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15家子公司(第1/2页)重生之财源滚滚

    会议室。X

    完了主要向问题,李继续道:“接下来,海英带队去深市,争取完整接收拍拍。”

    所谓的完整,最主要的自然还是商户。

    一家第三平台,关键就在于商户和产品数量,至于消费者,完可以进行引流。

    远对引流还是有很多经验的,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熟练的流程。

    谭海英应了一声,李又道:“曹总,你这边也跟着一起去。”

    曹金生也跟着点头,他知道李让自己去的目的。

    财付通这次进入远商城,不是事。

    对电子商务而言,单从线上体系来,支付产品是关节点。

    支付产品涉及到资金和商业数据,远商城和万家接入财付通,这是李在深市和马华腾达成的条件之一。

    不过接入归接入,一款支付产品,哪怕接入一个平台,也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有流量和客户。

    如今的电商平台,如果有自己的支付产品,都会默认选择自己的支付产品为第一付款选择。

    实在不行,这些商务平台,宁愿选择银联支付,也不愿意选择其他第三支付体系。

    商业数据被银联掌握了问题还不大,可一旦被别的企业知道了,可以分析出很多的西。

    你们的经营实况,客户资料,甚至包括盈利面,以及平台产品畅销情况,都会被他们掌握分析到。

    这样的数据,企业自然不希望外流。

    而且还有一点,资金结算的问题。

    第三商户就不了,这个结算和远关系不大,可自营产品的资金结算那就和远有关了。

    支付宝和万卡通这些支付产品,入驻别的平台,那都是有一个结算周期的。

    而这个周期内,资金都沉淀在别人的支付账户中。

    家业的还无所谓,对李他们而言,动辄数百亿的资金流动,进入别人的企业,哪能真的那么放心。

    甭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后世做的再好,那也是后世。

    这辈子,忽然倒闭了,可能性不是没有。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麻烦大了。

    李让曹金生这个金融事业部的总裁亲自过去,就是为了能给远争取更优惠的条件。

    上次,他和马华腾谈的只是大概,具体施行面还有待商榷。

    财富通接入远商城,到底是怎样一种接入式,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叮嘱了两人几句,李最后才道:“诸位,现在还商量最后一件事,这事暂时我也拿不准主意,你们帮着参考一下。”

    众人连忙打起了神。

    李都拿不准的事,可是很难得一见的。

    李见他们都集中了神,缓缓道:“现在集团做大,这几年我们都在做一些微调,真正变化较大的还是在7年年末,我们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整,业务进行了细致拆分。

    之后,包括四大子集团成立,其实都是笼统地划分了一下,并未作出大规模的变动。

    这次,我们开拓的业务渐渐增多,各种临时拼凑的部门也都来多,造成人员冗余,多头管理。

    管零售的,可以在电子商务上指挥,管地产的,可以指挥零售,回过头来,最后都开始指挥起了物流。

    一些员工,弄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

    还有,业务的混乱,也造成了账务的混乱。

    物流集团,给商城和零售干活,大家都是自己人,可以便宜点,可以免费,可以不收钱……

    结果发现,物流没业绩,甚至还亏。

    而且这样一来,税收也增多,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发生在远。

    再加上马上要引进一批合作者,这些西更要弄的清清楚楚才可以。

    要不然,这个,物流免费,那个远城算入零售集团,那最后怎么办?这个责任谁承担?

    所以我考虑了一阵,想要进行一次清晰的划分。

    该成立子公司的成立子公司,该成立分公司的成立分公司,不要再出现多头管理。

    另外,做企业,不能一锅烩。

    以前,那是没办法,一锅烩可以节省成。

    现在不行,再一锅烩,指不定回头就彻底乱了。”

    他一,袁成道就点头道:“的确如此,其实之前我给您送了一份关于集团管理的报告件,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

    李点头道:“看了,正因为看了这份报告,我才要商量商量。

    按照我之前的一些想法,实际上也没准备大规模的做变动。

    不过你拿来的件,我看完了,发现还是有必要做一些明确的划分的。”

