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英雄怒(下)(第2/2页)极品至尊宝

意,心中好生感激,微笑道:“生擒陛下之人,乃是你和三弟,自然该由你们来提条件,但说无妨。”

    小宝将右手从耶律洪基的脖子上放了下来,转身与他面对面站定,瞪着两只眯眯眼,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皇帝陛下,你瞧仔细了。我叫龙小宝两军阵前向你索取赎金的人是我,一切均与我大哥萧峰无关,记得了么?”

    耶律洪基瞥了一眼萧峰,见他背身而立,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点了点头道:“我记住了。”

    小宝淡淡道:“你须牢记在心才好,千万不要说我大哥萧峰是你契丹一族的忘恩负义,卖主求荣的叛贼、大罪人!免得rì后我还要千里迢迢的再去找你的麻烦。”这货说的风轻云淡,耶律洪基却是心中一凛——适才他麾下三千甲士都无法挡住小宝和段誉,自然知道面前这家伙的武功之高,绝非自己所能揣测。

    耶律洪基心想皇宫内外虽有重兵把守,但以此人之能,若是真来找自己的麻烦,却也不是胡吹大气。他定了定神,说道:“我与萧峰是结义兄弟,他对我还有救命之恩,我岂会如此构陷于他?”

    小宝一撇嘴:“做皇帝的没几个好人,只盼你说到做到,莫要自寻烦恼。”随即退后一步,朗声道:“我不要你辽国寸金寸银要你金口一诺。”

    耶律洪基哈哈一笑道:“普天之下,我拿不出来的物事极少,你尽管狮子大开口便是。”

    只听小宝一字字说道:“我只要你答允即刻退兵,终此一生,不许你辽国大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这句话是以浑厚内力朗声说出,当真是声传八方,群山回荡,雁门关内外数十万人无不听得清清楚楚。

    段誉一听,登时大喜,心想辽军不能越过宋辽疆界,自然不能插翅来犯我大理了。忙道:“正是!你答应了这句话,我们立刻放你回去。”

    耶律洪基的脸sè甚是沉声道:“你们胆敢以此来胁迫于我?哼哼,我若是不答允呢?”

    萧峰霍然转身,上前两步,说道:“那么臣宁愿和陛下同归于尽,玉石俱焚!当年咱二人结义之时,也曾有过但求同年同月同rì死的誓言!”

    小宝苦笑道:“大哥,说好了不关你事,一切交给小弟便是。”转过头来脸sè一寒,目光陡然变得杀气如刀,冷冷道:“皇帝陛下,你瞧清楚了!我明教十万教众在此,中原各派高手近万,若你真不答应不了鱼死网破。辽军虽是强将,但若想要杀光我们,却是万万不能!想要为你报仇,也得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是生是死,你自己瞧着办吧!”

    耶律洪基脸不定,心中的惧意越来越盛。他自知萧峰、小宝这等武学高手,江湖豪杰,均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自己若再硬抗,只怕他们真要来下毒手,死于这等莽夫之手,可是大大的不值得。他一念及此,干笑一声,说道:“以我耶律洪基的一条换得辽宋两国数十年平安,你可把我的瞧得挺重的。”

    萧峰见他口风松动,忙道:“陛下乃是大辽之王,普天之下,岂有比陛下的更贵重的东西?”

    耶律洪基故作豪迈之态,仰天大笑数声,目光所见麾下的将士距离最近的也在百步之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救自己脱险。瞬间心中权衡轻重,世上当真再也没有比更加贵重的事物。他心意已决,便从箭壶中抽出一枝狼牙雕翎箭,双手一分,啪的一声,将箭杆折为两段,扔在地上,说道:“朕答允了!”

    萧峰大喜,躬身道:“多谢陛下!”

    耶律洪基正yù迈步而行,却见小宝和段誉一齐挡在他前面,四目炯炯的瞧着自己,并无让路之意。转头再看萧峰,见其也是默不作声,略加思索,便即会意,知他三人害怕自己脱困之后,食言反悔,当即取下背上的宝雕弓,高举过顶,大声叫道:“大辽三军听令!”

    辽军阵中鼓声擂起,一通鼓罢,立时止住。耶律洪基的目光扫过辽军将士,喝道:“大军即刻北归,南征之举作罢!”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又道:“于我一生之中,不许我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说罢手握长弓,向身前用力一挥落下,辽军阵中鼓声又起。

    萧峰抱拳躬身道:“恭送陛下!”小宝和段誉也向两旁分开,这才给耶律洪基让出路来。

    耶律洪基又惊又喜,又是惭愧,虽然急yù身离险境,却不愿在萧峰和两军之前示弱,当下强自镇定,缓步向本阵走去。

    这时雁门关上的守军,关下的武林群豪早将耶律洪基的承诺听得清楚,登时欢声雷动。世人均知契丹人残忍好杀,但向来极是守信,即便是与大宋之间有何交往,也绝不背约食言。况且辽国皇帝在两军阵前亲口颁令,倘若rì后反悔,大辽举国上下都要瞧他不起,他这皇帝之位恐怕都难以坐稳。

    耶律洪基未抵本阵,数十名亲兵已经飞骑来迎。这当口堂堂大辽皇帝只觉手足无力,浑身发颤,额头的汗水更是涔涔而下倒。待到亲卫滚鞍下马,将坐骑牵到他身前之时,耶律洪基已是全身发软,连马都上不去了。两名侍卫扶住他的后腰,用力一托,这才坐上了马鞍。

    辽军见皇帝无恙归来,齐声欢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耶律洪基脸原本心想我这次被萧峰的兄弟所擒,受其胁迫,许下如此重诺,方得脱身以归,实是丢尽了颜面,极损大辽国威,回去之后,尚且不知会不会威望大减。可是从辽军将士欢呼万岁的声音中听来,众军对他的拥戴之情却又似乎出自至诚。他骑在马上,目光缓缓掠过一张张士卒的脸庞,只见他们一个个容光焕发,欣悦之情,见于颜sè。

    刹那间,耶律洪基心中一凛,已然明白辽军将士虽然骁勇善战,但兵凶战危,谁都难保一定不死以免去无边战祸,即刻便能班师,回家与妻儿老小团聚,既无万里征战之苦,又无葬身异域之险,人人均是大喜过望。

    耶律洪基轻叹一声,暗道原来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内心深处都不想去打仗啊!我若执意挥军南征,却也未必便能一战而克。如此算来口一诺,便可保住无数条族人的未尝不是英明之举。早有侍卫将他的宝刀奉上,耶律洪基举刀喝道:“北院大王传令下去,后军变前军,班师南京!”

    军中皮鼓号角响起,传下御旨,但听得欢呼之声,由近及远,数十万辽军无不尽展欢颜。耶律洪基回头一望,见萧峰双目凝视着他,仍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他冷冷一笑,气往上冲,忍不住就要出言讥讽,忽然望见小宝也在与他遥遥相对,想起适才这货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当下耶律洪基苦笑着摇了摇头,催动坐骑,从辽军阵中穿了过去。但听得蹄声响起,辽军的千乘万骑又向北行。空中忽有鸣声哇哇,一群鸿雁越过杀气犹存的战场,从雁门关上飞了过去。群豪注目远方,但见辽军渐去渐远,蹄声隐隐,又化作了群山之后的闷雷……

    【五一之前没得更了,提前恭祝大家节rì快乐,劳动人民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