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会议室内的“邪恶军棍”(第1/2页)帝国海权

    “我反对这个作战计划!”

    “我不是在问你的意见,我是命令你执行!”

    就在约亨让陆军总参谋部被低气压笼罩的时候,海军总参谋部内此时也一副暴风雨来袭的惨状。

    会议室内,海军总参谋长提尔皮茨元帅和海军总司令部部长赫尔岑多夫上将两位海军大佬面红脖子粗的样子让够资格列席会议的年轻参谋们一个个噤若寒蝉。

    “现在执行这个作战计划过于冒险!我这是在对大洋舰队负责!”赫尔岑多夫

    “大洋舰队司令和你平级,英格诺尔用不着你帮他负责!”提尔皮茨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而且真有什么责任那也是我这个海军总参谋长的!”

    这句话气的赫尔岑多夫恨不得跳起来给面前的这个大胡子两拳,而一旁的英格诺尔也只能露出一脸我不想话,大佬你别扯到我身上的尴尬表情。

    提尔皮茨话是没错,理论上大洋舰队司令的确和海军总司令部部长平级,而且海军总参谋长的确是海军的一把手,真要追究责任,也的确是提尔皮兹负责。

    提尔皮茨这个老流氓话里话外怼的赫尔岑多夫浑身难受也发作不出来。

    话是这么,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这并不代表英格诺尔这个刚就任大洋舰队司令仅1年的新晋上将就真的有资格和赫尔岑多夫平起平坐了。

    而且海军总司令部在职能上就是制定作战计划和战时指挥,作战计划有问题总司令部不负责谁负责?真要是作战失利,又岂是总参谋部长一个人能负的起的?

    官大一级了不起啊?军衔高一级了不起啊?

    嗯,真的了不起。

    至少现在,赫尔岑多夫被憋的相当难受。

    海军总参谋长从海军总司令部做的无数份作战计划中随手抽了一份出来,也不管是否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直接就拍在自己这个海军总司令部部长的脸上:我觉得这个计划不错,你签字执行吧。

    这搁谁身上受得了?

    而且还是一份风险极高,并且有可能会打乱之后的海军战略的作战计划。

    作为海军总司令部部长,不能当着整个会议室所有人的面质疑海军总参谋长的权威性,而且也不能直白的表示大洋舰队司令就是应该听从自己的意见,英格诺尔人就在旁边坐着呢。

    “这个计划是将整个大洋舰队放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处境上!”赫尔岑多夫只能不和提尔皮茨这个老流氓做口舌之争,按照自己的想法据理力争。

    “这个计划还是你们海军总司令部出的。”提尔皮茨又抛出一句能气的赫尔岑多夫血压升高的话。

    “但是现在并不是执行这个作战计划的时机!”赫尔岑多夫忍着满肚子的火气摆事实讲道理到:“我们现在和英国人的力量对比并没有达到可以与之交战的最低标准!”

    “我们现在和英国人在主力舰的数量对比上是3:4!现在就是和英国人作战的好时机!”提尔皮茨吼到:“不要为自己的胆找借口!”

    “你这是对我荣誉的侮辱!”别的话语挤兑赫尔岑多夫还能忍,但是被提尔皮茨指责胆实在是气的自己的肺管子都要炸了:“我要和你决斗!”

    “好了,阿尔弗雷德,你的话有些过分了。”眼看意见分歧要变成私人恩怨了,一旁的海军内阁部长波尔上将不得不开口打圆场:“亨宁,你也是。陛下今天从普拉港回来,我要怎么告诉他海军受到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损失,他的海军元帅和海军上将因为决斗出现了伤亡的消息?”

    作为海军人事负责人,某种意义上也是皇帝陛下掌控海军的代言人,波尔是清楚自己不能随意表态的。

    不过自己也的确更倾向于赫尔岑多夫的意见,所以还是决定帮海军总司令部部长几句话:“主力决战计划也是总司令部做的,我们都很清楚这个计划和你现在要干的事情的区别。”

    “现在谈的不是战列舰舰队,我们现在谈的是第一侦查舰队”海军办公室主任缪勒上将也开口了:“而且现在也不是主力决战计划中的最佳时机,我们都很清楚这一点。”

