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金融战开始(第2/3页)神奇金手指
香港素称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港府对市场的原则一向是“积极不干预”,但面对这种情况,不干预等于坐以待毙,眼睁睁地看人从口袋里拿钱也不能动弹。香港政府从8月14日起,连续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与炒家搏杀,动用港币近千亿,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数,不仅要让炒家在抛空八月期指的作业中无利可图,更要使他们蚀本,知难而退。与过往仅推高隔夜拆息加大国际炒家沽货成本的手法不同,在此次连续10个交易日的干预行动中,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即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8月转至9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体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主要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主要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举足轻重。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
8月初,美国股市回落,日元汇率持续下跌,炒家们对香港发动新一**规模狙击,恒生指数一路跌到6600多点。眼看国际炒家如意算盘再次告捷,港府却突然出手,予以回击。
8月5日,炒家们一天内抛售了200多亿元港币。香港金管局一反过去被动的做法,运用政府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银行同业拆息率只上升了2%至3%,令炒家们大失所望。
6日,炒家又抛售港币200多亿元,金管局再出新招,不仅如数吸纳,还将美元购进的港币存放回银行体系内,使银行银根宽松,维持稳定同业拆息率。
7日,港元狙击战与保卫战进入第3天。国际炒家继续抛售,金管局照例买进。港股维持在7000点以上大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当天表示:“我们绝对有能力与决心维持联系汇率,我们一定做得到。”
10—13日四天,炒家们继续抛售港元,在期货市场的投机活动仍大量存在,但气氛较上一星期有所缓和。港府按兵不同,正在秘密部署反击计划。
14日一开市,香港金管局首次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进蓝筹股票和期票,同时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夹攻国际炒家,使其知难而退。市场估计当日约动用40亿入市,恒生指数收盘于7224点,劲升564点,升幅达8.47%。当天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发表声明说:“为打击炒家操控市场的行为,我已经行使外汇基金条例给予我的权力,指示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在股票和期货市场采取适当的相应行动。”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随即发表的声明中重申,“政府会一如以往,坚守不干预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活动的政策,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即是当炒卖股票和期货有明显的关连的时候,政府有责任采取果断措施减少市场混乱,我们的经济是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可快速完成调整。”香港政府长期以来坚持“积极不干预”的自由港政策,因此当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通过当地电视媒介宣布该项举措后,立即引起国际经济界广泛关注。
18日假后首个交易日,港府保留实力,指数窄幅波动,大市终微跌14点,以7210报收。
19日外汇基金继续入市,大挟淡仓,指数攀升412点,以7622报收。
20日大市于高位7900点遇到初步阻力,而港府买盘亦稍为收敛,指数于7742报收,升120点。
21日外汇基金入市未见积极,八大外资亦于尾市联手,使期指尾市狂泻200点,指数当日回软,以7527报收,跌215点。
8月24日,为了打破炒家压迫恒生指数下降套利的计划,港府重组实力,主动出击,动用50亿港元入市干预。午市时分买盘突然瞬间中断,结果股指迅即暴跌300点,两分钟后才被大手买盘重新拉回到7900点水平。当日恒生指数急升318点,收盘于7845点。
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虽然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美国道琼斯股指下挫217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据市场人士说,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
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投机香港市场的国际大炒家索罗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资策略师德鲁肯米勒在接受CNBC电视台的访谈中,他首先承认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恒生期指。并说,由于香港经济衰退,所以港府在汇市与股市对国际投资人发起的“战争”中,将以失败告终。索罗斯虽然每次的动作都是大手笔,但从来不公开承认自己在攻击某个货币,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港府还没宣布到底在此役中赚了多少,香港报章的估计是16亿港元。香港市场人士估计,港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29日为确保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在公平及有秩序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减少市场受到操控的机会,香港期货交易所于29日推出三项新措施。即是:由8月31日开市起,对于持有一万张以上恒指期货合约的客户,征收150%的特别按金,即每张恒指期货合约按金由8万港元调整为12万港元;将大量持仓呈报要求由500张合约降至250张合约必须呈报;呈报时亦须向期交所呈报大量仓位持有人的身份。
31日,在政府终止扶盘行动后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场人士预期的少。恒生指数下滑554.70点,闭市报点,全场成交总值仅66亿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历史新高记录790亿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资者原本预测该指数可能大泻15%。
9月1日,受美国股市狂泻500多点的影响,全球股市普遍下挫。港股低开200点,早上初段下挫后逐步攀升,午市反复偏软。恒生指数收报点,跌212.57点,跌幅为2.92%。成交62.05亿元。
9月2日,受美国股市反弹的影响,港股高开200多点,早段反复向上后回稳,午市好淡争持。恒生指数收报点,升293.20点,升幅为4.15%。成交58.03亿港元。
三、香港政府初战告捷,占尽地利把握胜机
