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6章 复牌定价(第1/2页)重生之财源滚滚
李泽驹在衡量利弊得失,李则是没工夫去想这些。
当务之急,他的主要目标还是滕迅复牌。
比起复牌计划,只要滕迅股价涨那么一点,并购百佳多几十亿都给赚回来了,哪用得着那么麻烦。
至于李泽驹想要狙击滕迅复牌计划,李根不会太在意。
长江实力强大是没错,可这次滕迅参与的股也多,一些国际投行都参与了进来。
一旦长江这时候聚集滕迅,那得罪的人就多了。
尤其是远这边,那才是正儿八经的不死不休。
李从崛起开始,就对外一直保持极度强势的态度,长江敢跟他拼命吗?
而李,外人觉得他不一定敢,可实际上,李是真的敢。
也许是时间还不够长,也许是重生者,总觉得这些西最后不一定是自己的,李其实对这些西看的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重。
他要是真的特别在意,特别看重,这时候为了打造百年企业,就该沉淀下来才对,而不是一味地持续扩张下去。
李现在的扩张,其实还是在赌。
作为重生者,赌性其实比真正的创业者还要大。
……
香江机场。
李一出机场,就有无数媒体围拢了过来。
作为球首富,以及香江股市最大的复牌计划即将在这里启动,这时候,知道李要来香江,自然引得各路媒体趋之若鹜。
香江的狗仔队名气很大,当然,李不是明星,这些媒体记者也不敢像对待明星对待李,更不敢死缠烂打。
可比起内地,香江的媒体的确要敢一些。
李刚停下脚步,就有记者用带着一股港台腔味道的普通话问道:“李先生,这次滕迅复牌,发行区间定在了45-5港币之间。
这个价格,比起之前的滕迅,要超出一倍!
您觉得,重组后的远滕迅,真的能给投资者带来这么大的回报吗?”
李闻言淡笑道:“为什么不能?新腾讯集团,在我看来,整合了远的资源之后,比之前强一倍都不止!
之前的滕迅,还要面临我们的激烈竞争,产业也不够多元化。
而现在,滕迅的一切缺点,我们都补足了。
另外,我们的移动I软件,微信,也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影响到所有的移动用户群体。
这时候,5港币高吗?”
“可现在一些业内专家都在预测,滕迅复牌定价太高,也许会在复牌当日跌破发行价……”
这话一出,李脸色一黑,冷笑道:“哪个专家的?放心,我不找麻烦,名字来听听。
我等着到时候打脸!
滕迅复牌当日,股价涨幅低于%,我李亲自去邀请那位专家成为我们远的首席顾问,年薪给他十个亿又如何!”
“咳咳咳……”
不少媒体记者忍不住咳嗽了出来,跟在李身后的许圣哲也是一脸无语。
犯得着吗?
这种某专家的,都是老生常谈的口调了,李居然还较真了。
而且这时候,当着媒体的面这话真的合适吗?
首发当日,涨幅%,你李就一定不怕到时候自己打自己的脸?
现在定价区间最高达到了5港币,也就是,当日收盘价低于6港币,李这脸就被他自己丢了。
李凭什么这么自信,会觉得滕迅市值能在当天达到36亿港币?
要知道,目前港股总市值也才几万亿港币而已,而在港股市场上市的企业,高达数百家。
目前的港股市值排名,移动、建行、工行这些内地集团,排名都是数一数二的。
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当中,长江和和黄分别占据了一个名额,两家的总市值超过5亿港币,不过单独一家来算,排名第十的长江,也才堪堪达到5亿港币。
滕迅如果在首发当日,突破36亿港币大关,那滕迅会一举冲进港股前十,不仅仅是前十,而是第七位。
到时候,长江都会被挤落第十的位置。
一个滕迅,市值就超了长江,互联企业,真有这么大的潜力?
这一刻,众人还是稍有质疑的。
滕迅超之前,达到亿甚至5亿港币市值,大家觉得还有可能。
可36亿港币,可能吗?
李也不管他们信不信,完话,一边朝门前的车队走去,一边继续道:“如今球经济都在复苏,IT又是朝阳产业,36亿港币真的多吗?
在我看来,用不了多久,这个港币就该换成美元才对……”
得,记者们不想追问了。
人家李首富吹大,都36亿美元了,还能什么?
