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2/2页)胡杨悲啸
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演出了一幕真假难辨的戏。
一日夜晚睡觉之时,曹操故意蹬掉被子,装作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
一侍从上前拾起掉在地上的被子,欲盖在主公身上,唯恐其着凉。
突然,曹操一跃而起,拔剑杀之,又一言不发,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来。
夜半晌时分,曹操醒来,看到地上的尸体,惊讶地道:“谁人杀我近侍?”
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放声痛哭,如丧考妣,命人厚葬。
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皆信之矣。其后,在曹操睡觉时,谁也不敢靠近,唯恐被其斩杀。
唯行军主簿杨修洞察曹操内心的真意,私下对众人,曹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我等在梦中也。
曹操闻听此言,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愈加深恨杨修。
杨修自以为聪明过人,但不知又为自己种下了一粒死亡的种子。
****者喜欢用有利于自己的道德清水刷洗其血腥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惟其如此,既达到了掩盖****的残酷目的,又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
一箭双雕,或一箭数雕。
当此事传至平东王孙可望耳中时,他先是一惊,继而又是苦笑不止。
曹操梦中杀人,手段高超,几乎成功掩盖了其目的,而张献忠呢?欲盖弥彰。
夜深人静之时,孙可望又拿出雪宝白雪观道长宝元真人的秘信,默默地思索起来。
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令他玩味再三。
“献忠非人君之人,更非汉之刘邦明之朱元璋,大西恐时不长矣,何去何从,汝当深思之。”
张献忠不是做皇帝的料,这一,许多有识之士看得非常清楚。
四五年前,被众人视为诸葛亮再生的大西第一谋士白长庚,就是看清了张献忠的根本,才选择了深夜逃离西营之举。
据传,白长庚离开之前,也曾有张献忠非人君之言,而后,又不惜与交谊甚厚的豹子胆吴廷玉当面撕破脸皮,冒着全家乃至整个白氏家族被暗杀的巨大风险,坚决拒绝了张献忠的再次邀请。
因为他已经预测到了自己再次跟随张献忠的最终后果。
白长庚乃重生孔明,而张献忠非昔日之刘备也。
传刘备有一双丹凤眼,虽,但非常敏锐,既能识人之长,也能看人之短。他曾经这样,关羽傲上而惜下,张飞敬士大夫而不吝下士,果真,关张二人的最后结局印证了刘备的预言。
三顾茅庐可以成为千古佳话,而张献忠逼走许多王佐之才,则极有可能贻笑千年。
如今,自己奉其圣命,筹办大西王朝第一次开科取士之事宜,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这次科举考试,录用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贤达之人,并且委重任要职于其,分到各州县,治理好百废待兴的大西王朝,为日后图谋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看一步走一步,万不得已之时,再采纳宝元真人之计。
大西王朝平东王孙可望熟记秘信内容于心,而后,借着灯光,燃了秘信。
一股青烟徐徐冒起,秘信瞬间化为一堆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