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奎尔丹攻略 第四十七章 轨迹(第2/2页)异血锋芒
或是冲锋陷阵、或是带军争战、或是长于谋略。或是精于研发,总之灵魂资源这块蛋糕他很早以前就已经做好了跟诸神共同分食的准备。拾荒拾出个百万富翁,这就是李云多渠道发展壮大自身势力的理念之一。
能量收集的应用,简单的理解就是企业家手中的货币流通,目的只有一个,为自身的不断强大而服务。收集方面之前已多少提过一些,从李云跟死人要效益的轰杀半人马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在应用、也就是生产力转换这方面,除了迷雾峡谷首滴永恒之水的应用实践之进化二阶段——超级月亮井的制作前期准备工作外,另一个超大项目就是耗尽李云现存大量魔法矿物资源,使其从撒利斯那里大量收购,仍无法在数个种类上填补空缺的‘神迹工程’。
这个工程的设计原理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其庞大的体系和对各环节的精确性要求。泡在研究室中几乎足不出户的远古精灵在整个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进行这项工程的开发制作。精益求精、绞尽脑汁,这一类的词用在他们身上起码要在前边叠加‘非常’‘很’才算贴切。
神迹工程其实是一套可拆卸、组合的‘超巨型通魔材质套叠魔法阵’,简单的理解,就是象积木一样可自由拆卸搭组的建设用魔法阵。原图来自提加琉斯数千年的纯思想勾勒,那个可怜的家伙为了缓解诅咒的痛苦,时常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这项本应该百位以上该领域**研者齐上阵的开发项目中,结果硬是通过漫长的岁月磨出了这套东东。
其工程一共包括878个相互作用的魔法阵,需要消耗的稀有魔法金属和材料是以吨为单位计算的,而启动所需能量更是以计量空间坍塌时巨大能量释放的欧纳(我胡诌的,你百度找这个计量单位一定会死的很惨)为单位的,就这还是包含了百多个专门为节能和维持区域元素稳定的魔法阵后的结果。
否则,启动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该区域能量严重失衡,完全坍塌毁灭。经李云等人大致计算,保守估计,第一灾害半径为中心十公里直径,所有地表物体接近完全气化效果。第二灾害半径在此基础上向外扩二十公里,生物全灭。第三灾害半径再向外五十公里,生态崩溃……理解成五百万吨tnt当量核爆效果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成功,回报也是丰厚的,一座边长或直径为五公里的高压耐冲岩城塞垒壁将按组合的设计要求拔地而起。并且,还能在全盘岩体化的基础上将整个城塞拔升上限不超过00英尺的高度,还可以在其周围利用地壳运动和泥土转化、流失,形成宽度、深度大不相同的环状假渊。(深度00英尺以上的沟)就连内城壁,各形状城柱,登城阶梯糙体和城门构体这样的大框架都可以在第一阶段一次性完成。
第二阶段,在未完全稳定塑性的前提下,在城塞内部,型魔法阵套件可以按设计者要求生成房屋的柱体框架,依托这些支撑体,再加入砖石等建筑材料,经过雕琢、切割等精细处理,一座大型堡塞就诞生了。
以三个月一座各项后期工程都完全结束的速度来计算,只要有足够的能量,这样的雄城险塞在一年之内就可以在奎尔丹添至少四座,两年之内,以堡塞为据的新势力就可以攻守有依,而五年后,李云有办法让奎尔丹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发展史超过千年的耐色瑞尔行省的经济实力。
这就是为什么十字军迟迟不出菲拉赫的原因,一系列的事件和变化导致某些早期看来遥遥无望的条件迅速成熟,根据需要,包括最初拟定的大行动方针都迅速调整改变。
现实就是这样,总在不断变化,不断需要作出最适当的选择。
过于依赖能量,有时候李云会想,自己现在这样的做法似乎在走上那些已覆灭的曾强盛的魔法帝国的老路。
但又一想,有关系吗?就好象有些事情坏的开头却有好的结局,好的开端却终究演变到惨不忍睹,对这个世界的生命来,自己不过是个匆匆的过客,时代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左右的,沉沦还是富强,绝非一朝一夕或某个人可以左右。
况且,太多的文明都已泯灭、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就算若干年后,自己建的那些城池成为某个新的等待冒险者探索真相的遗迹废墟,也不过是给某种记吃不记打的生物种族的文明历史上添下一笔而已。
以史为鉴、总结教训的后人也许会有,但只要**存在,贪婪就会存在,战争就会存在,很多残酷的、愚蠢的、感人的、值得深思的故事依然会上演。如同受了诅咒,又仿佛只是个起落跌宕的循环,在时间的长河中闪烁出熠熠粼光……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