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第1/1页)妖妃魅惑:勾人魂魄
天牢,这个被世人所唾弃的地方,到处都是一些陈腐的霉味儿。皇帝不禁用衣袖捂住口鼻,皱起了眉头。两个狱卒将皇帝带到天牢的深处,在尽头停了下来。
皇帝探着头瞄了瞄,黑暗中依稀可以在角落中看到一个穿着泛黄牢服的人躺在那里。
“你们俩,去把门打开。”皇帝面不改色,不管什么时候他的表情都不会怎么变化,似乎是被皇位所束缚着,他也不怎么喜欢笑。
狱卒颤巍巍地从口袋中掏出一大串铜制钥匙,随着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铁器摩擦声,牢门缓缓被打开。
皇帝舒缓了一下紧锁的眉头,如鹰瞳一般炯炯有神地目光直勾勾地盯着蜷缩在角落里的皇太子。现在的太子哪里还有皇族的样子,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看不出本来模样。
“啊,别杀我!你离我远点!”
皇帝还没开口,皇太子就像见了鬼一般,跌跌撞撞地跑到一边,随后蜷缩到一个角落中。
“这怎么回事?”皇帝仔仔细细打量了皇太子一番,确实是自己的儿子没错,但他的反应未免有些太奇怪了。
“行了,看这样也问不出来什么。把他带走,明天一早再说。”皇帝出于无奈,只得起身,勾手示意那两个狱卒将把皇太子带出去。
“你们要做什么?放开我!”
皇帝转身离开时,背后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他装作没有听到一般快步离开了天牢。
次日,当朝的文武百官齐聚在大殿内,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细针密线缝制的细川红毯从他的脚下一直延续在宫外。因为叛乱一事牵扯重大,本不能参与朝政的宫妃亦是被准许到朝堂之上。
“把要犯带上来!”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皇太子被人拖了上来,他早已被各种刑具折磨得不成样子了。
“朕问你,你可知罪?”皇帝呵斥,可皇太子只是双眼无神跪在地上,久久没有动作。
“朕在问你话呢!”
似乎是刚被从梦中惊醒过来,皇太子迷茫地来回张望着,扩散着的瞳孔看不到视线的焦点。
“太子是不是受到什么刺激精神失常了吧?听说他是被皇后逼着造反的。”
“不管是不是逼迫的,他参与了叛乱那就得治他的罪。”
大臣们在底下议论纷纷,对着只剩一副空壳的太子指手画脚。
皇帝看着太子现在的模样虽然有些于心不忍,但一想到皇后所作的恶行,心中就愈发气愤,“既然如此,众爱卿有何看法?”
一人站出道:“陛下,既然举反旗不是皇太子的本意,而是在逼迫下所为,现在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依臣看来倒不如放他一马,毕竟他可是皇帝您的亲生骨肉啊。”
“一派胡言,反叛者就该满门抄斩!要不然圣上的威严何在,陛下,现在可不是凭感情办事的时候,假如您放了他,那行刺叛变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啊!”
大臣们分为了两个阵营,一方认为皇太子是受皇后所逼,反叛纯属无奈之举,一方认为叛乱之人不管是谁理应斩首示众。两方各持己见,就这样争执不下。
“皇帝,妾身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文慧不怀好意地凑到皇帝耳边,低声道:“这太子本就有罪,理应杀之,倘若您放了他,无疑是壮了其他想要对陛下不利之人的胆。倒不如将他斩首示众,以起杀鸡骇猴的作用。”
皇帝听后若有所思,而大臣们亦是纷纷上奏,一时之间严惩的声音不绝于耳。
沉吟了片刻,皇帝终是开口道:“来人,传朕命令,将太子拉出去斩首示众。”
皇太子在一阵阵议论声中被人架了出去,文慧露出了诡异的奸笑。可转瞬间文慧却突然觉得喉咙有些不舒服,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先吐出了一口淤血,随后身子一软,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皇帝赶忙起身扶文慧,“传太医!”朝堂顿时乱成一锅粥。
文慧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自己的寝宫中,身边是一个上了年岁的太医正在给自己把脉。
“恭喜娘娘。”太医笑道。
“恭喜什么?”文慧记得自己先是吐血,随后好像还昏倒了,总之她现在是一头雾水。
“当然是恭喜娘娘怀上皇嗣。”
听到这个消息时,文慧先是一愣,随后异常惊喜。怀上了喜脉,也就是说她还有当皇后的机会,肚子中的龙种无疑将会成为自己手中最大的底牌。
正在神游的文慧突然被门外太监的声音惊动,入眼是明黄色的衣袍。
“太医怎么说?”
