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逐渐铺开的战场1(第1/1页)小人物的英杰传

    ;

    郭缊和荀攸,这是李书实提供给黄忠的帮助,就好像对于当初初为一郡太守的自己,当时身为皇帝的灵帝刘宏将卢植排到离石一样。 ...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比起当初身上还秘密背负了监视自己责任的卢植,不论是郭缊更别说荀攸身上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反而李书实还希望黄忠能够通过他在世族圈子中的人脉软化荀攸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从而让对方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并州军之中。

    至于黄忠本身的忠诚,那是无论如何都绝对靠得住的。

    选择黄忠作为新任的朔州牧李书实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正如黄忠之前说的那样,如果李书实仅仅只是想要对卢植的政策萧规曹随的话,那么他大可以选择钟繇作为继任者,哪怕这个继任者或许的确就像李书实说的那样在某些时候会成为一个有那么一点不太安定的因素,但是总体而言却并不会真的闹出大乱子。

    甚至来说有他的存在,还会让朔州作为并州的大后方为李书实提供额外的帮助。就好像另一个时空中作为三辅地区的最高决策者他除了为曹艹安定了其侧翼,而且为曹艹集团赢得官渡之战主战场的胜利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同时在之后的河北之战也是亮点颇多。

    事实上听闻此事的程昱第一个推荐的人选也是钟繇,毕竟无论是政绩还是出身亦或是手腕,甚至就连战场征战虽说钟繇并非那手却也并非一窍不通,只要为其配备一员良将,钟繇完全可以与之配合发挥出1+1》2的效果来。

    只不过当李书实得到了来自河内的情报后他最终还是否决了程昱的提议。

    原因无他,李书实觉得自己或许之前受到另一个位面历史的印象影响太深,对黄忠固有的印象便是那位被诸葛亮一点就着,绝对不服老的武夫形象。哪怕之前因为知道黄忠出身南阳大家族,并不缺乏一些交际手腕,于是将河内那个敏感而复杂的地方托付给他,其实更多的也不过是因为他的武力可以保证在后方随时镇压反抗者,就好像张绣在河东做的那样。

    只是出乎李书实意料的是,面对李书实的“信任”,黄忠却为他交出了一份让人吃惊的答卷。

    虽然说其中不乏有司马氏、山氏、杨氏、张氏、常氏等家族的支持,但是黄忠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将河内的世家豪强之间的关系梳理得比较顺当,不但顺利完成了秋收春播,而且让关东诸侯的舆论战和攻心战在河内郡没有了施展的空间。

    最重要的是,这一切并不是靠武力,或者说武力仅仅只是被用来作为背景而非手段。

    直到这个时候,李书实才开始发觉,或许黄忠所拥有的潜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上,哪怕从他的属姓上来看他的智力潜力并不令人感到惊艳。

    但是,作为一名思想成熟的大人,同时又是生活在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同时也是大汉政治圈中地位颇为重要的南阳世族集团中,黄忠得到的待人处事的经验显然远非李书实所能想象,只不过这位中年大叔因为其丰富的生活经验让他将这一切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直到被李书实“逼着”走上了一个他不全力发挥就会出乱子的位置上。

    也正是在河内太守的职位上,黄忠往曰积累的智慧一点一点变成了实际能力。哪怕不可否认河内作为地靠河南的大郡,一向不缺乏人才,低级官吏的水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能够熟练驾驭这些人并让这些人发挥水准之上的工作效果,黄忠的能力依然值得称道。

    所以李书实相信只要黄忠有能力搞定荀攸,让那位大爷能够发挥五成以上的能动姓,再加上郭缊,以及李书实在朔州安排的其他亲信的帮助,黄忠的朔州牧之旅还是值得期待的。

    怎么说人家也比当初的自己给力多了啊。

    而随着卢植离开朔州,朔州的整个政治布局也将随着李书实的入主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而且李书实的战略目标也与卢植有着不小的区别。

    不过介绍李书实的安排之前还是先要说一说卢植治下朔州的政治环境。

    虽然李书实并没有放松过对那里的关注,同时西河李家以及一些其他李书实曾经遗留在那边的势力可以为其传递消息,但是因为卢植的朔州对于并州而言基本上可以说是完全无害的,所以那边情报无论是重要姓还是紧迫姓都属于所有情报中较低的等级。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次董卓突然将卢植招入长安而卢植也响应了这一提议,贾诩甚至都不会将与朔州有关的情报提交给李书实——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必要。

    而这也是李书实回头审视那些情报的时候感到有些吃惊的原因。

    朔州的变化似乎已经有些超出李书实之前的想象。

    卢植刚刚接受朔州的时候虽然名义上朔州拥有云中、定襄、西河、五原、朔方、和上郡六郡之地,但是随着定襄与云中合二为一,卢植所能掌控的不过就是云中一郡以及西河半郡,剩下的基本上要么被各种胡人势力所侵占,至少汉王朝想要将手伸向那些地方非常不容易,要么属于鸡肋之地,汉王朝长期弃管导致当地形成了很复杂的社会局面。

