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赶集之一(第1/1页)重生之共和国同龄人

    接下来几天,年悲秋再没安排上山,寺庙和周围的田野成了他们写生的主要对象。如果,这些学生认为山上的画不过是楚明秋灵光一闪的表现,这几天下来,他们的想法便彻底消失,楚明秋每次交出的作业都让他们惊讶,现在他们完全承认楚明秋的绘画天分。

    楚明秋的日子倒是越过越舒坦,在最初几天还坚持每天作画,后面几天便再不肯动笔,每天不是在镇里闲逛,便是钻到寺里去了,他和老和尚越发熟悉起来,每天早饭后便施施然跑到庙里,要么在庙里闲逛,要么和老和尚喝茶。

    说来也奇怪,老和尚似乎挺喜欢楚明秋,每次他来都要请他到禅房喝茶聊天,讲经说法时也不避开他,任由他在旁边旁听。

    楚明秋常到庙里,很快便与庙里的和尚混熟了,和尚们也就不再管他,再说主持方丈都任由他进出方丈室,他们还管什么。

    前世的和尚都在搞创收,也没见他们念经,可楚明秋深入寺院后,发现和尚也象学生,每天都要上课念经,甚至还有有专门的讲经师父,学习任务丝毫不比学生低。

    庙里玩过之后,镇上便是楚明秋另一个游玩的地方,这小镇看上去虽然破旧,却不脏乱差,相反还比较干净,每天早晚都有人清扫,只是道路都是土路,一过车便尘土飞扬,相反倒是小巷铺着石板里干净。

    镇上的人不多,楚明秋目测也就几百户人家,平时路上看不到几个人,晚上天一黑,几乎家家关门闭户,整个小镇便陷入寂静中。

    可一到赶集日,人便从地下冒出来,整个小镇被挤得水泄不通,比燕京城内的庙会还挤,整条大街仅仅在中央留下一条缝容人通过。

    镇上的店铺平时都安安静静的看不到几个人影,可一到这一天,全都忙起来,除了在店内,店门口也搭上货架,将一些时兴的货摆出来。

    楚明秋兴冲冲的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早把年悲秋的话抛到脑后去了。这天早晨他锻炼回来,年悲秋便告诉他,今天不要跑远,镇上赶集,会来很多人。

    年悲秋没想到,他这话倒提醒了楚明秋,在家时,听熊掌说赶集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还从未真的见过赶集。

    商品的种类不多,可数量却极多,都是附近农民种的粮食蔬菜,或者猎的野物,本地农民自制的特产,全都从地下涌出来,从镇头一直摆到镇尾。

    楚明秋在其中居然还发现有卖草药的,这些草药都晒得干干的,不过这些草药都比较普通,毫不出奇,说来也是,燕京从不盛产草药,自然也没有什么出奇的。

    离开草药摊子,楚明秋又逛到杂货铺前,这里也同样摆着摊子,两根凳子加块木板便成了个简单的摊子,木板上再铺上块塑料,上面整齐的摆着肥皂、水瓶,草纸、面盆等货物。

    楚明秋给自己买了根糖葫芦,咬着糖葫芦,顺着人流朝前走,目光在两边乱窜。

    老实说,他比较失望,集市上的货物太普通,种类太少,特别是,绝大部分是农具,锄头,柳条筐,镰刀,犁,等等,没有多少出奇的。

    他在糕点摊前站住,称了五斤切糕,把卖切糕的大娘吓了一跳,一次要五斤的主,在这镇上还没见过,要不是楚明秋拿出钱来,她还不敢相信。

    “抓小偷!”“抓小偷!”

    从后面传来个女人的叫声,人流好像被严寒冻住了似的,一下停滞了,这时从人群又传来叫声:“抓小偷!抓小偷!”

    楚明秋扭头看却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高声叫着,奋力分开人群向前跑,边跑边叫着。人群分开一条路,小伙子飞快的跑过。

    楚明秋噗嗤便笑出来,他一眼便瞧出这小伙子是佛爷,贼喊捉贼,是佛爷的常用伎俩,只是他还是首次看到现场表演。

    切糕大妈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好像是在问,这小家伙是不是也是小偷。

    楚明秋没有动作,抓小偷这样的事应该是警察叔叔的事,咱不是柯南,咱是小正太,抓小偷不是咱的事,再说,抓佛爷是很危险的。

    “你拿得了吗?”切糕大妈还比较热心,五斤切糕对成年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小孩子来说还是不轻。

    楚明秋把半根糖葫芦递给旁边的一个流鼻涕的小男孩,冲着切糕大妈笑笑便走了,切糕大妈拿着手上的钱愣愣的看着快要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想起他钱包中厚厚一叠钱,便禁不住叹口气,这谁家孩子,够败家的。

