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就不能消停几天?(第1/2页)重生之财源滚滚
看完了零售前十,众人了一下大商的事。
接着,李又往下扫了一圈,等看到百佳的时候,李轻轻敲着桌面道:“百佳在内地业务不算太多,内地的业务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南地区。
而华南地区,百佳营收为4亿人民币,不算低,但是也不算太强大。
百佳真正厉害的还是港澳地区的成绩,港澳地区,百佳营收达到了1亿人民币以上,在这些地市场占有率很高。
内地这么大的市场,营收超过百亿以上的零售企业也不多,何况在港澳这两块。
所以,我们并购百佳,其实看重的不是百佳在内地的业务,而是港澳地区。
不过,和黄也是财大气粗的主,并购就算能达成一致,对开价也不会太低。
这次我们给百佳发出并购要约的同时,其实也有别的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包括不少国际零售集团,他们也希望能进入港澳地区。
华夏内地市场,现在竞争太过激烈,可港澳还算可以。
而且作为桥头堡,还可以窥探内地市场,随时进入华夏内部。
昨晚,我给老李的长子打了个电话,大概沟通了一下,对开价不低,虽然借口是别人的报价,可显然对的心理价位很高。
35亿美金,4亿左右人民币的报价……”
众人一听,陈浪顿时皱眉道:“这个价格太高了!
当初家乐福的业务比百佳还要强许多,营收甚至达到了对的两倍。
现在的百佳,哪怕加上内地,总营收也才16亿人民币。
还有,百佳的自有物业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和黄旗下的商场,这次我们并购的业务,其实不包括这些商业地产项目。
单纯的一个百货业务,开价4亿,真觉得我们的钱不是钱?
还有,百佳的利润率也不高,堪堪达到6%,按照去年的营收来算,就算盈利1亿人民币。
如果花4亿并购了对,那投资回报率只有4%多一点。
当然,单纯的看投资回报率不足以明什么,毕竟港澳地区我们的零售业务是一片空白,可以给我们产生不的附加值。
可投资回报率低于8%,其实对我们而言,就有些得不偿失。
1亿左右并购了对,这个价格可以接受,哪怕起到了附加作用,附加值也不会超过%。
也就是,14亿人民币左右是我们的最高承受价。
现在对开价4亿,高出百亿资金,李总,我觉得对是没有任何诚意的。
这种报价报出来,再怎么谈,我们都很难谈下来。”
袁成道也点头道:“的确,4亿,百佳不值这个价。
哪怕是国梅,当初我们虽然花费不少,可国梅是华夏零售第一,意义不同。
百佳在香江都不是第一,更别内地市场,想要4亿,和黄的胃口大的吓人。
商业并购,遇到这种对手,一般都代表对没太大的诚意去谈,用高价位赶走那些希望参与并购的企业,李总,对应该还没考虑好到底要不要出售百佳才对。”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4亿的价格的确虚高的有些过分。
之前并购家乐福,远只花了1多亿,而家乐福的营收是对的两倍。
而且两家一样,都没有太多的自有物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不过那时候家乐福岌岌可危,在华夏受到了很大的排斥,加上远在内地压制,对可以亏甩卖,远是捡了便宜的。
然而就算如此,百佳以对一半左右的营收,价值也不会虚高到这个地步。
李听了几句,接着又忽然道:“如果现在并购大商的话,我是他们的零售业务,你们觉得多少钱才够?”
这话一出,几人眼神微微有些变化。
陈浪考虑了一阵才道:“对大商的情报,我们不是太了解,包括他们的盈利水准,负债率多少,自有物业比例,还有其他的一些参数,我们都不是太清楚。
之前,我们对大商的研究也不是太多。
不过据我所知,大商的利润率也不是太高,对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手段,这也是他们营收很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按照披露的数据来看,75亿的营收,6%的利润,加上1%左右的自有物业比例,负债率%以下的话。
想并购大商零售业务,低于5亿几乎没希望。”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有些牙疼。
李也无奈道:“5亿以上,有这么高吗?国梅大概也就花了这么多钱……”
众人无言,情况不同。
当初国梅是遭遇危机,被远趁虚而入。
实际上不止国梅和家乐福,远一般干的都是乘人之危的事,所有远并购的企业,出价都不是太高。
可大商现在的日子过的很不错,在北称霸,无人竞争。
这种情况下,想并购大商,代价不会。
而且对于这些零售企业,不管上没上市,市值都不足以代表什么,还得看切实的价值。
除非你和对合作,可以对对产生产业互补作用,对可能会用低代价让你进场。
可单纯的想并购对,那就得高价了。
李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又道:“大商按照你们的标准,价值高达5亿。
那物美呢?