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影响还没彻底过去。
比起8年巅峰时期,这时候,不少企业的市值都没恢复过来。
目前,世界市值排名第一的企业是埃森克美孚,市值达到了33亿美元。
市值排名第二的是华夏的石油集团,市值7亿美元。
沃尔玛名列第三,市值堪堪达到亿美元。
就连微软,也才14亿美元的市值,名列球第六。
李倒是敢,张口就是36亿美元,真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别36亿美元,就是港币,大家都抱有怀疑。
随着李的车队离去,香江的媒体记者当中,有人忍不住道:“都李生能吹,一些内地的朋友,之前这些,我还不是太相信。
可现在……”
现在还什么?
都到36亿美元了,球市值第一了,好像也没的继续吹了。
再吹,真要突破天际了。
……
香江的媒体吐槽,跟着一起上车的许圣哲也吐槽道:“你还真敢啊,你现在当真是百无禁忌,什么话都敢往外飙。
36亿港币大家都吓到了,你还换成美元,你干脆换成欧元好了。”
李嗤笑道:“少见多怪,我有是现在吗?
现在不可能,不代表以后不可能。
现在整个港股市场,才几万亿的规模。
以后,滕迅一家就能达到现在的总市值,你相信吗?”
“不信!”
许圣哲很笃定地摇头,几万亿市值,开玩笑呢。
现在的港股市场,经历过8年的打击,稍有下滑,总市值大概6万亿港币不到。
可这是万亿!
还是6万亿港币!
李滕迅一家能达到,他当然不信。
别6万亿,6亿许圣哲都觉得有点悬,有没有谱都是未知的事。
“你不信,不代表不可能。
咱们且行且看好了,你眼中看到的,和我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
“得了,别跟我这些,我没兴趣听。
你什么时候约见大摩他们?
我跟你一起,刚好,我们的承销商几乎都是重合的,顺带着谈谈龙华发行的事。”
李皱眉道:“有必要吗?你现在跟着我,是会沾点先机,可句难听的,再过一段时间,咱俩分道扬镳了,你自己的名声没建立起来。
到时候,都觉得你是我李的附庸,我看你怎么应对各种麻烦。
龙华IPO,自然还是以龙华为主,以你自己为主。
这时候,也是建立你个人威望的时候。
企业能有几次IPO的机会?
这是企业的大事,一旦这次你没能把个人威望建立起来,你这个二代帽子就别想脱了。
处处跟风,处处跟着别人后面混迹,谁会高看你一眼?”
听到这话,许圣哲微微怔神,过了片刻才缓缓道:“好像也是,这段时间,我倒是有些想岔了。
我总觉得,跟你后面混一段时间,麻烦事会少一些,更便一些。
现在想想,还真快成你附庸了。
有些事,的确得我亲自出面才行。”
“知道就好,所以待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别什么事都要麻烦我。”
李一完,许圣哲忽然狐疑道:“你这家伙,不会是想拿了好处不办事吧?”
李没好气道:“怎么话的?我是那种人吗?
我是为了你着想,你自己想想,再这么下去,谁会信服你?
