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章 融合(第1/1页)重生之财源滚滚

    对于未上市的it公司,实际价值很难去判断。

    一般情况下,看收益、看同类、看资产。

    可同类,现在远电子商务能做对比的少,收益和资产倒是能看出来。

    不过电子商务,还要加上未来的预期利益计算。

    之前沈国俊这些人提出的7亿估值,不是无端给出的数据,而是采取现金流贴现法计算出来的。

    可这种计算模式,对如今的远商城不够客观。

    此刻的远商城,在击溃掏宝之前,还处于一个抢占市场期,产生的现金流不多。

    7亿,自然无法让人满意。

    无论是滕迅还是远,都不大可能会同意。

    当然,沈国俊他们也没指望远同意。

    可谭海英的5亿,也没人会接受。

    真要估值5亿,他们持有的股份会被稀释一半以上。

    ……

    当李仿佛不经意地报出“15亿”的时候,会议室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吭声。

    15亿值吗?

    过了亿美元,这个估值绝对不低。

    可如今上市在即,远商城单独拿出来上市,未必比不上亚马逊,两者差距其实不是太大。

    一个在于覆盖面广,一个在于上升空间大。

    要是能比得上亚马逊,那远商城市值就有望突破4亿美元大关。

    当然,没上市的时候用上市后的收益做对比,那是不客观的。

    要不然,远零售也可以这么去算。

    李报出15亿,众人都在思考利益得失,一时间没人话。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没怎么开口的许圣哲笑道:“15亿可不低,尤其是掏宝还未计算在内。

    加上掏宝,你这个估值,我认同。

    可现在,掏宝还需要等商城融入之后,再去收购。

    如果加上掏宝的45亿美金,那远电子商务体系,价值就高达18亿了。

    李,你不觉得这个估值,有些过高了吗?”

    谭海英欲言又止,李也没让她话,笑眯眯道:“15亿真的很高?

    也不上市后能赚多少赚多少的事了,这都是没影的事,了也没意义。

    就现在,远商城今年营收突破3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万家这一块交易额也过了1亿。

    自营业务,毛利润要过1%。

    而接下来对物流、仓储的投资,都会由物流集团进行投资支出,不再和远商城关联。

    这样一来,商城的净利润会大涨。

    百亿以上,这就是远商城每年能给大家带来的利益。

    这时候,你们觉得15亿真的高?”

    在电商前期,铺设物流和仓储渠道,花钱是大头,投资很大。

    可远这边,如今进行拆分,并没有走商城的账。

    这样一来,商城的利润率就很高了。

    要不然,物流和仓储走商城渠道支出,那商城每年都在亏。

    李着继续道:“其实我和一些世界性评估机构谈过,包括和一些投行都谈过,远电商估值远远要过亿美金。

    诸位要知道,如今我们是世界第一,而不是华夏第一。

    而且我们现在主要集中于国内,这是一个劣势,但同样也是优势。

    优势在于,我们还有很大的展空间。

    当然,劣势也较为明显,局限性有些大。

    优劣综合之下,算持平好了,远的价值还是要大于亚马逊的。

    15亿,是我考虑很久,给出的估值。

    我之前就过,现在的远,更多的还是分享。

    利益上的分享,这也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如果诸位真觉得无法接受的话……”

    李淡淡道:“那在这时候,可以选择退出。

    远零售,集团给了亿的估值,这个价值要出实际价值。

    比起大家入股的时候,涨幅过了1%。

    这时候,你们觉得电商估值过高,我会以亿的价值,回购大家手中的股份,应该没有亏待任何人。

    一年不到的时间,给予你们1%的回报,我想没人会觉得我李对不起你吧?”

    人群中,马上有人笑道:“李总笑了,谁不知道李总仁义,是我们跟着李总赚钱,哪有对不起谁的法。”

    李要回购股份,还是以现在的报价回购,的确够仗义了。

    其实这时候李只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不认同,要不退出。

    现在退出,大家都会赚一笔。

    还不用承担风险,毕竟上市如何,虽然预期很好,具体如何真的难。

    可现在没风险,不代表以后没风险。

    现在退出了远,也意味着退出了联盟,而远投资还持有他们企业%的股份。

    李可没这些股份要还回去,到了那时候,失去了远的庇护,加上远控制了他们的一些渠道。

    那远想让他们完蛋,距离完蛋也不远了。

    联盟的企业,远不好吞并。

    非联盟企业,面对远这样的庞然大物,瞬间的工夫就会被吞并。

    有人开口,马上又有人接话道:“15亿我们可以接受……”

    话的人也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他,面对远,他们根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现在除了接受,那只能退出。

    可退出之后,自己的企业距离完蛋也不远了。

    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接受强者的理念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选择了接受,很快不少人就纷纷妥协了。

    今年和远合作,大家也尝到了甜头,不用再担心其他企业入侵,也不用去考虑很多西。

    对于中企业而言,依靠强者是能的选择。

    至于沈国俊这些有野心的人,哪怕不甘心,那也没用。

    不甘心,那只能退出,可这时候一旦退出,就要防着远的入侵了。

    银泰虽强,可也要看对手是谁。

    之前就不是远对手,更别现在了。

    一旦退出联盟体系,银泰占据了江浙不的零售市场份额,恐怕很快就要迎来远的打压。

    考虑到这些,沈国俊最终叹了口气,也点头认同了李的案。

    至于许圣哲,了一句之后,就没再话。

    他又不是不知道李的性格,这时候反对,根没用。

    再反对下去,李恐怕连他都要踢出局。

    反正上市的时候清理股是常态,这时候少几个股,也没人会李不是。

    ……

    有李镇压,各家很快便达成了一致。

    这一次,李并未提宇地产的事。

    反正宇地产的实际价值在那,比商城要容易计算价值,这个等齐云娜回来安抚住宇的人再,免得出岔子。

    达成一致之后,融合就简单许多了,远零售的股权架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到了这时候,远控股持有新零售集团78%的股份。

