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软件需求(第2/2页)帝国重器

想也可以理解为面相对象的方法。但问题是,这样的事业部需要能够统筹几个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力量,这对现在的国企来说……”

    胡文海话没说完,不过朱寒亭却不由点了点头。国内国企系统间的壁垒之森严,是非常难以打破的。就说普桑国产化项目,副国级的项目又如何?农机系统明明有能用的技术,就因为系统不同,只能从国外再引进一次。而国企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就更是复杂,中船总公司名义上能管到所有的造船厂,但它能像新科公司那样无限制的调动下属企业的资源吗?

    但即使如此,朱寒亭仍然感觉在自己眼前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见到堂堂北海舰队参谋长都这么积极的学习,其他海军官兵们只好硬着头皮,努力的消化那些宛如天书一般的知识了。

    上午这些海军官兵是进行学习,下午则要帮助研究人员进行软件开发。

    作战系统软件的工作刚刚开始,他们下午的工作就是帮助研究人员确定软件的需求。

    这个过程,则主要就是采用面谈和原型法。

    面谈就不用多说了,和用户面对面的交谈,搜集需求信息。这种方式好处是直观而且方便,缺点是认识比较感性,不容易量化。

    所以在子系统的开发上,就要采用更容易挖掘用户深层需求的方式了。

    这个方法,就是原型法。

    简单的说,原型法就是利用高级软件快速的开发一个系统的基础版本。然后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反馈、补充和修改。这种方法,最适合那些需求不明确的用户使用。

    但问题是,原型法一般采用的高级开发软件都是第四代的可视化编程软件。但在八十年代,连图形操作系统都还没有,哪来的VB和VC这种可视化编程软件。

    所以,胡文海干脆采用了一个笨方法。

    画图。

    用人模拟软件的运行结果,然后用画图的方式让海军的官兵们进行模拟操作。这要是放在三十年后,光是手工画图的成本,就能让一家软件公司破产。

    不过胡文海倒是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放着大港海军舰艇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不用,那不是太浪费资源了?

    战舰上九大部门,大港海军舰艇学院的学生们就被分成了九个部分,然后采用情景串联的方式——也就是模拟实际应用的方式,先把软件“用”起来看看。

    于是下午的任务,往往被海军官兵们视为放松。外人看起来,就像是一群大男人在围坐着玩一种桌面模拟游戏似的。

    官兵们先是用手指戳戳画着软件运行图像的纸,然后再假模假式的在键盘或者摇杆上操作一番。接着研究人员就从备用图纸中,找到软件运行结果对应的那幅出来,将操作台上的图纸给换下来。

    开始的时候,图纸上还都是很简单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现在图纸上的软件功能已经相当丰富了。而对应的运作结果图纸,也已经难以短时间内找出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胡文海找到朱寒亭参谋长,提议将目前的软件来一次模拟演习,以便发现这套系统集成之后的结果如何。

    早就已经对这套系统望眼欲穿的朱寒亭,顿时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