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2/2页)胡杨悲啸

,这位雄才大略远胜于其父努尔哈赤的清太宗,乐得手舞足蹈,大笑着道:“知我者伯温也。”

    从此,弄假成真,装扮的算命先生伯温,变成了杨树楷的绰号,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金兴国对此已有耳闻,:“杨先生果然心机深沉,睿亲王眼光不差,不过,肃亲王交代的这件事,杨先生可要真心办理呀。”

    事情还未办理,先有威胁之言。

    杨树楷隐忍不发,冷冷地看着眼前这位拉大旗作虎皮的年轻人,道:“肃亲王所言何事?”

    “请杨先生日后将交于睿亲王的情报,也交一份于肃亲王。”

    “情报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还有你的父亲,而且主要由他负责。”

    “这个你不用管,你只要把你收集的情报,交一份给我就行了。”

    杨树楷略一思索,了一个行字。

    “日后真有那一天,肃亲王是不会亏待你的。”

    杨树楷自然明白,那一天三个字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走在回去的路上,杨树楷心想,这金兴国脚踩睿亲王肃亲王两只船,心机够深的,滴水不漏,风雨难浸,真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当狼加紧尾巴时,人们通常会把它当做一条温顺的狗而不加防备,可就在此时,狼会闪电般地扑上去,一口咬断对方的喉咙。

    三天以后,养足了精神的伯温杨树楷又踏上了旅途。

    他要去大明王朝都城北京。

    出了山海关南门,路上行人逐渐多了起来。

    年关将近,南来北往,扶老携幼,呼儿唤女,寻亲访友,乱糟糟一片。

    杨树楷两耳不闻其他事,只顾低头大步走路。

    他想力争在大年三十之前,进入北京城,了解有关大明朝廷的情形,而后,再奔赴家乡胡杨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将军白发征夫泪,其中辛酸几人知。

    突然,前边传来数声吆喝,又见五六个汉子持枪带刀,紧紧张张急急忙忙,迎面奔跑而来。

    行人迅速闪至道路两边,惹不起躲得起。

    一群大明官军,在一员女将的带领之下,大声吆喝着,紧追不舍。

    杨树楷急忙闪到路边的一棵大树之后,冷冷地注视着。

    这样的事,在辽东二十年刀口舔血的日子里,哪天不遇上几起甚至几十起?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了。

    很快,大明官兵将这五六个汉子包围了起来。

    这群汉子背靠背,飞快地站成一个圆阵,挥舞刀枪,与官军对峙。

    太阳阵。

    伯温杨树楷心中惊道。

    这太阳阵乃清太祖努尔哈赤首创,在大清与大明蒙古朝鲜的征战中,所向披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难道这群汉子是大清的人?

    原先等官兵以过后,就想离开此地的杨树楷,此刻不由得密切关注视起来。

    只见那员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女将,手持长枪,威风凛凛,指挥官军四面紧紧围住那群汉子。

    少顷,女将一声令下,手持白杆的官军齐声呐喊,个个奋勇向前,一时间,双方顿时激烈厮杀起来。

    那女将神色冷峻,指挥有方,口中吆喝不停,长枪忽开忽合。

    官军随着其吆喝之声,不断变换阵型,时西时东,争先恐后,无一人畏惧落后。

    那群汉子尽管骁勇异常,阵法凌厉,但毕竟人少力单,不到一个时辰,死伤殆尽,无一人投降。

    女将呼哨一声,率领人马,得胜而回。

    望着远去的女将背影,杨树楷心中冒出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大明忠贞侯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