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期末考试(第1/3页)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陈白羽在准备元旦晚会演奏的时候,收到四哥寄来的信和收音机。
信里一如既往的问候了她最近的生活,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自己,教她如何和同老师相处,然后问问她有没有同欺负她?
虽然,陈白羽每次写信都会自己很好,很适应初中的生活,和老师同都相处得很好,但大哥四哥就是担心。
大哥前不久进了某个研究团队,所一直忙着,所以最近都是四哥给她写信,然后转达了大哥对她生活和习的担忧。
陈白羽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把老师给她的评语寄给大哥四哥,让他们放心。
四哥在信里了大里的澡堂。
是的。
是澡堂。
而不是他们南的澡室,是有很大区别的。
四哥,北人洗澡是一群群的,不管熟不熟,淌进同一个澡堂就能互相搓背。而他们南人洗澡是隔开一人接着一人轮流来的。
四哥还,其实一群群的洗也挺有意思的。
上辈子在重庆读大,她也是历经过澡堂的。有时候想想,其实她也是挺怀念的,一群好姐妹一起,笑笑,然后互相搓搓背。
你吐槽一下我的身材,我赞美一下你的大长腿。
我羡慕你的脸,你妒忌我的身材。
然后再一起讨论校里的帅哥,谁谁的脸最好看?谁谁的身材最好?谁谁最马白?谁谁最酷?
当然,这些都只是而已。
一群姐妹有贼心没贼胆。
在澡堂里聊天的时候,言语要多直白就有多直白。
但,一旦衣冠楚楚,就必须‘金玉其外,妥妥的女神。
陈白羽很喜欢那种感觉。
喜欢澡堂里的随意,澡堂里的随心所欲,澡堂里的直白。
当然,陈白羽一般情况都是被吐槽居多的一。在南就显得娇的身高到了重庆,她就是‘鸡立鹤群里的鸡,只能仰望别人的‘海拔。
而她一向引以为傲的好皮肤都了重庆也只能算一般。
刚入的时候,有一个长还特意的走在陈白羽面前问:你是北海的?
陈白羽很老实的回答:我家靠近北海,也靠近水。
“难怪,看你肤色就知道。”
什么意思?
陈白羽很久都没有明白,她的肤色和北海或者水有什么关系?
直到后来熟悉了才知道,原来这位长曾经交了一位北海来的女朋友,对的肤色就和陈白羽一样,日照时间过长的后遗症。
分手后,长对同肤色的女孩都是一脸‘你们脸黑,心也黑。朝三暮四的负心女。
“我肯定,你前女朋友的肤色绝对没有我白。在我们那,我算是白的。”陈白羽直接怼了长,“再,黑黑更健康。”
黑怎么了?
“既然被分手,怎么就不找找自己的原因?可能对就是因为你白,她妒忌,她自卑,她不愿意站在你身边当绿叶才分手的呢。”
谁愿意看到自己的男朋友比自己白?
到时候,谁是被呵护的花,谁是随处可糟蹋的绿草?
所糟心。
分手就对了。
陈白羽和长是一吵成友。
吵过后,两人的关系缓和,慢慢成了朋友才知道,原来长女朋友心黑不是没有道理的。对在分手前,居然骗了长一笔。
前女友成了钱女友,真的很不甘。
对还给长发了短信:这是分手费。
要得理所当然。
再后来,陈白羽在同乡聚会的时候发现,长的前女友压根就不是北海的。人家是天生就肤色黑,和日照时间长短没有任何的关系。
当然,陈白羽也不会告诉长,他的前女友是她的老乡,同一个县出来的。
不过,陈白羽可不背心黑的锅。
虽然,她们的脸一样黑,但她的心绝对是红的。
想起上辈子的澡堂,想起上辈子后来天各一的姐妹。
陈白羽眼里闪过怀念。
因为陈白羽不止一次的在信里和大哥四哥吐槽校的澡室和厕所,所以四哥让她坚持一下,到大就好了。
陈白羽想想,数了数手指头,还有好久好久才能考大。
要不要,拼了命,再跳个级,为了尽快读大?
只是,现在的数理化这么难?