    一会儿后,楚明秋便蹲在一个带着草帽黝黑的老头面前,盯着他面前的布袋里的谷子。

    “大爷,这谷子怎么卖啊?”镇头到镇尾,楚明秋走马观花,却在这个老头面前停下了,他觉着有些好奇,怎么连谷子都拿来卖了。

    “三角一斤。”老头浑浊的眼睛看了他一眼便不再言语,楚明秋楞了下,这显然是高价了,燕京市内大米才一角多一斤,最好的小站香米也才两角多一斤,这带壳的谷子居然要三角,这算天价了。

    这集市上卖粮食的不少,有大米,有小米,有高粱,有玉米,各种都有,虽然没问价,可他相信,绝没有人卖出这样的天价。

    “爷爷,我饿。”

    楚明秋笑了笑,正准备起身,蹲在旁边的小男孩的话吸引了他的注意。小男孩穿着件宽大的衣服,显然这衣服不是他自己的,脚下却是双草鞋,一双脚冻得发青,小男孩努力缩紧身子,想用那件宽大的衣服,遮住脚下的寒冷。

    小男孩的手指伸进嘴里,目光紧紧盯着楚明秋手中的切糕,楚明秋微微皱眉,随后又叹口气,拿出块切糕递给小男孩。

    老头楞了下,可也没有言语,小男孩偷偷看了老头一眼,将爷爷没有表示,又看看楚明秋,楚明秋的目光包涵着鼓励,然后才接过切糕。

    “别急,别急,慢点,慢点,这里还有。”

    楚明秋见小男孩狼吞虎咽吃得飞快连忙劝解,小男孩这才稍稍放慢。

    老头又叹口气,楚明秋伸手抓起麦子在手中,仔细看了看,金黄色的麦粒,在手中堆成一堆小山,黄灿灿的煞是好看。

    “老爷爷,您这麦子怎么卖这么贵?比大米还贵了。”

    老头没有回答,反而掏出烟杆装了袋烟,吧唧吧唧的抽起来,小男孩嘴里含着切糕咕哝道:“要给爸爸治病。”

    楚明秋闻言便沉默了,他知道碰上什么事了,大慨这家人也是没办法了,只能卖掉粮食给家里人治病。

    楚明秋知道这个时代的一些规则,工人干部,或者说,在城里,只要有工作单位,便不担心生病,公费医疗,医药费全额报销,子女父母生病,医药费报销一半,甚至70%,但这不包括农民。

    农民若是生病,只能通过农村医疗合作保障,但僧多粥少,这个保障能提供的保障非常有限,多数农民依旧无法承担那沉重的医药费。

    这医药费多少要怎么看,按照楚明秋在前世看个感冒的花费来说,这一世只能等死了。

    可这个时代,看个感冒要不了一块钱,就算动个手术也只需要三四十块钱,非常廉价。

    但这仅仅是对楚明秋这样的富二代而言,对农民而言,依然是笔非常沉重的负担,在现在的农村,农民收入低,一整年的收入可能才几十块钱,有些贫困的,甚至连这几十块都没有。

    楚明秋又拿出块切糕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收下了却递给旁边的爷爷,始终呆滞的爷爷终于有些松动,他掰开切糕,分了一半给小男孩,小男孩摇摇头表示不要。

    “大爷,您吃吧,我这还有。”楚明秋说着又拿出两块递到小孩手上。

    小男孩这次没客气,拿起一块就吃起来,吃到一半,小男孩忽然抬头看着楚明秋说:“大哥哥,你能把我家的粮食买了吗,我爸爸还在卫生院等钱呢。”

    楚明秋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好,就冲你这份孝心,我买了。嗯,十块钱够不够?”

    爷爷楞了下接过楚明秋递来的十块钱,在手里攥得紧紧的,眼中冒起亮光,可很快这抹亮光便消失了。

    “要不了这么多,这粮食不值这么多。”

    楚明秋笑了:“既然可以卖三毛一斤,还计较这些作什么,走,我们先去卫生所看看。”

    爷爷精神一振,提起粮食便走,楚明秋伸手拉着小男孩,俩人在人群中艰难的跟在爷爷身后。走了一谢路,路过一个鞋摊时,楚明秋站住了,给小男孩买了双棉鞋,可惜的是,这镇上没有成衣卖,要是有,等到卫生所,他就能给小男孩换装。

    楚明秋从没出过这么远的门,不知道路上的开销多大,岳秀秀也是爱子心切,加上相信楚明秋,楚明秋是要多少给多少,所以楚明秋的这次经费是足足的,除了身上的上百元,背囊里面还有几百块。

    没有成衣,楚明秋干脆买了块土布,这布是周围农民自己的织的,厚实,颜色却差,摸上去还有些硬,也不知道是用什么织的。

    镇上有好布,可楚明秋没有布票,这种土布不要布票,农民自产自销,换点油盐酱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