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157章(第2/5页)七零错位人生



    谢母也是这么想的,讲道理,你要反对儿子谈对象,那肯定得趁早啊!

    是的,这年头不比过去了,流行的是自由恋爱,那也没有你家儿子跑去跟人家闺女谈对象,谈个几年然后觉得不好了,再甩手走人吧?

    所以说,要反对必须要趁早,赶早不赶晚啊!

    谢母见她弟媳妇哭得很是厉害,也没敢说得太直白,只陪着她一道儿唉声叹气,心里也是憋屈得很。

    郝新明是他们老郝家唯一的男孙啊!谢母本就是姓郝,虽说夫家这边样样都还不错,可娘家不好她心里能好受?

    也因此,她是耐着性子好言相劝“人要往前看,到底是过日子,总该是越过越好的。再说了,小明那媳妇我也是看到过的,其实还可以了,人长得不错,也聪明会读书,不差了。你要这么想,娘家差总比本人差要好。至于你想求样样都好的,哪儿有啊?”

    郝妈继续抹眼泪,从郝新明订婚开始,到如今其实也不过才几个月时间,可她简直就是度日如年,而且总有一些不真实的感觉,就仿佛做了一场长长的噩梦一般,就盼着赶紧醒过来。

    甚至于,午夜梦回之间,她曾闪过一个念头要是他俩离婚就好了……

    可念头刚从脑海里闪过,郝妈又害怕了,她还是盼着儿子好的。离婚这种事情,虽说在最近这些年时有耳闻,可到底自己周遭从未有过的。更别提老话也说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她最终还是将那个可怕的年头给摁下去了。

    “嗯,小明那媳妇本人还是不错的,是有些不太听得懂人话,可我打眼瞧着,那孩子心地还是好的,是个天真没心眼的……可我真的想不通,怎么她娘家人这么烦呢?她爸还在,她还有个弟弟,二姐你说,啥样的人家才会放着儿子孙子不管,非要跑到已经嫁了人的孙女家里,逼着孙女婿养老?”

    谢母没了言语,她也觉得这个事儿吧,确实是听没道理的。

    都说一代人不管两代事,哪怕是法律好了,那也是规定了成年儿女有赡养年迈父母的义务。至于祖父母外祖父母之类的,除非是中间那代没人了,儿女代替已故父母赡养祖辈倒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毁就毁在苗解放活蹦乱跳的。

    底下还有个苗飞跃。

    郝妈怎样都想不通,不过好歹跟二姑姐说了这些话,心里总算好受了一些,肿着眼泡回家去了。

    结果一到家,郝妹又搞了她。

    郝妹说,她打算南下帮家里开拓业务。

    “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啊!!”郝妈彻底崩溃了,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哭得肝肠寸断。

    儿子儿子不听话,女儿女儿爱折腾,老公老公不着家……

    郝妹也被郝妈这突如其来的崩溃给弄懵了“妈?妈你咋了?你不是说下午去找二姑了吗?谁惹你生气了?二姑应该不会吧?”

    “还有谁!你哥!你嫂!还有你爸跟你!”

    郝妹……

    面对亲闺女一言难尽的表情,郝妈的心态彻底崩了,直接一个电话打去了公司,逼的郝爸赶紧回家。

    “老郝啊!你再不回来就不用回来了!我啊,我快被你闺女逼死了!”

    撂下公司事情急匆匆赶回家的郝爸,看着比自己还茫然的闺女,只愈发的茫然了“怎么了?”

    郝妈赶紧说了郝妹打算离京南下的事儿。

    “想去就去呗,她是去南边,又不是出国……不是,她去的应该是沪市、海市这种地方吧?那边的经济发展得相当好,确实很有借鉴的意义。再说了,我早就想着要将公司往南边发展,可以去啊!”

    说完这话后,郝爸和郝妹两脸茫然的看向郝妈。

    郝妹跟毓秀是同时大学毕业的,当然,她念的大学没毓秀那么好,而且她也不打算继续进修了。本来是由家里安排着进了事业单位,属于那种朝九晚五混日子型的,基本上再熟悉熟悉单位情况,她就会被安排去参加各种相亲会了。

    当年的郝大姐就是类似的情况,可郝妹却不想步了大姐的后尘,她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而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郝爸耐心的解释了南方的情况,郝妹也顺势说了自己的想法,被俩人注视着的郝妈后知后觉的感到了难为情。

    冷静了一下,又去卫生间梳洗一番后,郝妈重新恢复了平静,也跟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也别怪我重男轻女,在我心目中,当然是儿子女儿都一样重要的。可小文是个姑娘家,好好的事业单位她不想待着,却偏偏要跑到千里之外的南方……我是京市人,我从来没去过南方,你说我能不担心吗?”

    顿了顿,她又冲着郝妹道“小文,你就不能像你姐那样?她当初就是先参加了工作,然后相亲,再结婚,生孩子……她现在不也过得好好的?”

