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九章 种籽(第2/2页)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河,商胡埽再次开出一条新河,从澶州到大名府整个被乱七八糟的河流反复地肢解。

    现在契丹军队是不会到澶州,否则朝中也不会着急了,一道又一道黄河分流就成了最佳的天堑。

    大批灾民还得要安置,不仅是商胡埽决堤的灾民,许多地区内涝以及决堤,整个灾民数达到几十万户,几百万人。

    庞籍未出面,找到新三司使张方平,让张方平写信给郑朗,替俺省省吧。

    郑朗非得要,庞籍还会挤,不过领了郑朗的情,商议的口吻让郑朗替朝廷节约节约。

    但说明庞籍做得还不错。

    至少没有因为权利而迷失了自己。

    这也是一粒重要的种籽。

    不是郑朗一个人做好首相,庞籍同样也能做好首相。那么其他人为什么做不好,不称职也。

    当然,许多事是郑朗到潭州后才发生的。

    一路匆匆南下,潭州还有许多事务呢。

    刘敞一直心情不佳。

    郑朗将他喊来,问:“原父,你是王伯庸的内兄,平时伯庸恐也与你谈到我的为人。为什么我要替狄青讨还公道?”

    “我不知道。”刘敞不能答,狄青乃是你手下爱将,当然护短啦。

    “一场庆历战争花了多少钱帛,不仅花的钱帛,因为前线有三十万兵士驻守,再加上为前线输送物资,至少还有八十万百姓耽搁生产,也就是一百多万户百姓被战争直接拖累,试问宋朝有多少户?更不要说战争所带来巨大的费用。前方不稳,后方如何大治?当然,后方不大治,前方又如何取胜?二者是相辅相承的。虽祖宗法制,节制武将的权利,以防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但仅是节制,不能认为武将一无是处。”

    “狄青仅是贬职。”

    “为何狄青主动请命去西北,文彦博不同意,非让他去陈州?”

    “西北是……”

    “别,你不要也将文彦博那套说辞拿出来,谁相信?还有,你说宁负狄青,不能负国家,我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解释,宁负狄青,宁让狄青死,也不能负士大夫。”

    “我非是说让狄青死,更非是说士大夫。”

    “那负到何种地步?烧纸钱变成了异光冲天,穿一件普通的黄色衣服,变成太祖皇袍加身,这似乎都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啊。还有,这个国家是指赵氏江山,天下百姓,还是指士大夫这个群体?”

    “你不能曲解。”

    “那为何你能曲解狄青?难道我比你身份卑贱,你比狄青身份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