    知道李看了件,袁成道松了口气道:“那我们就可以详细地将集团业务进行捋一捋,将账务进行一个明确的独立和划分。

    这样对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一些合理的避税手段,我们都可以拿出明确的材料去进行申请。

    另外就是多头管理,人员冗余的问题。

    之前,远零售大区的总裁,他可以管物流,可以管地产,可以管仓储和当地电商部门。

    一个人干了好几个人的事,可实际上他还是零售集团的大区总裁。

    这点,完不符合企业管理准则。

    要不,就明确对的地位,总集团大区的总裁。

    要不,就进行明确规定,对只管自己的一块,大区总裁,有零售大区总裁,物流大区总裁,地产大区总裁……

    不管怎么,都要将责任明确到位,职能明确到位。

    防止到了最后,出现责任推诿情况,以及管理混乱的状况。”

    听到他的话,集团人资总监宋杰也点头道:“袁总的不错,人力这一块,的确是个问题。

    各种交叉的管理,让我们也很头疼。

    甚至出现一种情况,开会的时候,零售分公司的总经理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开会。

    是去物流那边?还是零售那边?或者地产集团?

    因为他平时都管!”

    众人纷纷发言,陈浪几位从零售集团出来的人却是不吭声。

    这些人是管理混乱,需要重新明确划分,实际上还是在削弱零售集团的权利。

    之前,像齐云娜这些大区总裁,权利大的无以复加。

    在华北地区,齐云娜可以指挥整个远体系,包括旗下的地产、物流、电商、实业众多企业部门。

    远四大子集团是平起平坐,实际上还是零售集团地位最高。

    几个大区总裁,甚至不比吴胜男这些人权利低丝毫。

    而陈浪,孙涛,王悦,这些实力派,实际上也都是零售一派的。

    包括谭海英这些管理层,也都勉强能算入零售体系。

    这样一来,这些人形成的团体力量就很可怕了。

    加上整个集团几乎都在为零售集团服务,造成其他集团都是入不敷出,负债来高,进项却是不见增长。

    就宇地产,为了打造远城计划,投资无数。

    其实这从质上来,是为零售集团服务的,实际上远城的管理权限,目前也在零售集团这边。

    宇地产的好听点是开发者,实际上就是个打工的。

    花钱,造好了城市综合体,回头将项目移交给零售集团。

    很早之前,远就爆发过这样的争斗。

    那时候沈茜还在这,那次也爆发过一次内斗,现在集团做大,零售集团占比来重,已经让其他人大为不满。

    借着李和袁成道这事的机会,大家马上开始踊跃发言,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而李,在这时候提出这点,显然也是知道内部的火药味有些重了。

    这几天,他其实不止收到了袁成道的一份件,包括吴胜男、刘洪一些人,也给他递交了件档案。

    正是看到了这种诉求,李才会选择这时候这事。

    7年末,李做过一次大的调整,如今的各个事业部,以及各个集团的雏形,其实都是那时候形成的。

    如今,过去一年多时间,远却是扩张了数倍。

    一年多,其他企业还能延续旧的体系,远却是不行了。

    再不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远内部很可能会在外部爆发之前,先爆发一场高管乱战。

    ……

    等众人了一阵,李轻轻敲了敲桌子道:“这么,你们都觉得有必要进行重新梳理了?”

    袁成道坦然道:“我认为很有这个必要。”

    不少人点头,也有不少人沉默。

    “那是以四大子集团进行梳理,还是从整个集团开始进行梳理?”

    “重新梳理!”

    袁成道想都不想道:“刚好,您不是要并入国美进零售集团吗?远商城再次被拆分出来,而且您之前,有意想要拆分物流这一块。

    这样一来,整个体系都混乱了。

    与其微调,不如大规模的进行一次整体梳理调整。”

    零售的陈浪和物流的孔祥宇都皱了皱眉,没有开口什么。

    袁成道这是想削权了,其实这也正常。

    零售和物流,目前权利都很大,袁成道马上要组建执行委员会,这时候,他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让执行委员会名副其实,而不是空有其表。

    而袁成道也抓住了机会,李让他成立执行委员会,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如此,进行集权化管理。