要知道,当初物美开价可不是太高。
当时对想要置换我们的京城门店,给出了5%的股权和1亿的现金,物美实际作价也就1亿出头。
物美加上京客隆,这一次营收也不低,达到了43亿……”
陈浪打断道:“李总,这不一样的。
而且物美的负债率不低,当初就因为负债太多,银行拒绝贷款,物美放弃了并购时代,被我们抢占了先机。
而大商那边,我们虽然没做调研,可绝对比物美的情况要好的多。
还有,物美的利润率也不高,大商在北是独霸,物美在京城则是需要激烈的竞争。
还有,当时我们是置换,是不用出钱的,而且对还能和远达成联盟,这才给出了那样的代价。
可想收购对,那就不是这么算了。
单纯的想收购物美,没有15亿以上的资金,也没希望。
这还是建立在对愿意的情况下,要是谈不拢,开价亿,物美不答应都正常。
总之,想靠资金强行收购,花钱肯定会更多。
大商加上物美两家,想完成收购,做到北独霸,集团起码需要准备7亿资金。
前提是,资收购,如果只是单纯的入股,那代价要很多,入股和收购,又不是一个概念……”
陈浪作为曾经的并购之王,在华闰并购过很多企业,尤其是并购苏果,让华闰在零售业务上崛起,是华夏零售业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的这些,就算因为材料不准,可能给的评估不是很到位,可只要对实际情况和他预算的差不多,价格应该也不会差太多。
7亿,这便是远打开北市场的代价。
再加上之前远在北自己的投资,以及并购家乐福的时候,家乐福在北的投资。
最后算下来,光是北市场,远想完成布局,做到绝对的第一,耗资在千亿以上那是绝对的。
李微微有些头疼,这还没进行国际扩张呢,也没想着并购之前一直当成目标的几大零售集团。
单是一个大商和物美,就要花费7亿资金,这还是最好的情况,这么算下来,想完成自己的计划,3亿都打不住了。
见李沉思,陈浪不由道:“李总,您不会真想和对谈并购的事吧?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并购这些企业,是不太划算的。
我们的业务已经铺的很广,整体进行并购的话,很多资源都重合了。
而拆分并购,这些企业哪怕想出售,恐怕都不会答应。
当初并购家乐福,我们资源就重合不少,关停了一些门店。
不过那时候,家乐福开价不高,我们还能接受。
现在大商和物美不一样,还是我们主动提出并购案,那其中浪费的资源,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承担。”
李打断道:“先不这个,如果,我如果我们完成了百佳、大商、物美的并购,那么我们在华北、北、华南包括西北四大区域,都会有完善的布局。
华中,华,西南我们目前已经做的很不错,其他四片区域布局完善的话,我们在国内,真就做到了无敌了。
不,还得加上华中的武商联。
完成了这四家的并购案,我们是不是彻底无敌手了?”
陈浪苦笑道:“业绩上的无敌手,前提是能顺利完成整合。
别的不,起码百货业务,是真的没人能超我们了。
可并购这四家,资金起码在1—1亿之间。
这甚至还要超我们现在零售集团的总价值!
李总,这样其实是不划算的,耗费的资金太多不,一次性并入这么多企业,集团的压力就太大了,大到远零售还能不能完成整合都是未知的事。
我都不钱的事了,光是整合工作,没有一两年也无法完成。”
“千亿以上的资金,四家加在一起,18—亿的营收业绩……”
和远一比,好像的确不划算。
现在的远零售,不算线上这一块,单纯线下加上国梅的话,今年的目标是冲击3亿大关。
而远零售之前价值才多少,李虚估1亿都有人质疑。
现在对自有物业比例,利润率都不见得比远强,用1亿以上的资金,换来亿左右的营收,好像是亏了不少。
不过远能有现在的成绩,都是后期慢慢增长的,现在强行并购,自然要多付出一些代价才行。
李再次敲起了桌子,喃喃道:“并购了这四家,今年线下的零售营收应该就能达到5亿大关了。
5亿……”
大概猜到李目标的袁成道,不由得提醒道:“就算能达到5亿营收,可这种不挑食的并购,就算完成了并购计划,我们的成开支都会上浮,利润率会再次下降。
到最后,利润率恐怕会低于5%。
甚至,会更低一些!
