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何谓披星戴月(第6/7页)剑来

武道破境,真是不讲道理。”

    陈平安一脸无所谓道:“不奇怪,毕竟是我的开山大弟子嘛。”

    长命眼角余光瞥见这位年轻山主,故意说着轻描淡写的言语,可是眉眼间的那份笑意,就像是个“我闺女是天底下最优秀的,这种事情还需要说吗”的老父亲。

    掌律长命打趣道:“以后大半夜套麻袋,山主可以喊上我。”

    陈平安笑着点头,“到时候你得拦着我,注意踹人的的力道。”

    ————

    一行三人,逛过了红烛镇,陈平安在书铺那边跟掌柜李锦买了几本书。

    今天小米粒没带那条金扁担,也没拿青竹杖,只是斜挎布包。

    在山路上,小米粒走在最前边,双指捻住一颗金瓜子,高高举起,摇头晃脑,百看不厌。

    暮色里,水神祠庙就要关门了。

    换了庙祝,以前是个老妪,如今是个朴实妇人。

    陈平安见着那个眉眼依稀有几分熟悉的妇人,就哭笑不得。

    这个玉液江水神娘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眼前这个担任新任庙祝的妇人,他还真认识,其实还是个同龄人,比陈平安稍大个两三岁。

    因为是槐黄县城的小镇本地人,姓卢,不过跟福禄街卢氏关系早就疏远了,都攀不上什么亲戚,

    她所嫁之人,也是家乡人,在龙窑当窑工,只是与陈平安当学徒的那座窑口离着远,她们家早年卖了宅子,举家搬去了州城,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富裕日子。

    那妇人有些不确定,脸上有几分喜悦,试探性开口问道:“是泥瓶巷那边的陈……平安?”

    前些年,约莫是祖上积德,她竟然被水神娘娘相中,当了这玉液江水神庙的庙祝,就是半个山上人了,虽然不曾修行仙术,但是也见识好些个神仙老爷了,有官帽子的显贵,穿金戴玉的妇人,更是不少,有两个还是传说中的诰命夫人呢。

    一开始确实让她雀跃不已,后来妇人都不稀罕去龙州城那边显摆了。

    男人每次出门喝酒,都会喝个红光满脸,说自己福气好,讨个光耀门楣的媳妇,你半点不比那个泥瓶巷的顾家寡妇差了。

    呵,如今自己那个就没读过书的男人,都会学秀才拽文,好似从酸菜缸里拎出一串串四个字的言语呢。

    陈平安笑着点头,喊出了对方的名字,“艳梅,是很多年没见面了,之前只听说你们家搬去了龙州城,没想到你在这边。”

    以前小镇当地人,嫁娶都颇早,好些女子十四五岁就会嫁人了。

    她问道:“陈平安,这个是你闺女?”

    她在当庙祝之前,关于眼前这个泥瓶巷的孤儿,只听说些真真假假说不准的零碎消息,有说陈平安早年在不当窑工学徒后,好像通过朋友刘羡阳,认识了那个外乡人的铁匠阮师傅,不知怎么挣着了第一笔钱,花钱买下了西边的几座山头,算是发迹了。

    后来不知怎么,又入了披云山那位山神老爷的法眼,就更阔绰了。

    陈平安哑然失笑,这事闹的,就只好摸了摸小米粒的脑袋。

    小米粒掩嘴而笑,一双眼眸眯起月牙儿,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新头衔,咱不承认不否认哈。

    妇人问道:“你们是来这边烧香?”

    陈平安笑道:“得劳烦你飞剑传信玉液江水府,我找叶青竹有事。”

    妇人有些惊讶,犹豫了一下,劝说道:“陈平安,我如今还算管着事,可以祭出些符箓车驾,帮你辟水远游去往水府。”

    虽说如今陈平安肯定混得不差,都能与北岳山君合伙做买卖了,那座财运滚滚的牛角渡,听说陈平安是有分账的。

    但是山水官场,忌讳多,讲究多,何况自家那位水神娘娘,按照昔年大骊朝廷颁布一洲的金玉谱牒,从四品,很高了。

    也就是龙州地界,才不起眼,不然搁在藩属小国的山水官场,那可是实打实的一方封疆大吏了。

    那个男人还是坚持己见,“只管传信水府,我就在这边等着水神娘娘。”

    妇人有些失落。

    以前的泥瓶巷少年,好像不是这样的。

    陈平安也不好解释什么,若是自己直接去水府,她这个庙祝就白当了。

    可如果让她飞剑传信,叶青竹就得念她的情,这位水神娘娘会觉得没白请你当庙祝。

    陈平安坐在水神庙门外的台阶上。

    小米粒挠挠脸,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

    总觉得又给好人山主添麻烦了。

    她其实一开始,就只是想着在红烛镇那边耍一耍,就可以打道回府。

    但是好人山主只是摇头不答应,她总不能再像当年那样抱住他的腿不让走吧,小陌先生就在旁边呢。

    小陌没有坐在陈平安身边,而是坐在了最右边。

    如此一来,小米粒就坐在了中间。

    江面上,水雾升腾,水神娘娘叶青竹是单独赶来自家祠庙,她脸色微白,无法掩饰的神色仓皇。

    尤其是当她瞧见了自家祠庙门口,那个坐在台阶上的青衫男子,就更背脊发凉了。

    叶青竹强颜欢笑,对那庙祝妇人说道:“你先回里边去,我要与陈先生谈事。”

