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计臣末路(第2/2页)盛唐风月
有则是关于请行户税和地税,废租庸调,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到时候杜君礼自然会细细看。当然,还有杜君礼本来就想要的东西,我一直拖着没有给你,全都在里头。”
尽管这些本就是自己行路六千余里,从长安来到岭南的目的,但这会儿接过那沉甸甸的包裹,赤毕心里却满是沉重。他沉默地点了点头,想了一想却最终低声说道:“傍晚我会再去一次广州都督府,希望能够侥幸说服耿都督。不管如何,希望宇文少府能趁着这三天好好休养。”
“我知道。”宇文融费力地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了一丝决然,“不到最后一刻,我也不想如别人所愿,死得那么快”
入夜的广州都督府显得格外安静。天下的大都督府只有数的几个,扬州、荆州、益州、幽州,正好应了东西南北各四处,而在剩下的中都督府中,广州因地处岭南,素来被人视作为左迁,但在此为官的名臣却很不少,比如在广州都督任上被召回京拜相的宋憬。
而如今的广州都督耿仁忠,尽管不如宋憬那样名声卓著,在广州也颇有贤名。如今已至腊月,若在北方,自然是严寒的天气,但在广州却仍如同chūn夜一般。在凉亭中置酒待客的耿仁忠亲自给面前的中年人满斟一杯,继而便笑道:“今rì多亏周贤弟在广州,否则兴许就被宇文融躲过去了”
“此等鼠辈仗着圣恩横行一时,陷燕国公于牢狱,令张都督不得不左迁,如今罪有应得,却还要借病在广州拖延行期,实在是罪不可恕”
说话的乃是岭南按察使张九龄征辟的判官周子谅,因为张九龄的举荐,他不rì就要回朝升任监察御史。他和张九龄有主从之义,和耿仁忠却也同样颇有交情,此刻轻蔑地痛斥了宇文融之后,他就郑重其事地说道:“所以,宇文融之事,还请耿都督千万留心,莫要让jiān人逃脱了应有之罚。”
“那是自然,我定会让人去催让,谅宇文融一罪臣,不敢一味在广州拖延。”耿仁忠对宇文融本无甚好感,既然周子谅这么说了,哪怕是给朝中的张说以及桂州都督张九龄一个面子,他也自然会有所抉择。此时此刻,他笑着给周子谅敬了一杯,因祝道,“周兄一入御史台,必定前途无量,我在此先行恭贺了”
角落的yīn影中,千辛万苦潜入广州都督府的赤毕沉默无言,隐入了黑暗之中的他先是流露出一股凌厉的杀气,但最终还是收敛了。
党争就是如此,他又不是第一次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