规模是大了,可也许比之前的利润,提升的不是太多。
而我们则是动用了千亿的资金!
这些资金,哪怕存在银行,恐怕都超过这个回报率了。
李总,三思啊!”
5%挺起来好像是挺不错的,可实际上,惨不忍睹。
对于大集团来,低于1%的回报率,都不值得去投资。
当然,零售企业提供的现金流多,利润率可以稍微降低一些,可低于5%以下,在没受到电商冲击的时候,是绝对不划算的。
单纯的营收上涨,真的有意义吗?
起码在袁成道看来,意义不是太大。
有这个钱,可以干很多事了,也可以挑选一些合适的企业进行收购,而不是现在光看谁业绩高,谁在当地强大,就去收购谁。
还有,千亿的资金,远到哪弄去?
就算贷款能贷到千亿,结果并购来的企业,赚的钱成了银行的利息,相当于远没有实质上的盈利,有这个必要吗?
不仅袁成道无奈,陈浪大概也听懂了李的意思,皱眉道:“李总,超负荷的运转,其实意义不是太大。
如果只是为了第一的话,我们现在已经是了。
在别的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对又有并购的价值,那我们可以不计成地进场。
可现在,其他企业都没遇到大危机,这时候不计成的入场,从集团成长的脚步而言,并不是太符合我们的预期。”
两人都劝了几句,李却是笑道:“有时候,也不要光看眼前的利益嘛。
真要并购成功了,而且纳入了我们的体系范畴,华夏这边,除了华南还有点竞争力,其他地的竞争都可以平息了。
年达到线下5亿的营收,1年我们就有可能翻倍,当然,这个可能性有点低就是了。
企业发展初期,我们可以不以赚钱为目的……”
他一句企业发展初期,让在场的人瞠目结舌。
都这时候了,还企业发展初期?
远做到了这个地步,按理,这时候就该以盈利为目标才对,而不是一味地扩张规模。
除非,李真的想做到世界零售第一这个位置,要不然,这时候盲目扩张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值得的。
李也不管他们怎么想,语气加速道:“其实还是可以试试的,哪怕现在不行,后期也可以继续谈下去。
1亿,收购了四家,在我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于资金面……先谈吧,谈完了再。”
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再次让大家无言以对,甚至翻起了白眼。
1亿,你现在是一分钱没有,你倒是敢!
真要谈成了,最后没钱支付,谁来买单?
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那远会成为世界的笑柄。
感情,远一直都是在虚张声势,打肿脸充胖子是吧。
既然没钱,那还到处谈并购干嘛,闲得慌。
场中,这时候没人接话茬,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
总之,对李的心思,大家现在都有些摸不透。
就在气氛陷入尴尬的氛围的时候,旁边忽然有人道:“李总,华中地区,江城那边出现了规模的示威活动。
五十多位远员工聚集在江城总部,要求我们提高工资待遇,缩减工作时间……”
“李总,沪市那边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原家乐福的几位高管和离职管理层,带着家乐福的员工向我们讨要法。
尤其是离职的那些高管,现在都要求我们赔偿他们损失。
孙总和王总都已经去处理了……”
“李总……”
旁边接电话的人,这时候纷纷汇报了起来。
而李几人,却是都松了口气。
发生串联的地不多,总共有八处,包括京城这些撤离的地,参与的员工和管理层,总共大概在3人左右。
相比较远几十万人的规模,3人算是比例了。
之前大家都担心出现几千甚至上万人规模的示威活动,现在只是零星分布在一些区域,比大家预期的要好的多。
听完他们的汇报,李这时候也不再并购的事,大声道:“告诉当地的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