    庙祝妇人,一头雾水,聊事情,为何不去祠庙里边聊?不得讲究几分待客之道?自己也好备些酒水蔬果。

    只是她哪敢忤逆水神娘娘,返回祠庙里边,跨过门槛后,她悄悄回头,看了眼那一袭青衫的背影。

    妇人一时间又有些失落。

    这么多年,她偶尔想着,哪天与那个曾经的泥瓶巷少年重逢了,对方会不会感到有些……遗憾呢?

    只是她这些小心思,在心湖那边念起就落下了,到最后,还是有几分担心,还有几分放心。

    当年那个泥瓶巷的同龄人,约莫是真的好心有好报,总算不用把日子过得那么苦了。

    因为妇人还是未嫁少女时,曾经跟娘亲在灯下,娘俩一边缝补衣物,一边闲聊家长里短。

    都是些鸡毛蒜皮,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说到了那个当了窑工学徒的少年,他经常会帮她们家做些庄稼活,每次都是主动开口,或是比如农忙时,他就会“偶然”路过田地。而且她们家的稻田,抢水的时节,总是不愁没水。一般人家,晚上去田边两趟就算顶天了,但是独独有个人,不是这样的,经常一整宿,就待在田垄那边。

    之所以会这样,好像是只因为少女的娘亲,曾经去泥瓶巷那边,帮忙办了两场白事。其实在小镇,街坊邻居,只要是没结仇的,往往都会能帮就帮。

    老妇人说泥瓶巷姓陈的那么一家人,都是好人。还说那么个好孩子,不该过得那么苦。

    那夜闲聊,娘亲最后一句话,让妇人记忆犹新,那孩子苦得苦水都苦没了,所以在咱们这些外人这边,才会一直笑脸。

    家乡小镇有句俗语,叫“从不德杀人”。是说一个人,极有礼数,从不说是非。

    陈平安坐在台阶上,看着那个叶青竹。

    叶青竹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那位落魄山的隐官大人坐着,自己站着,岂不是显得居高临下?可自己总不能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吧。

    几乎同时跟小陌抬头,望向落魄山上方的天幕处,有一道纤细剑光落下。

    陈平安站起身,不等他说话,叶青竹就下意识后退一步,陈平安笑道:“没事,今夜就是来见见水神娘娘,邻居多年,都没登门,不合礼数,回头去我们落魄山做客,我再尽一尽地主之谊,请水神娘娘喝酒。”

    叶青竹很想说我不去。

    但她还是默默点头。

    其实陈平安也没真想把她和水府怎么着。

    归根结底,还是得看小米粒的意思。而这一路走来水神祠庙,小米粒始终微皱着的眉头,一直想要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就是答案了。

    陈平安抱拳告别。

    叶青竹赶紧施了个万福,没死不说,还没被打。

    看来自己偷偷去别的祠庙烧香祈福,还是有用的。

    至于去落魄山做客一事,简单得很,拖字诀!

    小陌忍俊不禁,这位水神娘娘混到这个份上,大概是真知道苦头的滋味了。

    原路返回,去往红烛镇,陈平安笑了起来。

    是宁姚返回飞升城后,竟然让郭竹酒来浩然天下这边了。

    陈平安摸了摸小米粒的脑袋,问道:“下次你看门,水神娘娘来做客,怎么办?”

    小米粒甩着两条小胳膊,笑哈哈,“我胆儿可大,就算只有一个人在门口,都么的事,还要请水神娘娘喝茶嘞。”

    陈平安笑问道:“那有没有瓜子待客?”

    小米粒皱了皱眉头,立即就笑呵呵了,“想啥呢,我气性可长,一颗瓜子都不给的。”

    陈平安笑道:“这么记仇啊?”

    小米粒蹦蹦跳跳,摇晃着脑袋,嗷呜一声,哑巴湖的大水怪,我可凶。

    落魄山竹楼那边,赶来一大堆凑热闹的人,只有裴钱最呆滞无言。

    郭竹酒一样眨眼睛,不好,大师姐如今个子不矮了啊。

    白玄立即以心声与这个自称是隐官弟子的家伙言语一番,说得请你郭竹酒帮个忙,帮自己跟裴钱当个和事佬,只要事成,必有厚报。

    郭竹酒点头答应了,小事一桩。

    她一个脚尖点地,身形向前跃出,在空中递出一只手掌,裴钱脸色尴尬,动作僵硬地抬起手掌,所以双方擦肩而过的时候,轻轻击掌一次。

    少女的身形落在裴钱身后,站在原地不动,背对着裴钱沉声道:“大师姐,卖我一个面子,你与白玄的恩怨一笔勾销了,如何?”