皇帝俯下身,而文慧则娇羞一笑道:“皇上,妾身有喜了,一切太突然,妾身还未能做好准备。”
皇帝喜出望外,嘴角也扬起了一丝弧度,这似乎是他近几日第一次露出点笑意。
似是怕皇帝不信,文慧继续道:“千真万确,方才太医告诉妾身这个消息时,妾身别提有多开心了。唉,若是皇后未曾叛乱,现在也可与她一同欢喜了。”
文慧垂眸,话语里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皇帝犹豫了许久还拿不定主意,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是怕有愧于皇后吗?”文慧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她一个已死之人,又是叛乱的主谋,其罪当诛。无论何时臣妾都不会背叛陛下的,妾身不为别的,只要是能坐在陛下身旁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文慧又往皇帝怀中缩了缩,垂下的眸中尽然是野心与狠厉。
半晌后,皇帝才开了口,“立后之事朕会考虑的,你先搬到长春宫去住吧。”
闻言文慧自然是大喜过望,这长春宫可是皇后才能住的地方,皇上的意思不就是要立她为后了么?
这般想着,待到皇帝走后,文慧当即命令下人把一切东西搬到长春宫,一秒都不愿意等。 数日以来,皇上翻阅奏章总是能看到一些重臣上书奏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后,应早立为主。”再往后随便翻翻,大多都是举荐文慧为后,不过都是一些官场话,听得都有些乏味。
皇上看得乏了,便躺在一旁小憩一会,这时李熙总管进来见皇上睡着,轻轻吩咐侍女给皇上盖上被子免得着凉。不曾想皇上睡得极浅,一下就醒了过来,见李熙站在一旁似乎想起来什么,直接问道“你也来说说对于立后一事你是如何看待?”
李熙也不遮掩,直接回答说“奴才认为蓝皇贵妃乃最佳人选,因为皇后之下便是皇贵妃,另外蓝皇贵妃举止得当,为人大方,做事严谨,奴才认为蓝皇贵妃定会将后宫治理妥当,让皇上少操一些心。”
皇上见李熙也举荐文慧,别无他法,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明日朕就下旨。好了,你先下去吧。”
李熙退下后直接去了长春宫给文慧通风报信,文慧得知明日皇上就要下旨册封自己为后时,对李熙千恩万谢道“多谢总管大人,此事还多亏有大人鼎力相助,待我当上皇后,还望多多仰仗总管大人啊。”
李熙客气了几句后便告退了,次日,后宫嫔妃都被召集到一起,皇上站在高处,明黄色龙袍在阳光照射下,越发显得英明神武,引人侧目。
这时小宁子拉长着声音高声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蓝皇贵妃文慧德才兼备,温良贤淑,举止大度,特册封为皇后。钦此。”
这时只见文慧站出来跪下双手接过圣旨道“臣妾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慧因为早就得知消息,此时身着华服,更加雍容华贵,颇有母仪天下之姿。
底下嫔妃在小宁子宣布完圣旨之后神色各异,尤其是陆婉,满眼的愤恨与鄙视,气得连连跺脚,恨不得上前要将圣旨撕碎一般,而慧妃也是跟着文慧高兴得意,倒真应了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只有紫瑾依然神色淡然,好像谁当皇后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愤恨,嫉妒,羡慕种种表情再众人脸上转换,即便有什么意见不服,却没有一人站出来反对,文慧回头望向众位嫔妃,想到自己就是这后宫之主,心中更是得意。
皇上待文慧行礼后,又接着说道“既然已经册封完毕,那接下来朕就命人挑选个良辰吉日举行封后大典。”文慧本来还想等皇上吩咐让紫瑾将凤印归还自己,结果见皇上直接离去有些难过,准备改日亲自索取。
众人见皇上离去,也全部散开回到自己宫中。文慧怕夜长梦多,又找来李熙,询问挑选良辰吉日的是何人,后来文慧找到此人说道“大人,至于良辰吉日之选,本宫倒有些建议,皇上公事繁忙,封后大典还是越早越好,耽误久了谁都会累,我看三日后就挺好的。”
文慧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朝那人塞了银子,那人查看了一下日子,发现三日后也无不可,况且还有银子赚,便爽快地应了此事。
文慧见那人答应又连连道谢,回到宫中却怎么也坐不住,总觉得不把凤印要过来这事就没完,也不透皇上究竟如何想的,究竟是忘了此事还是故意不给呢,真让人难以捉摸。
后来终究是自己忍不住,让红袖跟着去了如意阁,紫瑾得知文慧来临,知道她此事来意,既然躲不开就直接迎上去行礼道“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文慧被人行礼称作皇后,还是最得宠的紫瑾,得意非常,笑逐颜开道“平身吧。本宫找你来是有要事,你可不要推辞啊。”文慧说的极慢,略带警告的意味。
紫瑾听后依然不为所动,淡淡道“皇后但说无妨,只要是臣妾份内之事定当尽心竭力。”文慧见紫瑾言辞恳切,平静淡然,觉得她定会答应。
想到这里更是喜上眉梢,对紫瑾的态度也亲近了一切,温声说道“好妹妹,我记得当初皇上是将凤印暂且交由你保管,如今后宫有主,不知可否先将凤印归还于我。”
文慧表面温柔,实则话里藏针,故意着重说道“暂且”,“归还”二词,提醒紫瑾明白事理,不要强占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可是紫瑾也不甘示弱,依然恭敬回答道“娘娘虽然贵为皇后,凤印确实乃皇后之物,但是帝心难测,皇上并未下旨让臣妾归还凤印,臣妾不敢擅自做主。”
文慧一开始还很耐心地听紫瑾回答,越听越是不耐烦,脸色也越来越黑,咬牙切齿道“我是皇后,乃后宫之主,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凤印迟早都是我的,你如今若敢忤逆于我,就不怕我将来怪罪于你?”