    滕迅持有新零售集团4%的股份。

    其他各家联盟企业,持有1%的股份。

    而许圣哲持有的股份,被稀释到了3%。

    孙涛持股稀释至18%,其他远高管持股比例稀释至1%。

    远控股的股份,部属于李,李在新零售集团的持股比例达到78%,这个比例极高。

    宇地产目前也是部属于李,一旦融入,他的股份比例还会再度增加。

    许圣哲签完了协议,忍不住看了李一眼,这家伙,来恐怖了。

    偌大的零售集团,到了现在,他还持有78%的股份,这是极为可怕的。

    而且滕迅那边持股4%,实际上李在滕迅也拥有大量股份,实际上他人现在在远零售持股就高达8%以上。

    许圣哲都不想往下想,要是远零售上市,真的能如外界的那般,达到万亿市值。

    岂不是,李光是这面,个人财富就要达到8亿了?

    当然,上市的时候肯定要稀释一部分。

    可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上市远零售增股也有限,毕竟体系太过庞大。

    增的多了,市场不见得能消化。

    ……

    远零售和远电子商务的融合,在这次会议之后,进入了正式流程。

    而掏宝的并购,也以新零售集团的名义进行了二次签约。

    远零售整体收购掏宝,加上各项费用,耗资31亿。

    而收购掏宝之后,远零售又以4亿的价格,将菜鸟、星晨急便这些物流体系出售给了远物流。

    实际上,远零售以7亿的代价,将掏宝纳入了零售集团。

    三开始进行融合阶段。

    与此同时,北的齐云娜,也通过二级市场和股股份收购,拿下了大商的控股权。

    牛刚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对一点点蚕食大商零售,却是没有丝毫办法。

    到最后,牛刚清楚,自从引入远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无力回天。

    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远的案,大商宣布停牌,进行私有化重组,等待远零售上市。

    ……

    1月下旬。

    大商彻底选择了妥协,大商的一些股,一部分选择了退出,一部分则是选择同等置换远零售的股份。

    与此同时,纠缠多日的欧尚,眼看着大商也彻底投降了,沃尔玛选择蛰伏,无奈之下,最终还是同意了远零售的并购案。

    出售高鑫51%股份,远给出了高达亿人民币的收购价。

    ……

    就在圣诞节来临前夕,平安夜,欧尚和远签订了协议。

    至此,华夏零售领域,除了远之外,还残存的大集团,只剩下了百连、沃尔玛、苏林三家。

    一家国企,一家外资,一家民营。

    远好像遗忘了他们,又好像特意留下了三家,总之没再对几家出手。

    1月5号,刚拿下大商不久的齐云娜,接到了一条新任命。

    回总部,接替吴胜男留下的职位,成为宇集团董事长。

    从远零售的执行总裁,到宇集团董事长,虽然有级,可级不算太高。

    毕竟宇现在势微,零售集团爆式的壮大。

    零售集团的三号人物,成为宇的一把手,是可以接受的。

    这也是李帮齐云娜铺路,用宇作为过渡,否则以齐云娜的现在资历,一步从执行总裁跨到董事长一职,会遭到一些诟病。

    现在跳出零售集团体系,从宇入手,再回归,哪怕时间短一些,好歹能让履历更丰满一些。

    ……

    宇要并入零售集团的事,很多人其实不能确定。

    可当齐云娜的任命一下来,很多人便懂了。

    度完蜜月刚回到平川的孙涛,一看到这条新任命,脸色有些复杂。

    身旁的妻子刘慧,见状有些好奇道:“怎么了?心情不好吗?”

    孙涛微微摇头,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轻声道:“没有,就是没想到,李总最终还是选择了她。”

    刘慧作为孙涛的妻子,对远自然也极为了解,闻言忍不住道:“你是,李总要让齐云娜接班?”

    孙涛再次摇头,笑道:“不是,是接替陈总的位置。

    实际上,你觉得远的董事局主席是李总的接替者吗?

    真要这么想,那你就错了。

    远的董事局主席和总裁,只是集团的决策者,可决策者不一定代表李总的意志。

    董事局主席和总裁,更多的还是执行自己的意志,代表的也只是远和他们自己。

    远真正的根基,是远零售。

    谁接掌现在的零售集团,谁才是李总留下的监督者,代言人。”

    刘慧有些听懂了,不由道:“你是,谁当零售集团的董事长,谁就是李总最信任的人?”

    孙涛失笑道:“也可以这么吧。”

    “那你……”

    刘慧忍不住看了一眼丈夫,在外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孙涛才是远的创业元老。

    可现在,孙涛却齐云娜才是李最信任的人。

    这一点,让刘慧有些担心。

    孙涛也不在意,轻笑道:“其实不意外,我有我的想法,他有他的考虑,这也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嘴上的轻松,可孙涛明白,从今以后,往日的情分就不管用了。

    到了那时候,一旦他再犯错,不会再有特殊对待。

    可正如他自己的那样,这是他自己选的路。

    如今他要做的,便是尽量争取董事局主席的位置。

    远的一些布局,现在都已经到了后期,熟悉李的孙涛知道,距离李离开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