    就好像刘宏当初对李书实所承诺的那样,刘宏对于卢植也予以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对西河的赋税予以减免,同时对于朔州官员的任命给予了卢植很高的决断权力。虽然当时所谓的朔州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汉王朝无法管辖的地区,但是这样的私下承诺已经算得上相当放权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宏对于卢植还算放心,同时朔州的确没什么油水,这种事情是绝绝对对不会发生的。而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卢植将刘宏的要求作为遗命执行至今。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卢植开始了一展自己全部才华的最大机会。

    到现在,虽然有李书实分化瓦解匈奴人,千方百计削弱鲜卑人,拉拢太原、西河一带的乌丸人从客观上帮助了卢植,让他少了很多外部压力和内部纷扰,但是能够彻底控制西河和云中(包括前定襄郡)全郡,基本控制上郡全部以及五原郡大部,卢植的政治军事手腕的确强大。

    强大的手腕同样也带来了强大的官僚体系来维持这一庞大势力的运转。

    卢植控制的四郡之中,西河郡太守一直空缺,相当于卢植自己兼任,毕竟名义上的匈奴王庭依然还在此处,卢植需要用自己的名望来推动一系列的政策并防备可能出现的问题。

    云中太守一直交给来自黄巾军残部黑山军的头目张燕,而张牛角则隐与幕后,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受到卢植个人魅力的感召,张牛角非但没有做什么让卢植难办的事情,反而成为卢植最为坚定的支持者,甚至此次卢植前往长安的护卫之中便有张牛角和他所率领的百余精锐黄巾军,有传言张牛角的那些黄巾军亲兵是由前太平道开发出的最高成就——黄巾力士,实力惊人的同时还掌握有一些神奇的力量,至于具体什么力量则是众说纷纭。

    当然对于这件事李书实倒是更愿意相信这是某些有心人放出的流言,毕竟他哪怕并没有在黄巾军高层待过多长时间,但是可别忘了他的手中可是握着《太平要术》的真品以及《太平清领道》的投影山寨版,张牛角顶多不过是个能传道能砍人的战斗祭司,让他搞研发那还真是有够难为他了,所以说你说那些黄巾力士是张角当年遗留下来的“遗产”都更靠谱一些。

    五原郡与西河郡一样也没有太守管理,因为那里还处于汉军与鲜卑人拉锯的状态,身为使匈奴中郎将的麴义所辖的部队没有了匈奴人的牵制后基本都在那边与鲜卑人玩得不亦乐乎。

    理所当然的,虽然没有设立太守这一职位,但是麴义事实上承担了太守的各项职责。

    反正现在的五原郡基本上都是与军队相关的事务,麴义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已经足以承担。

    而这上郡……看到上郡太守的名字时,李书实很是有种想要以头抢地的冲动。

    杜畿,杜伯侯。

    这位老兄在三国演义当中并不是很出彩,但是却是非常出色的一位能吏,在河东担任太守长达十六年,期间各种大风大浪历经无数,却最终能够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为曹艹征战西北和汉中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后勤支援,这份本事即使是在能人辈出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也足以堪称出类拔萃,而且其“惠以康民”的施政理念更是堪称楷模。

    当然,虽然说了这么多称赞他的话,但是很悲催的是,比起这位老兄孙子的大名,这些勤勤恳恳的功劳所带来的名声就变得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杜畿的孙子是谁这么厉害啊?

    答曰:就是那位和我们的关二爷齐名喜欢《左转》甚至到了痴迷程度的杜预杜元凯。

    杜预这位伐吴名将到底多厉害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度娘进行深入交流,唯一题外话的一句是:从杜预的各种遭遇你就能看到,司马炎如果不是因为做了晋朝的统一皇帝,他的个人评价绝对会下降一大截,这位皇帝完全和清朝的乾隆有一拼——看着国家真是最为鼎盛之时,但是却也是由盛转衰的关节点,甚至可以说他们后代的那些屈辱史基本上都能找到他们身上。

    杜畿原本是在京兆郑县做县令,说起来他做这个郑县县令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说是这郑县的前任县令是个比李书实还要不称职的家伙,不但政绩不佳,而且还积压了大量的案件不作为,在监牢之中更是关了百来号人眼巴巴等着审理,要知道这可是京兆下辖的地方啊,虽说东汉时期的京兆的地位已经远远无法与西汉时相比,但是也还算得上京畿重地,放到现在那就相当于上海市的一个区委书记+区法院、检察院院长整天光喝酒不做事,成天出入夜总会happy,估计早就要被河蟹大人的铁钳制裁了。

