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黎华的方案(6K更新~)(第2/2页)漫步歌神路

暂时定为二级以下城市。相应的规定是,在评级之后,全国处级以上的干部提拔,有三分之一的名额以一级城市的干部优先,六分之一的名额以二级城市的干部优先。剩下的名额,中·管干部,再由全国所有干部,包括筛选之后的一、二级城市的干部,共同竞争;非中·管干部,则由地方提名。”

    一席话,黎华徐徐说完,毕文谦听得心惊。

    “黎华,你知道,你这个方案意味着什么吗?”

    “我当然知道。这已经是会计师给与意见之后,我交的二稿。会计师,是纪·委的老领导了。”黎华的声音,笃定,“这不是一个顶好的方案,却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像红旗车的事情,如果没有老干部们对红旗轿车的对内销售资格的主动推动,那么红旗摩托车的对内销售,也许,不是现在这样,助力远大于阻力了。”

    毕文谦抿了抿嘴:“那……你这个方案,和知识产权的法规有什么关系?”

    “地方保护主义,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越是明显。现在,我们可以因为利益,让公安体系支持我们推行的方案,但在地方,公安体系是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所有部门的。一个两个行业还好说,但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涵盖整个社会的事情。如果仅仅像我们现在做的,随着改革的领域不断推广,我们将遭遇的阻力,必然会渐渐大过助力。像我以前和你提过的,卡拉OK代替歌舞厅,由公安局联合相关音乐部门直接运营,目前,只能在京城、申城,顶多再加个羊城,三个城市试点实行。为什么?因为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身在京城的我们,管不细,甚至管不了。同样的,知识产权,立下法规,容易,执行,却不容易。在你我看不见,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的地方,有人无视知识产权法,其经济行为产生的效益,在短期的层面对当地有好处,地方政府主动为其遮掩,甚至保驾护航,我们能够怎么做?”

    “黎华,你是要把知识产权法的执行水平,作为城市评级的硬性指标?”

    “指标当然不只这么一个。在这个框架之下,今后的改革,都可以先在一、二级城市里实行,其他的,大多数地方,不必要求立竿见影。反正,中国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那么些,暂时抓大放小,是可行的。而且,虽然有些干部和群众的追求目标有所不同,但趋利避害,终归是不变的。时间中一次次晋升的机会,会教地方干部们怎么去做。”

    “黎华……”

    黎华没有因为毕文谦的唤声而停了话语,她继续缓缓而坚定地说着。

    “科技水平是第一生产力。把接过地气的大学生留在城市里,给与他们更多的晋升机会,这既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也符合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师父,一直以来,你始终强调着公正、公开,却从来没有强调过公平。那不是因为公平不好,而是因为公平,从来都是博弈之后的相对妥协,不是能够直接追求得到的。你没有和我明说过,但我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