    郝妹很是无奈“妈,我跟姐差了六岁,再说她当初不是没考上大学吗?我一个大学生,你让我整天待在办公室里写各种报告参加各种会议,我真的很无聊啊!妈你口口声声的说自己不是重男轻女,那假如今个儿是我哥想去南方闯荡,你还会反对吗?为什么我就非要去事业单位,而他就可以去自家公司里做事呢?”

    一番话下来,郝妈哑口无言。

    最终,郝爸安抚了女儿,让她先回房休息去,去南方的事情不着急,而且他也不能让女儿就这么一个人大喇喇的跑过去了,肯定得提前安排一下的,托那边的熟人照顾照顾。

    不是不让去,而是暂时先缓缓。

    郝妹愉快的接受了这个说法,欢欢喜喜的回房去了。

    紧跟着,郝爸又安抚了郝妈,好说好歹之下,还让郝妈同意先不管这事儿,又说儿媳都怀孕了,等再过些日子,她就能抱上大孙子了。

    等两边都安抚好了,郝爸回了书房,用书房里的电话给他二姐打了过去。

    另一头,谢母先前送走了郝妈后,心里也是十分得不得劲儿。她比郝妈幸运的大概是她不止只有一个儿子,而是有仨儿子。

    同样的,她也有仨儿媳,就算哪个都不能说是十全十美的,但总得来说,都还是不错的。

    在郝妈回家崩了心态时,她正在跟刚回来的妯娌说这个事儿。

    谢家那边,小辈儿里头有不少是搬出去住的,不过长辈们却都是住在左近的。像谢家的爷奶,并谢父兄弟几人都在一起,谢母跟妯娌们的关系也都不错,她一贯就喜欢这种大家庭模式,不像郝家那边,想找个人说话还得坐好久的车。

    把事情一说,谢母的妯娌就开始摇头了“你那弟媳可真不容易。”

    “其实吧,当着她的面我都没好意思说她,你是不知道,当初她嫁到郝家时,也是不愿意跟我爸妈住。你想想,我娘家是姐弟三人,当时我和我大姐都嫁出去了,就我弟一人在家。我娘家那房子也不小的,不存在住不下的问题。哪怕真的住不下了,也可以尽量住得近一些。可她不愿意,觉得跟老人家相处不来,就……”

    谢母也是唏嘘不已,直道原来老话说的因果循环是真的。

    “她当初这样,现在她儿子也这样,起码她身边还有个小闺女陪着,就是我那小侄女年岁也不小了,今年夏天大学毕业,只怕也留不了几年了。”

    听谢母这么说,她妯娌就变了看法,觉得好像年轻人也没啥不对的。尤其在他们那一代,压根就没有结婚分家的说法,都是住在一起的。反而现在的年轻人,因为要上大学,工作单位也比较远,方方面面的考虑下来,选择小家庭过日子的也就愈发多了。

    “还有就是吧……”谢母面带迟疑,似乎在想要不要说。

    妯娌多年,谁还不知道谁呢,好不容易有八卦可以听,当然要可劲儿的听个够了。

    “说吧说吧,我保证听过就忘了,你总不能说一半留一半,故意勾的我心痒痒吧?”

    谢母顿时笑出了声,想着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便直说“就是我那弟媳妇一开始是可以阻止的。你想啊,你家儿子刚谈对象,那也不是一下子就谈成功的。我娘家侄子最开始还是倒追人家小姑娘,追了两年多才终于成了。这事儿吧,他爸妈从一开始就知道的。”

    “都知道了为啥不拦着点儿?”她妯娌奇道。

    “我弟媳说是因为小明的脾气倔性子拧。”谢母叹了一口气,摇头道,“这兴许是一方面的理由吧,可我觉得,她是想着小明年岁还轻,人又还没定性,经常想一出是一出的,时常闹三分钟热度。大概就因为这个,她以为小明只是跟人家姑娘闹着玩儿的,等时间一久腻味了,自然而然也就分手了。”

    她妯娌边听边点头“也是这个道理。本来就是啊,小年轻不都这样?你越是不让他们在一起,越要闹着非要在一起。电视里就是这么演的。”

    谢母怜爱的看了她一眼,心疼她蠢得可以“你是不是没听明白我说的话?”

    “听明白了啊,不就是想着不插手也有可能散了吗?”她妯娌反问道。

    “哦,我知道了,你是想着假如你儿子像小明那样咋咋的……对不对?那假如是你闺女呢?”

    她妯娌一开始还真没听明白,等仔细品了品这话的意思,随后立马原地爆炸。

    “原来你弟媳是这么想的?对,这年头都是自由恋爱了,可要是我闺女捧着一颗热心跟人家谈了几年对象,然后人家腻味了分手了……我打死他们全家人!!”

    谢母继续叹气,就是这个道理啊!