到最后,我不想入主龙华都不行了,我李一出面,你们自己的高管都得欢迎我进入,你就等着被架空吧。”
“总觉得你是嫌麻烦,想不帮忙……”
许圣哲咕哝一句,归,李其实的还是有道理的。
什么事都图便让李帮着去办,那他个人存在感就太低了。
到了最后,外界只知李,而不知许圣哲,这才是许圣哲最大的危机。
现在想想,这次要不是着急上市,其实都不太应该借助李的名气才对,实在是倚重太多。
之前,外界就有风声,龙华其实就是远的龙华。
那时候许圣哲还没太在意,现在李自己都这么了,许圣哲不得不打起了神,开始沉思起来。
……
许圣哲在想事,李也不打扰。
他怕麻烦是一点,另一点也的确觉得许圣哲现在的心态有问题。
之前着急忙慌的上市就不了,上市过程中,这家伙但凡遇到点麻烦,首先想的不是自己解决,而是让李帮忙。
一次两次的,时间一长,龙华就算不易主,那龙华自己的品牌效应也很难建立起来了。
这对龙华的未来发展,不见得是好事。
而李,其实对这些地产集团,没那么看重。
他要是想夺龙华的权,那现在就可以慢慢收拢人心,给外界信号了。
可李连宇地产都不怎么在意,何况龙华地产。
他自己有自己的计划,零售集团那边圈地盖楼不引人注意,真要地产公司做大了,其实不见得是好事。
到最后,零售集团的地产业务,也许比华夏排名进入前十的地产集团都要大的多,还不显眼,这才是李想要的结果。
……
号中午,李抵达的香江。
晚上,他就约了几家承销商的负责人谈事。
这次,滕迅复牌,规模庞大,比当初国梅复牌要大的多,滕迅还是选了承销商的。
大摩,高盛,花旗,中银这四家便是滕迅复牌的承销团。
而微博,承销团的成员则是达到了六家,大摩三家外资也包括在内,中银在国际上承销IPO案例不多,则是没有进入微博承销团。
一连承担远两大集团的上市计划,对于这些投行而言,那是大事。
微博和滕迅,两家上市规模超过5亿美金。
在年,这样规模的上市承销计划,还是很庞大的,一旦上市行情好,这几家也会大赚。
承销商,赚的不止是上市企业付的各种费用,还有超额配售的股权。
这种权利,他们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
一旦市场利好,路演期间,接到的订单多,超额认购倍数多,那明肯定会爆,这时候,他们行使超额认购权,百分百会大赚一笔。
所以,对滕迅的复牌计划,几家也很是重视。
不但亚洲区的负责人到了,各家总部也都来了高层领导。
酒店会议室中。
李一边解着衬衫扣子,一边吐气道:“太南了也不好,有点闷热了。
咱们也都是老熟人了,那就直奔主题。
这次,滕迅发售1亿股,其中3亿股是在香江公开发售,剩下的7亿股当中,有68亿股是国际配售部分,再剩下的万股,则是给你们预留的。
我不管你们行不行使超额认购权,这都无所谓。
关键在于,这次融资规模不,1亿股,5亿港币的融资额度,65亿美元的样子。
65亿美元,多不算太多,少也不会太少,其中国际配售部分占了一大半。
香江这边,我还是觉得问题不大的,关键在于国际配售部分,你们作为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有过多次的承销经验,我想,你们心里还是有数的。
65亿美元的认购额,难度不大,这是必然的。
可我要的不是堪堪达到65亿美元,如果只是勉强这个数据,那才是对滕迅最大的否认,对远最大的否认,对我李最大的否认!
这次,我也不跟你们那些虚的,1倍的认购额!
冻结资金超过65亿美元,那接下来的微博上市,你们还是其中的主承销商,一旦连65亿美元都不到,那明你们不能达到我的预期计划。
接下来,微博上市,就不会再交给你们。
我宁愿微博推迟上市,也不会让微博上市遭遇危机。
滕迅基础在这,底子在这,我可以先拿来给你们试水,再差,也不至于比之前的滕迅更差。
可微博,第一次IPO,还是在美国,你们不拿出点实力出来,很难让我相信你们。”
李完,远这边的翻译也同步翻译了出去。
对面的几家机构负责人凑在一起低声了几句,接着,对的翻译就开始道:“李先生,65亿美元的融资额度,1倍的认购额,这些案例我们都做过,1倍,只是最低预期。
主要一点还是在于,滕迅的发行价,定价的确有些高了。
其实,如果定价在4港币,那效果绝对会超过李先生的预期……”
承销商要低定价,这是必然的。
定价低了,他们好操作不,到时候行使超额配售权,对也可以以低价位拿下那些股票。
这也是IPO企业和承销商一直以来最大的分歧之一。
没有哪家企业希望自己的发行价被低估,发行价定低了,意味着融资的金额会少很多。
企业融资的金额,可不是当天的收盘价,而是取决于发行价。
定价低了,到时候爆发起来是好听,可实际上,企业却是吃亏了。
当初百度赴美上市,第一天大爆,可百度却是没融资到多少钱,名声好听了,实际利益却是没达到预期。
当然,也不能太高了。
高了,市场无人问津,那麻烦更大。
所以,这其中需要企业和承销商进行预判,进行妥协。
现在,大摩几家希望李调低发行价,也是为自己争取利益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