紫瑾并没有被她的威胁吓道,义正言辞道“臣妾不敢忤逆皇后,但是也不敢忤逆皇上,皇上乃一国之主,若是皇上知道臣妾擅自转让凤印,将来怪罪下来谁也承担不起,至于皇后娘娘您的怪罪,臣妾向来恪守宫规,不怕皇后怪罪。”
文慧见紫瑾虽然看起来柔弱贤淑,实则很有自己的脾气,是个最难缠的主儿,可是自己明明贵为皇后,却连一个凤印都要不回来,没有凤印将来如何在后宫立足,不过一个空架子罢了。
文慧越想越觉得委屈,气愤不已,拂袖离去,与红袖说道“真是岂有此理,仗着有皇上宠爱当真不知天高地厚,我这就去找皇上哭诉,看她到时如何自处。”
红袖见文慧为了得到凤印失了理智,立马拉住皇后,严肃郑重地劝道“娘娘留步,此时天色已晚,若是为了一个凤印惊扰皇上休息怕是不妥。况且封后大典还未举行,万一娘娘贸然前去,恐怕恐怕皇上会觉得娘娘行事鲁莽难当大任,娘娘,以大事为重啊!”
文慧听红袖分析得颇有一番道理,仔细想想紫瑾深受皇上宠爱,不能随意得罪,那便再耐心等等罢。
翌日清晨,文慧一早被侍女门伺候起来,准备今日封后大典的一切事宜。此时文慧身着龙凤呈祥锦绣长袍,裙摆上被金丝线勾勒出朵朵牡丹,长至曳地,头戴一支凤钗,还有诸多繁杂的头饰压的文慧勉强抬起着头。
文慧坐在梨花木雕刻的镂空梳妆台前,似真似幻,直到被人搀扶前去封后大典时,一切还都恍然如梦。待封后大典顺利举行完后,文慧还在心中感叹,为了这个位置手上沾满无数鲜血,一切都来之不易啊,老天爷当真待她不薄。
文慧回到长春宫后,等了好长时间,见皇上仍未下旨命紫瑾将凤印归还自己,便命丫鬟们将身上繁重的头饰摘下,衣裳也换了其他红色长裙,头戴赤金宝钗,外加双鸾红宝石金步摇。
一切打扮得体后,直接往御书房走去。因为封后大典,皇上也很是疲惫乏累,正准备歇息一会时,小宁子前来禀告说“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在门外求见。”
皇上不耐烦道“宣!”“臣妾参见皇上,皇上吉祥。”文慧进来后大方得体地行礼。
皇上只想好好休息一番,直接开口问道“封后大典刚举行完,皇后娘娘不在宫中休息,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啊?”
文慧这才知道自己来得不是时候,有些后悔,只能硬着头皮低头答道“臣妾虽未皇后,可是凤印还在若贵妃手中,臣妾无法执掌凤印,行事颇有些阻碍,臣妾恳请皇上下旨命若贵妃将凤印归还臣妾。”
皇上当初本就不是很愿册封文慧为后,但是封了紫瑾难堵悠悠众口,所以才故意将凤印放在紫瑾处,迟迟不肯下旨。如今文慧亲口提出,自己没有道理反驳,虽然百般不愿,但依旧下旨将凤印取回并交由文慧。
文慧见皇上答应后心中窃喜,行礼告退后直接回到了长春宫。而皇上下旨后,紫瑾也当即亲自前往长春宫归还凤印,文慧本欲嘲讽紫瑾几句,结果看紫瑾一副无悲无喜的模样顿时没了兴致。
而此时,慧妃,婉妃和其他诸位嫔妃得知文慧执掌凤印的消息后纷纷前来道贺,至于几人真心,几人假意自然是另当别论了。
慧妃率先拿出自己的贺礼恭喜皇后道“恭喜皇后娘娘富贵千年,这是妹妹的一番心意还望娘娘不要嫌弃。”
文慧见是慧妃,想到之前多次与其合作,她也帮助自己不少忙,客气道“妹妹这是哪里话,虽然如今我贵为皇后,但你我二人之间哪还需要在乎这些虚礼,依然像往常一样,姐妹相称便是。”
慧妃点头称是,紧接着响起一个让文慧颇为不悦的声音,只听陆婉暗自讽刺道“说是不在乎这些,恐怕没人比皇后娘娘更在乎这些权势了吧。”陆婉本就自有一番傲骨,如今见昔日仇敌得势,也不愿虚情假意,阿谀奉承,反倒让人瞧不起。
文慧知她羡慕嫉妒,回击道“怕是有些人有这想法却没那本事。”陆婉听后愤愤不平,欲待与其争辩,紫瑾怕事情闹大,出声阻止,二人本也不想将事情闹大,见紫瑾给你自己台阶,便就势而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