    裴钱收起手掌,揉了揉额头,“好的好的。”

    郭竹酒走到裴钱身边,开始绕着裴钱兜圈子,最后她伸手挡在嘴边,在裴钱耳边小声嘀咕道:“大师姐不小唉。”

    裴钱翻了个白眼。

    白玄打定主意,自己以后就跟着那个郭竹酒混了。

    什么裴钱……

    见那裴钱又用那个招牌动作斜眼自己,白玄立即缩了缩脖子,抬头看月。

    虽然已经知道郭竹酒来到落魄山,陈平安却没有立即返回,而是让小陌带着小米粒先回,自己单独去往小镇。

    走在泥瓶巷中,陈平安独自一人,没有在自家祖宅那边停步,而是一直走到了顾家祖宅。

    曾经有个还不是妇人的年轻女子,一家三口住在这边,她爹娘逝世后,就嫁给了个姓顾的外乡人。

    所以后来,她克死了男人,成了个寡妇,小镇很多人都说是怪她自己,因为被那个两家宅子离着不远的孤儿害了。

    早年那个孩子接连死了爹娘,她就该知道轻重的,竟然还敢那么帮忙操持白事,甚至还要守灵。

    后来她带着孩子,艰难生活,就又有人开始说怪话,说等着瞧吧,迟早连你顾家的那根独苗,都要被那个姓陈的克死了,早晚的事。

    陈平安双手笼袖,后退一步,背靠着墙壁,望向那座如今已经空无一人的老旧宅子。

    有次大半夜,当时还没去当窑工学徒,睡眠浅的消瘦少年,立即就听到了巷子里边的声音。

    外边有人似乎脚步匆匆,还摔了一跤,便有了撕心裂肺的哭腔,少年顾不得穿上草鞋,就光着脚跑了出去。

    一摸那孩子的滚烫额头,再摸脉象,少年哪怕只是粗通药理,也知道不妙。

    先让那个只是哭的妇人,不担心,再从妇人手中接过孩子,他抱着孩子一路飞奔,跑向杨家铺子。

    双手抱着孩子的少年,使劲用额头敲着杨家铺子的大门,大半夜的,没有响应,满头汗水的少年就开始用脚踹。

    终于让一个住在后院的老人,披衣开门,朝那个踹门震天响的少年,劈头盖脸骂了句没教养的东西,急着投胎?

    可杨爷爷最后还是救下了小鼻涕虫。

    后来认识了刘羡阳。

    顾璨是一个打小就性情凉薄的孩子,这个小鼻涕虫,养不熟的。

    这甚至不是外人说的,而是刘羡阳说的。

    不过刘羡阳也说,不管如何,顾璨独独对你,还是很念情的。

    陈平安闭上眼睛。

    小时候,自己两次披麻戴孝,为爹娘送行,队伍里,都有那个年轻女子的身影。

    后来,还有她的那次开门。

    不管她以后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所以就算天塌下来。

    都别想着顾璨死在我眼前。

    我可以死,顾璨都不会死。

    陈平安双袖一震,直接化虹落在杨家铺子的后院。

    进入李槐说的那间厢房,桌上只留下了一封信。

    信上内容,就只有一句话。

    民以食为天,你吃饱了吗?

    陈平安默不作声,只是将这封信收入袖中。

    桌上还有一根崭新旱烟杆,和一袋子烟草。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凭借记忆,点燃旱烟,结果只是一口,就被呛得不行,咳嗽不已。

    屋内一时间烟雾缭绕。

    并无异样,陈平安又硬着头皮抽了一口旱烟,心绪起伏,诸多记忆,走马观花。

    不知为何,刹那之间,杨老头的嗓音竟然在心湖间响起。

    陈平安,在你眼中的书简湖所有枉死之人,其实下场都很好,不但皆有今生或来世,而且都有额外的机缘与福报。

    此事崔瀺早有安排,无一例外。

    那些人在死前以及死后,崔瀺都见过聊过,各有所求,故而有些人的惨死,是障眼法,其实早就得了份钱财或是修行机缘,有些人是甘愿一死,也要脱离书简湖这座苦海,得到一个安稳的来世。

    崔瀺曾经来此,与我解释此事,说他要让一个原本自认问心无愧的人,一辈子都要因此心怀大愧疚,要有大牵挂,不至于将来修行登高,越来越不像个人,只因为觉得自己不曾亏欠这方天地丝毫。所以他要在你的心坎上,砸出一个大坑,让你用一辈子去辛苦修补,要你这个从小就早慧的聪明人,偏要必须去庸人自扰。即便你此刻已经知晓真相,又如何?你依旧会带着那份挥之不去的愧疚,在人生路上继续走下去。

    陈平安最后离开屋子,手持旱烟杆,坐在檐下那条长凳上,翘起腿,眯起双眼,吞云吐雾。

    杨老头的最后一句话,是那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披星戴月,人间大美,此行走好,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