    子集团董事长的权利太大,对总部不是好事,对李管理整个集团也不是好事。

    如果能将他们的权利做一些限制,李也会支持的。

    这点,和打压无关,其实在别的企业,早就该削弱他们的权柄了。

    只不过这几年远发展的太快,为了更便地将任务执行下去,减少一些会议,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见大家都不话,李道:“那就整体进行一次梳理。

    我先简单,目前,远零售这一块,包括两个大体系,一个就是原的百货体系,一个就是新加入的国美家电体系。

    而仓储和配送中心,早在之前,就被划分到了物流集团,由物流进行统一管理。

    还有一个是实业部分,8年成立的远实业公司,一直名声不显,外界知道的都不多。

    这一块,之前是被纳入远零售集团的,后期又被独立了出去。

    因为我不想将供货渠道和分销渠道凑在一起,这样容易引起一系列弊端。

    这是线下零售生产这一块,还有宇地产,宇地产,其实现在不算复杂。

    一个远城大项目是主体,另外便是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建筑装修公司,以及数目有限的住宅地产部分。

    当然,还包括一些固定资产,远大厦、绿地大厦都包括在内。

    而物流这一块,包括物流和快递两大部分,快递这边也能分电子商务快递和普通快递两部分,再加上远物流园,勉强算的话,还能加上远航空。

    除此之外,就是规模庞大的仓储中心和超市部分的配送中心。

    最后,便是互联产业这一块。

    去掉微博和商城,我们之前成立了七大事业群,电子商务事业群因为商城被拆分,已经取消。

    可微博所在的络媒体事业群还在,目前主营门户和游览器这一块。

    林林总总算下来,我们的业务很多。

    对了,还得加一个远慈善基金会才对。

    看完了之前的一些件,我初步有个打算,我,你们听听,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众人竖耳倾听,这是在外部大战爆发前的最后一次内部权力和利益的划分。

    这次要是无法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按照李的性格,以及频频变动对集团不利,未来两三年内都不会再有什么大变动了。

    一些微调还有可能,可整体应该定下来了。

    “我想了一下,最后决定,成立远百货、远国美家电、远实业、远物流、远快递、远仓储、远航空、远商业地产、远住宅地产、远物业、远建筑、远微博、远金融、远电子商务、远通讯总共15子公司。

    另外,远总部集团,做一点微调,成立新的的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远控股旗下,依旧成立四大子集团。

    百货、家电还是归属远零售集团。

    物流、快递、仓储、航空归属远物流集团。

    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物业、建筑归宇地产。

    微博、金融、电子商务、通讯,归属远科技。

    其他没有独立成立子公司的部门和业务,按照原有归属,继续保持现在的模式。”

    李完,其他人都各自思量起来。

    目前看来,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是多成立了一些子公司罢了,实际上权利划分好像和以前没差别,该是谁的还是谁的。

    可实际上,还是有不变化的。

    子公司的成立,代表子集团不能再直接进行管理,而是多了一道程序,这就造成了权利下放,子公司老总拥有了不的权柄。

    而子集团的董事长们,权柄则是被削弱了一部分。

    还有,远航空被直接划到了物流集团,不知道蓝兴国如何考虑。

    最后一点,关键还是在于远集团的改变,别看只是一个名字,这是一个质上的改变。

    从有限公司,到控股公司,这是不同的概念和性质。

    远有限集团公司,成了远控股集团公司,这两者区别就大了。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职能清晰划分的体现。

    从此以后,远控股集团,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直接插手子集团的业务了。

    中间会多了一道流程,其实也是对总部的一种限制。

    可能是和成立执行委员会有关,李更想将总部变成一个决策执行机构,而不再是实际经营者这个地位。

    总部,只负责战略的制定和施行,以及指导。

    实际经营权,却是下放到子集团。

    而子集团的权利,又被旗下的子公司分润了一部分。

    总体来,大家其实都有些损失,但是不大,被所有人均摊了。

    而权柄,则是下沉,底下人的权利会增加一些。

    当然,至高无上的李,权利没有下降不,反而摆脱了一些实际经营上的难题。

    以后,他需要处理的件会少很多。

    这时候的远,一些分公司子公司的业务甚至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