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魏公归朝(第2/2页)秋风传

依爱卿所言。传朕旨意,所有从五品以上在京官员立刻到武英殿议事候旨。”

    长兴侯耿炳文不管是否宝刀不老,总之看来人是确实老了,满朝文武在推举大将军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位战功煊赫的老将,甚至当天子向他们宣布了魏国公的建议之后,所有人竟然都不由自主吃了一惊。然而魏国公毕竟是魏国公,文武百官短短议论了一阵之后,一致表示赞同魏国公的提议,并且都认为在现状之下,没有第二个人比耿炳文更合适了。

    大将军的人选于是终于尘埃落定,由六十五岁的老将耿炳文挂帅出征。左右副将也在魏国公提议下,定为大名公主的驸马都尉李坚和都督宁忠。调兵方案自然更没得说,魏国公的奏章一字没改就获得了群臣的一致通过。于是朱允炆下令五军都督府连夜驰送兵符文牒,完全按照徐辉祖的计划,调集辽东、山西、临清、河间四路兵马,会同一路中央军,分道并进。下令户部预算征调各地军粮,划拨钱币军资,切勿靡费;工部连夜加造战车火炮;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一起掌管军队、各级军官调动事宜,早晚呈递战报;礼部制定出征大军旌旗旙旆,以扬天子之威;此外,下令太常寺准备誓师告庙仪礼,指定方孝孺起草讨逆诏书。

    当天晚上,天子又采纳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下诏在北平南边的真定设立平燕布政使司,以北平采访使尚书暴昭为平燕布政使掌司事,并在方孝孺的提醒下,把刑部大牢中那个一年前口无遮拦的岳池教谕程济放了出来,当场升他为翰林编修,在天子身边侍奉。

    出军伐燕之事在魏国公缺朝,天子和群臣集体束手无策,耽搁了十天之后,终于随着魏国公回京而得以确定下来。至于徐辉祖自己,他说服天子让他留在京师,在大后方掌握总体战况,以便京师可以有个能人随时应对各种问题。朱允炆为了奖赏表彰他的智谋和忠心,加他为太子太傅,与当年尚在人世时的蓝玉一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