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章 治国或平天下(第2/2页)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张臣刚死的,张亢因病重,请求致仕,返回濮州养病,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张亢不仅是一个武将的,能文能武,并且也精通水利,郑朗走后,他几乎只手将荆湖南路的担子挑起来,立下大功。但因为劳累,终于累倒了。赵祯失去这个大臣,才感到很后悔,赐其兵部尚书薛国公,就是这样,还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
张亢悲剧乃是一个缩影,后面还有,王韶,郭逵。因为郑朗推动,张亢结局远胜过史上,郑朗只能做到这地步了。
郑朗也是一声叹息,又道:“陛下,但还有一些将领,赵询、杨文广,郭逵,种谔,张玉等人皆是良将,关健还有一个人活着,狄青。不过臣与狄青偶有书信来往,他征杀多年,身上多处受伤,又有背疽,一到冬天便严重发作。臣也担心狄青会出意外。若他出了意外,虽我朝不缺乏良将,但缺少一个统帅。那时再想收复西夏,很难很难了。”
大家皆不作声。
郑朗说术有专攻,想领兵作战,还得狄青,争都争不过去。不过许多人心中皆有些不服气。郑朗却在眺望远方,那个人果然去了西北,不过要等他成长起来,还早哪。
又道:“并且庆历战争,许多参战的将士还没有真正老去,他们富有与西夏军队战斗的经验。一旦他们老去,国家又缺少有实战经验的兵士。因此在臣心中,不知如何做选择。”
然后看着赵祯,与几位大佬。
是治国,还是平天下,是治黄河,还是要灭西夏,请你们选择。赵祯与几个大佬都不说话,两件事,不论做那一件事,都有很高的成功机率,内治重要,可谁能忽视平灭西夏之功?赵祯也想啊。下面的大臣有许多不知道内情,不知道内情就不能做判断,但几个大佬心中有数,一时间内心挣扎又纠络,脸上露出各种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