想要跳级真的不容易。
可能拼了命,也实现不了。
算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陈白羽决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努力努力,跳过初二。
想想,就觉得这个目标很伟大,大到她都没有任何信心能实现。只能想想,幻想一下。
上辈子曾经听好闺蜜过幻想和梦想是有区别的。
“羽毛,你哥寄给你的?你哥真好。”陈圆圆看着陈白羽床上的收音机,很羡慕。她家也有收音机,但是大块头。而且,主要是她哥在用。
陈白羽的这个相对些,装上电池就能用。
陈圆圆看着陈白羽的收音机舍不得放手,“羽毛,能问问你哥,这个收音机多少钱吗?”她现在开始省吃俭用存钱,还来得及吗?她真的很想要一台这样的收音机。
“我先看信。我哥好像提到了。”
四哥这次的信特别长,好几页纸呢。
陈白羽认真的看,信里除了一开始的生活琐碎问候,剩下的就他现在开始做翻录磁带的生意。
买一盒正版,然后租一间安静的房子,翻录出无数的磁带,直到原磁带因为几百次的重复播放而被刮花,声音有杂质后淘汰。
四哥还,他现在和理工科的男同一起组装收音机,价钱比外面买的便宜一半多,希望陈白羽帮他推广推广。
陈白羽就知道,几兄妹之中,四哥最会赚钱。上辈子,四哥就准备的抓住了室内装修的时机,在商品房大量出现的时候迅速利用自己的专业开了一家装饰工程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
现在,可能是看到陈白羽年纪就开始赚钱了,四哥也开始有了紧迫感,也想要赚钱了。
“我哥这个收音机是3元一台,送两盒磁带。这样的收音机在外面一般买5元一台,算上磁带,差不多便宜了一半。”既然四哥已经赚了,陈白羽就不再在其中赚了。
卖的多,四哥就赚钱。
陈白羽拆开一盒磁带,看了看,A面写着‘年代流行歌集,名曲选,B面是‘百听不厌,金曲热唱。
现在的磁带有AB两面,两面都能播放,不管是音质还是音色都没有区别。
一般情况下,一面是6-8首歌。而四哥翻录的磁带每一面多了两首。一面有1首歌,两面就多了四首,很划算。
现在外面的磁带一般是5-15元。一般的磁带,大多是翻录的,质量一般,只卖5元,而正版或者是金带则要1元以上,一般是13-15元。
四哥一盒磁带卖3元,还是有赚头的。因为空磁带便宜,拿货量大的话,不用一元就能拿到一盒空磁带。
对于翻录,贴包装纸才是最需要钱的。
“圆圆,你想听关正杰还是邓丽君?或者凤飞飞?”
陈圆圆拿起磁带看了看,很纠结,“我都想听。算了,还是先听邓丽君吧。她的声音好温柔。”
陈白羽把邓丽君的磁带放进收音机。
磁带上的邓丽君圆圆的脸,很是富态福气。现在的邓丽君已经处于半隐居状态,18年,她宣布除了慈善义演外不再公开演出。
只是,谁能想到她会红颜薄命,早早就去世了呢。
是了。
好像是15年,邓丽君去世。
当时很多歌迷都表示不愿意相信。
现在离5年也不过还有几年的时间。
一代女神,一代歌后,人靓声甜,可能就是天上的仙女,不过是下凡间走一遭而已。留下痕迹后,又被召回上天继续当仙女。
这是当初邓丽君去世后,很多媒体的自我想象,并煞有介事的让大家相信这是真的。
“羽毛,这些磁带部都是3元?”
“嗯。你喜欢谁的,可以定制。”
“我喜欢周慧敏,喜欢刘德华。还有,张友。”陈圆圆点着手指,“还有叶倩,我也喜欢。”
“陈白羽,我喜欢孟庭苇还有陈慧娴。”杨静也走了过来,拿起陈白羽床上的磁带看,“真的3元?”
“嗯。3元。不过,你要出邮费。从京都寄过来要不少钱。”
杨静就不在乎这点钱,没有意见。外面质量最差的磁带也要5元,现在3元就能买到音质这么好的,杨静还觉得赚到了。
有了陈圆圆和杨静开头,宿舍不少同都订了。
陈白羽想要收一半定金,大家都觉得收定金不好。
“来就应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在你货还没有到,就让我们交钱不好吧。”
“就是。陈白羽,还是等磁带到了再一起收钱吧。”
“我也觉得收定金不好。如果要收定金,我就不要了。谁知道你的磁带会不会和现在这些一样好?会不会以次充好?”
