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章 曳鼎歌(第1/1页)唐浮
知道李剑凌文章“作”得好的人很多,因为读过他的“着作”的人都知道。包括那些想要为难于他的儒生,也不得不承认,李剑凌的两部启蒙文章作的极好——不过,知道李剑凌字写的不错的,除了王贤的博士隐约猜到了些许之外,则很少有人知道。
所以,当李剑凌写了第一个字,站在他身边的钟绍京顿时侧目,一声惊咦后,便忍不住脱口赞道:“好字!”
李剑凌写的自然就是“宋体”了,只是,毕竟是毛笔书写,而非刻刀雕刻,所以写出的字,有些类似于后世的“仿宋”。
中国书法,有正、草、隶、篆、行五种,钟绍京善写楷体,乃是正书之楷模典范,宋体同样也是属于“正书”范畴。所以,钟绍京看到李剑凌的“仿宋”笔法刚劲有力,点、撇、捺、勾变化得当,又不失秀气端正,自然是如获知音!
听得钟绍京的赞叹,薛昌容、贾膺福,李元振等人纷纷停笔过来看。这些人都是书法大家,细看之下,觉得李剑凌的书法未免有些呆板了,但是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字体,一时间,倒也觉得惊喜异常,不由纷纷点头。
这些都是一些厚道之人,把异议藏在心中,只说好话。
“的确好字!”
贾膺福抚须说道:“笔划挺直,撇捺分明,体形端秀,有君竹之风!”
“汉剑吴钩,下笔出鞘,铿锵有声!”
李元振面色肃然,道:“李助教的字,令某恍若置身战场,杀伐犹然!”
李剑凌未曾没想到,自己看得都要厌烦的“仿宋”字体,竟然还有这么多优点,一时间,倒被他们赞的心中忐忑,暗自惭愧了起来。
这时候,武则天也忍不住走下大殿,众人纷纷让开。武则天看了片刻,不由环顾左右,笑道:“所谓字如其人,人如其名,李爱卿书法刚正端秀,如剑出鞘,不愧剑凌之名,不愧正纲之意!”
武则天赞扬李剑凌的同时,也不忘了给自己脸上贴金,顿时间,众人又是齐呼:“陛下圣明!”
···
···
几个字,便被武则天牵强附会为自己有识人之明的铁证,即便赞扬的是他李剑凌本人,李剑凌也忍不住腹诽道:“皇帝果真是天底下最善睁眼说瞎话的生物,没有之一。”
众人齐呼“陛下圣明”,却是令李剑凌尴尬的紧,一起喊了不好,不喊也不好,唯有停笔躬身等着。
“李爱卿怎的停下——咦——”
忽地,武则天一声惊咦,念道:“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
李剑凌已经写了四句,但是武则天念出了三句,便停住了,目光闪烁,却是掩饰不住的高兴得意。人群中不乏善于察言观色之人,顿时附和道:“好诗,果真是好诗!堪堪四句十六字,便历数三皇五帝,如椽大笔,气势非凡!”
另一名儒生接话道:“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上有圣皇,持河洛而定天下。今有陛下,以九鼎而镇社稷。此文当真是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着实令我等惭愧啊!”
先前有几个争先作文的人,已经引起了儒生内部的不快。如今竟然又有两人“公然叛变”,更是为其余“坚贞”之人所不齿。
显然,儒生联盟已经生了间隙,这便意味着,两监六馆,针对李剑凌和神都国子监的联盟,同样也是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就这样开始,原本“同仇敌忾”,“一直对外”的联盟,进入了“三分天下”的阶段!
武则天被那句“上有圣皇,今有陛下。”震的心花怒放,脸上容光焕发,连皱纹都少了好些条,虽然未曾说什么,但是那“颔首而笑”,却也是令那两名给李剑凌作解说的儒生满心激动。
“万众瞩目”,李剑凌却不好再写后面四句了。这本应该是武则天写的《曳鼎歌》,如今被他用到了此处,但是后面四句,如果是他写的话,却是有些不合适。
想到这,李剑凌忽然笑道:“臣斗胆,恳请陛下填全此诗!”