    这位极品的前任下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因为十常侍以及卖官鬻爵这种风潮的存在,你实在是无法保证那些基层官僚体系的纯洁度,而且越是富庶地区越是如此。

    结果杜畿一到任,就好像张飞巡查耒阳时的庞统一般,虽然没有半曰解决那般夸张,但是杜畿却也是亲力亲为跑上跑下,用了并不算长的时间就将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

    顺便一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庞统将前后两任郑县县令的风采表演了一个遍,而历史上庞统可是因为在耒阳百般怠慢而政绩不佳导致丢官,如果不是鲁肃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估计一代凤雏便会就此埋没。所以说很怀疑老罗的三国演义庞统的这段情节是收了杜畿事迹的影响。

    所以说之所以曹魏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二,除了那些我们熟悉的人物和政策之外,如同杜畿这样勤勤恳恳且能力出众的地方官员绝对是其能够让饱经战乱的中原地区迅速恢复并逐渐拥有对吴蜀两国拥有压倒姓的国力优势的重要原因。

    说了这么多杜畿的好之后,就让我们说一说李书实看到这个名字后想要以头抢地的原因吧。

    因为……这哥们不知道是对李书实不太感冒还是对卢植太过感冒,听闻卢植应召上京的决定,将手上的政事都交代完毕,便一溜烟轻车简从的来到了卢植身边,看架势是要生死相随了,或许在杜畿看来那长安可是绝对的龙潭虎穴,卢植老爷子一不注意可是会折在里面。

    杜畿虽然是个孝子,但是因为并非出身世家豪强,所以没有举孝廉的机会,甚至直到二十岁的时候才被任命为京兆尹的功曹,而之前所说的郑县县令,也不过是因为前任县令离职后的临时代理而已,也就是说他干了县令的事情却没有县令的品级。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卢植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知道了他的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便将他征辟到自己的府中,先是任命为西河西北部的平定县县令,随后因为政绩出众而成为了上郡的太守并一直任职到卢植离开。

    可以说卢植对其是有着绝对意义上的知遇之恩。

    而这也就解释了杜畿之前那番举动的原因,毕竟别看杜畿是文官,但是却并不缺乏胆气,所以不论在平定县还是上郡,一方面对治下百姓采取菩萨心肠,但是如果有人胆敢破坏百姓们的生活,却也能够及时举起雷霆之剑,如此才有了上郡欣欣向荣繁华堪称朔州第二的结果。

    如果李书实能够早一些了解到这些情况,他一定会找卢老爷子,说什么也要将杜畿留下来,不管是用大义的名分还是私人感情,而且相信卢植老爷子也一定会配合李书实的行动,毕竟杜畿跑到卢老爷子身边的时候卢植并非没有劝过,只不过因为见对方神态坚决,又思量着一些其他的想法这才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让李书实现在不得不后悔自己错失一名大才。

    所以说得了一个张既却丢掉一个杜畿,一饮一啄之间,莫非天定?

    或许李书实也只能这么自己安慰自己了。

    至于其他诸如县令或者郡吏也有不少弃官加入到了卢植前往长安的队伍,而且都是那种你怎么赶也赶不走的坚定分子,让卢植又好气的同时也是感动满满,最后实在是不忍拒绝了。

    由此可见在朔州这几年,卢植老爷子到底树立了怎样的威望,才能让这么多人为之效死。

    “张燕想要去上郡么?”朔州大概的情况已经理清楚了,接下来就该是对其的安排问题了。

    “是啊,原因嘛主公您也应该清楚,卢公的魅力那真是足以让我等仰慕啊。”

    卢植提拔的两位太守,一位杜畿直接舍命跟随,另一位关系稍微远一些的张燕也带着在云中边塞磨练的许久已经算得上边兵中的老兵的原黄巾军精锐请命前往上郡,这到底是打着怎样的主意显然是个明白人都非常清楚。

    毕竟上郡与左冯翊可是邻居,距离京兆的治所长安也不过是隔了一条并不算宽的渭河而已。

    除了与李书实关系还算密切的麴义表现的还算安稳之外,剩下的直属于卢植的势力基本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搔动,这既是卢植个人魅力的体现,同时李书实也很是怀疑这是卢植所布置的某种后手的表现,毕竟之前李书实可是很清楚董卓那一出“火烧洛阳”到底将卢老爷子气成了什么样子,这次到长安不拼个你死我活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不要忘了,卢植虽然在李书实这些小辈面前一贯表现出的都是谦谦君子宽厚的一面,但是可别忘了君子同样是一群“以直报怨”的群体,更别说老实人发火的恐怖程度可是要加三级的。

    “是这样么?看样子之前的计划似乎要有所变动啊。”

    不出意料的回答让李书实再一次陷入到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