“如果收了定金,你又拿不出货来怎么办?如果你把钱丢了,怎么办?我的语老师就丢了一次钱。我们交的捐款,他收了起来,然后突然有一天钱丢了。在他买菜的时候丢了。”一个叫刘敏的同突然道,“谁知道是真丢还是假丢?县城买菜能带多少钱?反正,最后我们班所有的同的捐款金额为零。老师还想让我们重新捐款呢。我们不同意,我们的班长是校长的儿子,也带头反对,最后才不了了之。”
杨静哟徐诶幸灾乐祸的看着陈白羽,眨巴一下眼睛。
陈圆圆拉了拉陈白羽的手,不知道应该什么好。陈白羽要受定金,好像没有什么不对,但大家买西从来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来没有定金一,所以难免会有些转不过弯来,一时接受不了。
如果陈白羽和大家好好,大家应该也会同意的吧。
陈白羽抿抿嘴,想了想,算了。
来收定金就麻烦。既然大家都不愿意那就算了。
但陈白羽没想到,不过是怕麻烦而已,就让她看透了不少人的真实面目。或者应该知人口面不知心。
当然,这也是好事。
因为陈圆圆这个大嘴巴不遗余力的宣传,不仅同班的同预订了,还有同年级的,甚至初二初三都有同来找陈白羽预订磁带。
陈白羽没想到这些磁带这么受欢迎。
想了想,陈白羽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认真对待,于是趁着课间的时候跑到其他班找班长推销业务。
让班长组织登记,需要订磁带的同的班级,名字,还有歌星,歌曲等等。
初二一班的班长看着眼前的不点,皱皱眉头,“你什么?”
“让我帮你记录?”班长还真没想到初一的妹妹竟然把生意做到校园里来。
陈白羽点点头,“嗯。我免费送了五盒磁带和两包情人梅两包情人榄。做不做?”
初二一班的班长想了想,“可以。没问题。”五盒磁带,就是15元。
赚了。
陈白羽把一张子画的表格纸递给她,“我已经做好表格,让同按照表格填就可以了。”上面已经规划好,班级,姓名,为了防止同名字,陈白羽还加了号。
需要订的磁带的歌星名字,歌曲名等。
班长只要把这张纸在班上轮一圈,然后收起来交给陈白羽就可以了。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初二一班的班长拍拍心口,然后笑眯眯的看着陈白羽,“你送我的磁带,能选择吗?”
“可以。”
“你自己在表格上填上就可以了。”
把初中部所有的班级走一边,然后走一趟高中部。
听到三元的磁带,不少人都愿意订。
现在正是港台明星还有流行歌风靡街头的时候。不管大人孩,谁不会两句‘口水歌?
是了。
现在的人把流行歌称为‘口水歌,朗朗上口,不需要专业技能,不要唱腔就能唱得很好的意思。
看到磁带的前景和钱途,陈白羽找张天浩商量,要不要弄个推车上街头兜售磁带?
陈白羽记得当年她大的时候,有不少的同在校门口或者天桥或者街头摆摊卖盗版的碟片,生意好像很不错。
陈白羽找张天浩商量的时候,张天浩果断答应了。
反正他手下的弟不少。
“让你的弟不要太酷。”陈白羽真担心这群弟用收保护费的脸来卖磁带。
“酷?”什么意思?
“就是你们收保护费时候的样子。让人想要绕路走的那种感觉。”
“你是我们很凶?”张天浩嗤笑一声,“你见过谁收保护费不凶的?”不凶怎么收保护费?不凶怎么当古惑仔?
当然了,现在他们已经不是古惑仔了。
现在他们可是有正当工作的人了哦。
“现在我们不凶了。”张天浩现在把废品收购站经营得有声有色,事业蒸蒸日上。
陈白羽点头,“我知道。你们已经从良了。”
张天浩皱起眉头,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刺耳?从良能这么用?
“你打算订多少盒磁带?”
“五百吧?多吗?”张天浩第一次做磁带生意,有些把握不准。
陈白羽直接翻个白云,“市里,县城,各镇上,到处都是商机,你竟然觉得五百多了?”哪里躲了?
一个镇才能分多少?
张天浩恍然大悟,他只把目光锁定在市里了。
果然,他目光还是短浅。
难道这真的是读书少的缘故?
“暂时定两千盒。”
虽然张天浩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但一次性拿这么多钱出来,还是很肉痛的。最怕的就是亏了,到时候真的要元气大伤,可能要很久才能赚回来。
“放心。亏不了。”
从现在直到5年,磁带买卖都是黄金好时候。
但5年之后,就不一样了,可谓是从天堂跌到了谷底。
18年的《还珠格格》还有年的《流星花园》把磁带推向一个高峰后,然后磁带就开始走下坡路。
《还珠格格》和《流星花园》的主题曲,插曲,片尾曲的磁带被疯卖。就连赵姐趁机推出的《有一个姑娘》也跟着买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