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谋划(第2/2页)帝国重器

    “呼”

    朴在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喜笑颜开起来:“太好了,还是在勇经理的眼光高,中国人果然不足为据不愧是现代重工的”

    “不”

    李在勇打断了朴在京的马屁,面色严肃:“中国人如果有了日本人的支持,恐怕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这次订货会或许只是两家造船厂试探性的合作,就怕他们得到了甜头,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造船厂加入到这个合作中来。”

    李在勇的话让其他人面露惊恐:“中国的海岸线资源太丰富了。万一中国开放造船业市场让日本资本进入中国”

    一想到中国的成本加上日本的技术,在座所有人不由打了个冷颤。

    “中国人现在对外国投资控制的很严吧,听说是不许外国人控股的。日本人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吗”韩国人给自己找着安慰,不过貌似连他们自己对依靠中国官方限制日本资本进入的信心都不太足。

    “就看日本人愿意拿出多少利益了,我们要把希望寄托在中国政府的身上吗我们和中国还没有建交,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啊”

    “是啊,日本人和中国联手瓜分国际造船业,培养一个听命于日本的合作伙伴,阻止我们韩国人的崛起”

    在座的可以说都是韩国造船业的准高层了,对行业动态最是敏感不过。一想到这样的场景,都是如坠冰窟。

    “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那么糟糕的程度。我让人查了三菱旗下企业的公告,目前没有投资中国大陆造船业的动向。”

    李在勇的目光在其余四人脸上划过。沉声道:“我们目前要有几件事赶快去做一个是把这里的情况传回国去,由公司高层与外交通商部拿出一个态度来其次则是要发动我们的情报力量。搞清楚中国和日本是怎么勾结到一起的还有大港、新科这两个中国造船厂,找到我们的关系,查清他们的情况最后我们要在两万吨以下业务上投入更多精力,围堵中国入场的势头。价格上比不了,我们可以比服务。我们手上关于各家船东的资料比中国人全面的多,把服务做细,用业务水平打动船东选择我们”

    不得不说,韩国人能够在八十年代崛起成为发达国家,确实并非侥幸。美国人的支持确实必不可少,但美国扶持的国家多了,烂泥扶不上墙的恐怕才是常态。

    菲律宾给美国人做殖民地时间是最久的,自身资源丰富,“政治制度先进”,更有围堵南海战略的现实需要,可终究是烂泥扶不上墙。类似的还有南越,还有古巴,两伊就不说了,再近点还有逗比的乌克兰。

    八十年代的韩国人背后虽然站着美国人,但自身努力也绝对是值得尊敬的。李在勇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句句说到了点上,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确有大将风范。

    只可惜。

    韩国是少爷身子跑堂命,一旦中国认真起来,事实证明,历史就会回到它的常态上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