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狂雨梨花相遇时(第3/3页)凰权

,等奔过去衣服都湿透了,一低头看见那地道还算干净,不如进去先避避雨。

    她慢慢走了进去,地道长,但狭窄,感觉不像是用来做什么重要用途的,四面泥土气息缓缓浸润了来,凤知微直觉这里已经很多年没有人经过了。

    走了一阵子,眼前天光渐亮,凤知微很有些诧异——难道那头没有封住?不怕人发现?侧耳听了听,除了隐约出现的雨声,没有其他任何声音,可以肯定不是热闹的贵妃宫中或皇宫正殿。

    她又走了一步,突然眼前豁然一亮,一片晶光喷薄里,一异妆丽人,迎面而来。

    她衣襟飘举,眉目静雅,微微倾身前行,丝绦飘飞如仙宫中人。

    凤知微惊得站住脚步,想不明白怎么这里竟会有人迎门,下意识想逃,却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回身仔细看了几眼,又上前几步,才发现那女子通体半透明,含笑眉目和妙曼身姿一动不动,竟然是一座嵌在壁中的水晶玉像。

    只是雕刻手艺鬼斧神工,连长发丝绦都活灵活现的雕出了飘逸飞扬之感,又是在这黑暗地道刚出来,四面光影缭乱之中,很容易让人看走眼。

    这座像价值连城,却放在了这地道出口之处,看起来实在有几分诡异。

    凤知微上前几步,那美人像背后是大块的整片水晶,外面景物朦胧可见,透过那晶幕,可见外面花木扶疏,拱桥流水,有一角飞檐探出,垂着发黑的金铃,看样子是间宫室,只是所有景物,都透着衰败陈旧之气。

    此时地道静寂,不闻外间雨声,那些绵密的雨丝却清晰的映在玻璃般的透明水晶上,透过雨丝,正对着一弯巧的拱桥,桥身白石已经发黄,桥下荷池莲叶半残,露珠从残缺的荷叶上泻下,滴落无声。

    隐在地道里,在此处的黑暗静寂里透视彼处的雨声荒凉,像隔着传中的“前尘镜”,看记忆里久已尘封的苍老曾经,故事已经发黄,美人早已老去,不知道哪里的胡琴哑哑的响,一梦南柯。

    凤知微心底,突然涌上莫名的苍凉。

    随即她便看见死寂得毫无生气的院子里,忽然有人缓步而来,瓢泼大雨里不撑伞不披毡衣,以一种游魂般梦幻的姿态,步上拱桥。

    他怔怔立在桥上,雨中,大雨刹那湿透月白衣襟,自紫金冠流下,顺着乌黑的发,流入眉梢鬓角,那眉便黑如夜色,衬着幽沉流转的眸,微微苍白的脸,惊心的艳与冷。

    落雨无声,人在雨中,四面的风卷不起湿透的衣袂,冰凉的袍角颤颤落了朵残花。

    凤知微不自觉的伸手,似乎想去拉开那人逃离这霜冷的雨,手伸出触着的却是冰凉的晶壁。

    桥上那人,却已缓缓跪下来。

    他跪在冰凉的雨地里,溅起的水花中,向着那宫室方向,嘴唇蠕动,低低唤了两个字。

    凤知微怔怔望着那个雨中的剪影,将那两个字在心中缓缓流过,掌心突然冰凉。

    “母妃。”

    ------题外话------

    最近在忙碌的更文改稿中,又添加了新任务——拉月票,话我算是个高推荐票作者,拜我的无比贤惠的读者亲们所赐,我向来不用呼唤推荐票就有高票数,如今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水深火热的拉月票比赛开始了,一开始我还矫情的表示不用拉,被慎重教育,然后终于开窍,得出以下结论:拉也得拉,不拉也得拉,别人拉了你不拉,好比老婆送人家。

    于是我悟了,考验作者们思维的活跃性和语言的技巧性的时代到来了,在这充分体现潇湘精神新风貌的改革大潮中,不进则退,不拉则衰,我们要透过拉票的表面看本质——这是一种体育竞争精神,是冲出亚洲,还是和臭豆腐红烧被称为臭脚?

    换句话,亲们,我是女足,还是男足,你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