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2/2页)胡杨悲啸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次日上午,参将薛大鹏及其属下游击官马金海,奉命来到知府衙门。

    王玉杰先问了问军营的情况,而后,话锋陡地一转,严厉地:“年关将近,又逢乱世,你等必须加强防卫,免得流民闹事。”

    薛大鹏立刻应声道:“末将遵命。”

    “薛参将忙于军营事务,务必加强士兵训练,不得有丝毫松懈。另外,朝廷兵部发来紧急文书,让我们再扩招兵马两万,防备蒙古林丹汗残部苏和巴特尔南侵胡杨台。”

    闻听此言,千面佛马金海心中一惊,暗想,借防备蒙古残部,扩招兵马,好漂亮的借口,看来他要起事了。

    薛大鹏兴奋地大声:“大人,我早有扩招兵马之意,在这乱世年头,人马越多越好。”

    王玉杰沉声道:“你全权负责此事,不得有任何闪失。”

    薛大鹏两眼放射红光,昂首挺胸,很痛快地答应一声。

    片刻,王玉杰盯着千面佛道:“马游击,你原是洪承畴账下大将,我知你精通兵法,久经沙场,非一般将领可比。”

    马金海听出了弦外之音,当下心中突地一沉。

    自原大明三边总督洪承畴降淸以后,凡是与之有关的人,特别是其原来的部属,个个心惊肉跳,唯恐祸连自己。

    马金海起先也忧心忡忡,胆战心惊,后来东厂杜公公答应在皇上面前保他无事,这才放下一颗高悬的心。

    此时,王玉杰旧事重提,令他无言以对,一时语塞,只是紧紧地盯着知府大人。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

    王玉杰已从马金海的面部表情变化中,知道自己的这几句话起了作用,不由得暗暗得意,可语言更加柔和平顺。

    “马游击志大才高,在这乱世年头,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千面佛马金海自然清楚这句话潜在的真意和分量。

    先打后拉,既打又拉,手段极为高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佯装不懂此话,朗声道:“知府大人得很对,乱世年头,英雄豪杰应该有一番作为。”

    薛大鹏兴奋地嚷道:“这年头正是我们大展拳脚建功立业的好机会。马老弟,好好干,王知府肯定亏待不了咋们。”

    王玉杰头,冷峻地:“只要跟着我干,我绝不会亏待任何人的。名扬青史的机会很快就到了,壮士断腕,我绝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放手一搏,成功就在眼前。

    汉末三国时期,能够称得上英雄豪杰的人不计其数,为何独独曹操能够建立宏伟霸业呢?

    若论英勇,他不如吕布,论计谋,他不如诸葛亮,论出身,他不如袁绍,论地方势力,他不如孙权,论兄弟情谊,他不如刘备,然而,曹操却是三国最大的英雄,也是最大的成功者,究其原因,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胆识,远远胜过所有的人。

    大丈夫不做则已,一做到底,开弓没有回头箭。

    当原有的社会秩序完全被打乱之后,一切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可能机会,乱世当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强者必须具备的气魄。

    此时的王玉杰,已经做好了脱颖而出的心理准备。

    当薛大鹏马金海带着加强防备扩招兵马的命令离开时,白文俊稳步走进胡杨台知府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