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五章 在风中(一)(第2/2页)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记录下来。

    文案在记录,郑朗让衙役沏上茶水,说道:“请用茶。”

    “谢。”

    “杨守素,你是那一年参加科举试的。”

    “郑相公,说来羞愧,我连考七届解试,无一次录中。”

    确实,科举制度比以前魏晋九品中正制度更有进步意义,特别是宋朝的科举,已经给了更多贫困子弟机会,将李白杜甫放在宋朝,绝对不象他们在唐朝那样悲催,前三甲未必之,但可以轻松的获得一个进士。还是埋没了许多人才,郑朗略略失神,说道:“杨守素,可愿意回到宋朝为官,若愿意,我会向陛下推荐,至少会是一个上等知州,让君发挥才干。李元昊虽待你不薄,终是敌国。而你是宋朝的水,宋朝的土将你养大成人的,若没有宋朝的制度,没有宋朝的内治,能不能有你存在?”

    “有时候想啊,可是忠于二主,非是人臣之荣也。”

    仅一句话,郑朗心中发冷。

    既然你要做汉奸,那也不用客气了,脸上平静,温和地说道:“人各有志,我不会强求。说两国议和吧,你们西夏有诚意,我也喜欢。不过我不敢私自做主。这样,你派手下将今天的会谈通知元昊,我再派侍卫保护你上京城,让你与我们陛下进行面谈。”

    ps:这本书后面大约还有庆历新政,契丹行,六塔河,昆仑关,假太子,小魔女,濮仪之争,收幽云等内容。可是略有些迷惑,若是主角变一变,灭亡西夏成为理论上的可能。是放在赵祯朝收,或是放在宋神宗朝收?放在赵祯朝内容会更紧凑,可困难多,放在宋神宗朝收,条件更成熟,还顺带着将吐蕃的事解决。宋神宗本人也比赵祯更激进。写起来更客观。但那样时间会很晚。举棋不定,请诸位书友进一个建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