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小贩论政(第2/2页)秋风传

了望窗外的街景,叹道:

    “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真是无奈啊。”

    沈若寥望了望周围;燕王的声音很轻,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他说道:

    “王爷觉得,卓侍郎比铁鼎石还要优秀?”

    朱棣微笑地望着他。“你看呢?”

    “我看二人平分秋色。”

    朱棣道:“铁鼎石远不如卓惟恭有才,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与此人辩论,每一言出辄有与众不同之处。如果剔除才学,要论人品风骨相貌,他倒的确很像铁铉,无论哪一方面,二人都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卓惟恭之才可比方正学,又远不如方正学古板。如果说方正学正像他的老师宋濂,那卓惟恭就像是刘基。”

    “刘基?”沈若寥微微一惊,低声道:“王爷如此器重之人,可是一言一行都全心全意维护着建文天子呢。只怕他必不肯为殿下所用。”

    朱棣道:“不着急。彼食其禄,自尽其力,这样才是正常。如果他向着我,那我反而不敢相信他。人心不是一朝一夕的功绩。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得到他的。”

    沈若寥道:“全北平人都有这个信仰;相信全天下人很快也会一样。”

    “信仰?什么信仰?”朱棣明知故问。

    沈若寥明知故答道:“‘莫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

    朱棣沉静地微笑了,举起酒杯来,一饮而尽,望了望外面秦淮河春波朦胧的夜景,长叹而歌道: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鸳鸯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

    沈若寥轻声笑道:“殿下,您心里吟的其实是另一首词。”

    朱棣龙眉轻扬:“哦?你都已经钻到我心里去了?那你说说看,是什么?”

    沈若寥低声吟道: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

    朱棣拢起胸前飘逸的长须,笑道:“是我喝醉了,还是你喝醉了?人小鬼大。回家以后,你把这首词写下来,我要挂在卧室墙上,与那幅地图面对面,天天看着。”

    [1]陆游《钗头凤》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