    说起来,她对毓秀的了解并不深,仅有的几次见面,那也是在聚会场合里。头一次应该是郝新明带着毓秀来她家拜年,之后则是每年的年节里,以及几个月前的订婚礼、结婚宴。又因为场合的缘故,其实她俩都没有好好说过话,更谈不上有多少了解。

    可她还是同情毓秀那小姑娘。

    “小明媳妇也是运气好,刚开始坚持住了本心,让小明愣是苦追了两年多才追上手。男人啊,太容易的都不珍稀,就得让他们费劲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的搞个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好。不过小明那孩子还是不错的,追到手了也依然珍惜。这要是……人家小姑娘还是乡下农村来的,在京市也没个跟脚,真被甩了,大概也没能耐留下来。到时候,学业恐怕也不好,工作也没着落,结婚对象又跑了,让她怎么办?”

    谢母倒没把她弟媳想的那么快,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起码在最初郝妈是当热闹瞧的,连这个当妈的都不看好儿子,却没想到,郝新明还真就是个长情的。

    这就很尴尬了。

    八卦说完,赶紧做饭。

    谢家这边没请保姆,因为谢老是有警卫员的,一些体力活都有人做。谢母几个当儿媳妇的,则轮流负责做饭等事。而每逢周末,或者其他年节,家里的小辈儿们都会齐聚一堂,日子过得是热热闹闹的。

    结果不久之后,谢母就接到了她弟弟的来电。

    将下午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郝爸后,谢母继续叹气“你得空了也劝劝你媳妇,这都结婚了,连孩子都怀上了,还能怎么办呢?小辈儿们不懂事,咱们这些当长辈的,可不就得忍着点儿?再说小明也没咋地,不就是家里添了个老太太吗?难不成郝家还差了这点儿养老太太的米粮钱?”

    这个还真不差。

    郝爸很是无奈,他隐约是知道媳妇的心结,可毕竟没那么清楚。最重要的是,他是典型的直男铁憨憨,打心眼里就不觉得这有什么。

    挂了电话后,他在书房里踟蹰许久,腹稿更是打了一遍又一遍,终于下定了决心,跟他媳妇好好谈一谈。

    重点就在于,俩孩子已经结婚了!到明年,连孙子都能生出来了!

    结果,郝爸把好不容易想好的话说出来后,只换来了郝妈的一记白眼,以及一句很是不耐烦的话“你以为我不知道?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能这么烦?”

    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她当初就是太自信了,只以为很了解儿子。谁能想到,一贯玩心重的儿子就跟被人下了蛊似的,愣是看对眼后就离不得了。

    唉——

    郝爸只铁了心想把媳妇劝过来的,第一个方案没用,他就采取了第二方案。

    “媳妇你想想,当初你嫁给我的时候,不也说不想跟我爸妈住一起吗?你当时就说得特别好,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再说连作息时间都不一样,我爸妈五点吃晚饭六点就回房睡觉了,咱们俩不得看看书看看报说说话,再洗个澡什么的,怎么着也得八点睡觉。小明他们就更别提了……”

    “你这是在怪我?”郝妈不敢置信的看过去。

    “怎么是怪你呢?我这是觉得你说的很对。两代人住在一起矛盾多,所以小明和毓秀搬出去住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至于毓秀的奶奶,你想想,有人家亲奶奶在,还用的着咱们来照顾孕妇吗?你多轻松啊!”

    “我怎么还是觉得你在讽刺我呢?”

    “没有讽刺,怎么可能是讽刺呢?还有那个请保姆,这个也非常适合。你也不太会做家务,炒菜永远都是那几个老样式,请个保姆帮着做家务,你不就轻松很多了?有这个时间,陪陪孩子多好呢!就算不陪孩子,也不用把时间浪费在做家务上面啊!”

    郝妈不想说话了,她只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郝爸。

    “还有啊……”

    “行了行了,我累了,我先睡了。”郝妈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索性直接叫了停,连晚饭都没吃,就匆匆歇下了。

    郝爸觉得效果颇佳,高兴的出去喊保姆备饭,临出门前还颇为自豪的道“瞧瞧,这就是请保姆的好处,不然你累了,我和小文都没饭吃了……你先歇着,我帮你关上门,不吵你。”

    郝妈……

    这日子没法过了!!

    比起郝家这边的兵荒马乱,毓秀他们家格外得温馨幸福。

    李桂芳虽然不会用那些家用电器,但类似于洗贴身小衣以及叠被子抹桌子之类的事情,她都是会的。

    刚开始,她还仅仅在家里忙活,因为她不太敢一个人出门去,总觉得马路上那么多的车辆和行人,打眼瞧着就忍不住心里打鼓,实在是鼓不起勇气独自外出。

    不过,眼下都几个月时间过去了,李桂芳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她了。

    自打保姆来家后,她每天早上都跟保姆一起去菜市场。新家这边的菜市场,跟她最早去的那个京大附近的菜市场不是同一个,不过也挺大的,整个儿绕一圈的话,起码要半个上午。

    她也不着急,就每天六点半起床,由保姆给她做一顿简单的早饭,俩人都吃完了以后,再结伴提着竹篮子,晃晃悠悠的下楼出小区,慢腾腾的往菜市场赶。

    保姆的年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