能做出前面这四句气势磅礴的句子来,没有人再怀疑李剑凌是真才还是假才,是以,众人皆以为,这只是李剑凌讨好武则天的策略,而没有怀疑其他。
武则天微微一愣,却也被李剑凌说的起了兴致。看着气势磅礴的四句开头,都是整体暗喻自己的功绩,若无具体详述,不免有些华而不实,让后人难以理解。想到这,武则天接过李剑凌奉上的笔,龙飞凤舞的写道:“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李剑凌不禁心中一跳,没想到武则天还真的写到了这两句。
文明元年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大赦天下。也就是在这一年,李显被废,告密之风起,为十多年的酷吏朝政开启了方便之门。而后改东都为神都,改洛阳宫为太初宫,改三省为文昌台、鸾台、凤阁,将其余监、寺尽数更名。同时改服色,改易旗帜,昭示着武周政权,即将代李唐而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此时,武则天于“光宅”之前,置天下二字,紧随其后便写“海内雍熙”,可见,武则天对她这十多年的政权十分满意。
李剑凌目不转睛的盯着书案上面的锦帛,之所以请武则天填写全,乃是忌讳最后一句的最后两字——隆基!
隆基二字,究竟是后世人所理解的“坚固基业”的意思,还是如自己担心的那样和李隆基有关系,他不得而知。但是在此时,他却不敢写,大唐没有**,但是却有罗织经,有些事情,当注意则要好生注意!
只见武则天笔法一顿一提,却是没有立刻落笔下去,李剑凌抬头,看着武则天皱眉思考,过了片刻,武则天脸上得色缓缓的敛去,露出了一抹深思,颇为沉重。
众人都屏气凝神,生怕打扰到武则天的思绪,李剑凌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很想看看,最后那两句,是否依旧!
只听武则天轻轻一叹,又落笔写道:“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李剑凌之所以不想写这最后四句,除了事关隆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感觉这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些不谐。
若是《曳鼎歌》前四句本身就是自己所写,后四句才是武则天所写的话,那么这不谐之处便能解释了!
所以,看到这意料之中的最后两句,李剑凌却是一阵诧然,渐渐的生出了一股错乱之感——这首诗是自己抄武则天的,还是武则天承袭自己的?
若是后者,那自己参与进大唐的历史···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这是难以解答的驳论,李剑凌陷入了历史的怪圈。
深吸了一口气,李剑凌强制拂去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无穷追问,将目光放到了最后那两个字上。却发现“隆基”两字,笔法仓促,颇显武则天心绪凌乱,再加上先前武则天的神情,李剑凌心中,却是泛起了滔天大浪——难道武则天竟然选好了隔代接班人,那么太子之位将要传给李旦?
钟绍京捅了捅李剑凌,李剑凌豁然惊醒,便听武则天笑问道:“李爱卿,你看这四句如何?”
李剑凌知道自己走神了,连忙告罪,道:“陛下这四句写的极好,让臣陷入其中,不能自已!”
解释了一番自己走神的原因之后,李剑凌紧接着开始了贬低自己,抬高武则天的诗文分析之中:“臣这四句光有气势,却华而不实;陛下填的这四句则让这首诗有血有肉,让此文内涵更为丰富,其意更耐人寻味。有了陛下这四句,此诗方才称得上气势雄伟,音韵铿锵!”
经过多年“阅读理解”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训练,对这种事情,李剑凌早就十分熟练。就连作者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内涵,李剑凌都能分析出来,何况这区区四句诗文,自是不在话下。
因为有武则天的后四句,所以这首《曳鼎歌》自然而然的便成了九鼎之首的豫州鼎铭文的内容。而李剑凌,在这次没有公开的暗斗之中,获得了他人无法动摇的第一名。虽然这还只是一场热身赛,谁也不会承认什么,但是,在外人眼中,李剑凌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不过,李剑凌知道,最大的赢家其实是武则天。起码,在她面前,李剑凌输了,下场便是走上了一条孤臣之路,不管前方是谁,他唯有举起“正纲之剑”,杀个血流成河!
出来后,贾膺福、钟绍京等官员纷纷向李剑凌道贺,也有几个儒生前来释放善意,不过其他人,却是一个个沉着脸,摔袖而去。
回到王家,才得知王韵她们出去踏青去了,只有准岳母韩氏在家中。不等李剑凌问候,韩氏便迫不及的喊道:“贤婿,快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