香港政府虽然在金融市场取得初步胜利,但世界金融市场复杂异常。国际炒家狡猾贪婪,各种资本背景甚至政治背景交错其间,加上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金融状况整体趋于恶化,因此,在香港与国际炒家之间,战斗远远没有结束。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炒家还有一部分力量没有撤出去。比如据传索罗斯将有一笔400亿港元的远期美电合约明年2月8日才到期,他与一些炒家将很多8月到期的合约已经转到9月,看来保持香港金融市场稳定还面临相当艰巨的挑战。
对九月份香港的汇市、股市、期市的形势,完全有理由抱谨慎乐观态度。虽然,国际大炒家并不善罢甘休,还在想方设法、寻暇觅隙的对各个相关连市场进行袭击。但香港政府具备稳定市场的有利条件;相反,索罗斯等炒家将日益处于不利地位。
1、索罗斯等炒家骑虎难下
8月份港府斥巨资托市赶走不少中、小型对冲基金后,两大炒家索罗斯及老虎基金仍死守香港战场。对冲基金最惹市场瞩目的炒卖货币及股市等策略性投资,却绝少单头进行,对冲基金之由来便是一个市场抛售之际会买另一个市场。索罗斯的一篮子组合内用以对冲香港沽盘的好仓亏蚀,现时在港的投资已近乎单头(没有对冲),为向基金投资者交待,必须在短时间内在港图利,可惜至今难以达到目的,有利对冲基金的三大条件—赚息、短时间解决及流通量,目前都不存在。外汇交易商指出,索罗斯目前持有约40亿美元的远期港元沽盘,占总沽盘约一半,另老虎基金占约30亿美元,这些投资目前均是蚀息。此外,港元久攻不破,令蚀息期拉长。所以索罗斯在香港投机面临日益严峻形势。
2、香港政府在市场中已处有利地位
行政会议成员唐英年在接受《明报》访问时非常乐观地认为,港府已立于不败之地,某种程度上已做了“庄”,可以承受市场慢慢回落。唐英年认为,公众着眼于政府花了1000多亿元入市,而没有同时考虑到,政府虽则持有大批股票,但在上周五指数7800点时亦抛空了不少期指,可谓立于不败之地,假设日后这些股票要蚀卖,但拉上补下“一来一回”还是不会亏本,绝非很多人的假想:“千多亿纳税人的钱丢进大海里。”
3、特区政府有决心、有能力抗击操控市场的炒家,完成规范市场的工作,使市场在稳定、公平的环境下运作。香港政府已制定和正在制定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措施,已作好见招拆招的准备。
4、特区政府有中央政府作坚强后盾
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9月1日强调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金融自由,并且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是属於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中央人民政府一贯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为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联系汇率制所做的努力。
5、香港有丰厚的外汇储备
近日,香港金管局公布,截至七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名列世界第三,达到九百六十五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香港丰厚的储备,将为政府抗击操控市场炒家提供了坚实的支援力量。
可以相信:有中央政府的一贯支持,有特区政府的强大储备力量,有坚强的信心和运用得宜的各项策略,特区政府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克服险阻,赢得在金融市场进行稳定秩序的最后胜利。
四、国际舆论反应强烈,众说纷纭尚未定论
香港政府为击退国际炒家而进行的干预活动由汇市扩展到股市之后,已引起不少争论。赞成港府行动者固然不在少数,毁誉参半者亦有之,持反对意见者也大有其人。支持港府的,主要是本地中小投资者和商界人士,他们认为港府早就应该干预。反对者的层面也相当广泛,包括许多跨国金融机构。例如,美资的摩根史丹利就发表报告,抨击港府这次行动是“孤注一掷”,未必能够成功,反而可能把香港人的血汗钱送给炒家,长此下去更会危及联系汇率。反对者中还有一两家素来标榜信奉自由市场原则的报章,以及一些教授学者;他们的论点无非是指香港政府入市开了干预市场的恶例,后患无穷,更将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吓跑投资者。美国《华尔街日报》也以“香港犯大错”为题指责港府干预自由市场原则。
1、赞成者认为:香港政府的干预行动是稳定香港金融市场的重大举措
——港府干预市场获中央肯定
得悉香港特区政府近期展开对股市、期货市场和汇市的干预行动后,中国银行行长王雪冰8月26日在澳门表示:“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对香港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香港特区政府和金管局采取一定的措施,会对香港的金融稳定带来积极的影响。”外交部发言人9月1日在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强调,有关香港行政区的事务,中央政府始终尊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他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金融自由并且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这是属于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中央人民政府一贯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为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联系汇率制所做的努力。
——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表示,他本人完全支持特区政府入市的做法,但不评论这做法对或不对。李嘉诚表示,特区政府正尝试为香港做点事,很难说这是否很好或不好,但最低限度政府非常努力地去尝试,“我们别无选择”。李嘉诚指出,他手头所持的上市公司市值不低于1500亿港元,如果将股票借出可赚很多钱,但他不肯借出,在目前的环境下,也不会沽货,过去一个月也没有沽出一股,亦不计划沽货。
——香港前行政局成员陈坤耀表示,近年来炒家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声东击西,同时对外汇及股市兴风作浪,基本上扰乱了金融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能再以传统的不干预政策去面对问题,有必要采取特别手段进行干预。陈坤耀并认为,政府的干预行动来得太迟。不过,他指出,政府干预不是击退炒家的长远办法,只能视为特别状况下的非常手段。
——亨达国际金融董事总经理邓予立认为这是必须的维持市场应有秩序的做法,因为香港是一个自由经济体系,却不是一个让炒家自由“提款“的地方。港府要给炒家足够的警告,和表现出维护香港金融经济应有的利益的决心,坚强港人对经济的信心。邓予立强调,港府这次高调的在公开市场采取的行动,实际是对美资炒家明目张胆地在港元期货、港股及恒指期货等多个市场狂妄狙击的回应,亦不是改变它原有的金融经济政策。反而港府在炒家狂妄的狙击炒卖活动中一点也没有表示,就不符合一个政府应有的要求。任何政府都有需要对不正常的炒卖采取有效的干预行动才成。港府这次的做法是适当和令人接受的。
——香港著名评论员曹景行著文《港府大战国际炒家胜败未定》支持政府,他在文中指出:“环顾今日之世界,纯粹以自由市场原则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和教科书上。任何政府在国民经济基础和民众根本利益遭受威胁时,都有责任采取必要的、合理的干预行动,否则就是失职。”他指出:“政府入市干预本来就是非常措施,难免会令外界一些人对香港的金融市场运作产生疑虑,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所失色。但港府这么做也是‘两害取其轻’”。他还指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