只了,要是被检查组看见,还不给当成尾巴给割了?
所以,赵春芝一早听到信儿,就带着二儿媳妇江艾兰四处里抓鸡,一边抓一边骂,早知道信儿,早上堵着鸡窝门抓就好了,如今鸡都放出去了,再四处寻摸着撵鸡……真不是个容易事儿。
好不容易抓完,赵春芝又让江艾兰带着蹲在树林子里守着,怕树棵子里有黄鼠狼啥的,把鸡给拖了。
跑到树林里,就看着江艾兰穿着件李新社的破棉袄子,倚着鸡笼子打盹儿呢。
赵春芝连忙过去,推了一把二儿媳妇,然后忙着去看鸡笼子里的鸡。还好,鸡笼子的盖子盖的严实,十几只鸡也好好地蹲在笼子里,一掀盖子还咕咕直叫,那意思好像在问赵春芝,是来喂鸡的吗?
“娘!都好好儿的呢,我看着呢,没敢错眼珠儿。”江艾兰一骨碌爬起来,一边陪着笑,一边问,“那些夜猫子走啦?娘,咱能家去了吧?”
前些年,风声紧,加上有些人刻意念歪经,趁机生事,挨家挨户地检查,按人口数,两口人一只鸡,多一只也给没收了。没收的鸡鸭去处只有一个,就是这些借机生事的人的口袋或者肚皮,社员们敢怒不敢言,就偷偷给起了个‘夜猫子的名字,暗骂那些人是夜猫子,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嘛!
“啐,别胡乱。”赵春芝呲儿了江艾兰一句,这才缓了声气道,“走啦,刚走。你也冻了半天了,赶紧跟我把鸡抬回去,你也好家去吃饭。”
难得听见老婆婆关心一句,江艾兰欢喜地不行,连忙和赵春芝一起抬了鸡笼往家走。
临到家门了,江艾兰问:“咱们不把鸡撒出去了?”
赵春芝道:“不了,让咱们撵这一回,鸡们都受惊了,这会儿撒出去,容易迷糊在外边,还是关着养两天,让它们安安神,再撒出去吧。”
江艾兰觉得自己又了一招,连忙给老婆婆拍马屁:“娘懂得的可真多。”
赵春芝抿抿嘴角,道:“不过是多活了几年,经的事儿多一些吧。……饭给你留在锅里了,你洗把手赶紧去吃吧,再等就冷了。”
江艾兰答应一声,下意识地想去吃饭,可心思突然一转,笑着道:“吃饭不急,我先帮着娘把鸡安顿好吧。”
赵春芝看了她一眼,没有做声,但心里却多少有些满意:老二媳妇底子也不是坏的,就是娘家不好,教的不行,以后慢慢调理教育,还是有希望好起来的。
李红岩帮着韩玉玲收拾了碗筷,韩玉玲就撵着她去看书:“这些活儿我来干就行了,你去复习吧。你大哥了,你们不几天就要考试了,时间紧,不能耽误的。”
大哥大嫂的关心,李红岩没有拒绝,她只提醒自己记在心里。
她洗把手,走进自己屋里,准备穿棉袄去卫生室习,就听得二嫂一声惊呼:“哎哟,留了这么多鱼呐?”
韩玉玲声音低而温和,不紧不慢地:“咱娘特意给你留出来的,还有一碗合菜,也是给你的。”
“这碗鱼就吃不了呢!”江艾兰笑得合不拢嘴,却尖着手指头,去旁边那碗合菜里捏了颗花生米丢进嘴里,咬的咯嘣咯嘣的。
韩玉玲也不多,自顾自地刷锅洗碗,然后,回屋给两个孩子纳鞋底子,缝衣裳去了。
李红岩买回来的处理布,赵春芝挑着色块不明显的部分,一个儿媳妇扯了一块,让她们自己安排。布料尺寸够大人穿的一件衣服,给孩子做,则看孩子大。像卫卫民哥俩,紧着点儿,能够两个人一人一身。要是给更大的孩子,那就只能做一身。
韩玉玲商量了丈夫,就决定给两个儿子一人做一身,备着冬天套在棉衣外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