    4艘普鲁士级刚刚完成改装工作,连海试工作都没完成。此时大洋舰队的战列舰作战序列中有6艘德意志级、4艘拿骚级、4艘赫尔戈兰级、4艘西普鲁士级共计18艘。

    而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中则是1艘无畏号、3艘柏勒洛丰级、6艘圣森特级、3艘尼普顿级、一艘阿金库尔号、4艘猎户座级、4艘乔治五世级共计艘。

    的确远远超过了海军心理预期的:3的最低标准。

    不过普鲁士级接受的是改装工作,又不是刚完工的新船,船员都是原班人马。而且改造的核心内容,舰炮的更换,炮组也在西普鲁士级上进行过训练,因此普鲁士号并不需要进行6个月的训练来熟悉舰船,预计115年1月份左右就可以回到作战序列中。

    而英国面在这段时间内也会有新战列舰完成训练任务,但是这些船都是111年财政预算下建造的343毫米炮战列舰,而11年财政预算下的新战列舰就算能在明年年初完工,也来不及完成训练。

    到时候战列舰数量对比就从现在的:11变成11:13,而且其中超无畏舰的质量优势还在德国这边,所以在普鲁士级回到作战序列后再和英国人决战才是最佳的时机。

    但是提尔皮茨要让希佩尔的第一侦查舰队去摸英国人的老虎屁股,情况就不一样了。

    现在希佩尔麾下只有6艘大型巡洋舰,而英国人那边是1艘战列巡洋舰,数量对比3:5。

    1艘德弗林格尔号、3艘毛奇级、艘布吕歇尔级的阵容也远远不如英国人的3艘狮级、4艘不倦级、3艘无敌级。

    这就超过了海军的心理预期。

    而且和希佩尔此前执行的炮击英国土打了就跑的任务不同,这次第一侦查舰队是要一路北上,跑到皇家海军大舰队的眼皮子底下,一旦被英国人的战列巡洋舰队堵个正着,那恐怕就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普鲁士级回到作战序列后我们的大型巡洋舰和英国人的战列巡洋舰之间的数量对比就会有什么变化吗?”提尔皮茨气极反笑的揶揄到:“帝国海军是不是还要等艘俾斯麦侯爵都形成战斗力后再执行这个计划?那都要到117年了吧?”

    “我们只是希望在主力决战之前不要节外生枝!至少在此之前,宝贵的前卫舰队不能出现损失!”

    “畏首畏尾,奥托要是像你这个样子,那他估计这辈子也拿不到带橡叶饰的PL。”老流氓的一句话又把海军办公室主任给噎的够呛。

    伊奥尼亚海大捷之后,兴奋的皇帝陛下曾经表示要晋升迪德里希斯为海军元帅。不过迪德里希斯能以海军上将军衔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完是因为他资格够老,其实理论上地中海舰队司令从职务上看是要比大洋舰队司令低一级的。

    如果晋升迪德里希斯为元帅,那他继续呆在地中海舰队司令的位置上就会让海军总参谋部四驾马车,海军总司令部部长、大洋舰队司令、海军内阁部长、海军办公室主任四个上将非常尴尬。

    但是如果在地中海舰队取得大捷之后把迪德里希斯调回海军总参谋部也不合适。

    一来不好安排新晋海军元帅的职务,让刚刚取得前所未有大捷的迪德里希斯和他的老上司蒙特库科里元帅一样在海军总参谋挂个闲职当吉祥物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二来迪德里希斯的继任者在自己的前任的光辉下恐怕一时半会也难以服众。

    军衔不能升,那就只能发勋章了。

    作为补偿,皇帝陛下亲手给迪德里希斯的领口前挂上了一枚带橡叶饰的功勋勋章。

    这是自1884年铁血宰相俾斯麦阁下之后帝国颁发的第一枚带橡叶饰的PL,也是功勋勋章自设立以来颁发的第1枚带橡叶饰的PL(因为没有八国联军侵华,所以瓦尔德泽没有拿到他的那枚带橡叶饰PL)。

    军队就是个讲资历谈资的地,一场大胜,一枚带橡叶饰的PL,迪德里希斯今天要是在这个会场里,海军总参谋部四驾马车都得矮半个头。

    而当初伊奥尼亚海战的作战计划波尔和缪勒也是反对的,理由也同样是因为太冒险。

    如果不是提尔皮茨和蒙特库科里两位海军元帅态度坚决,并且皇帝陛下只犹豫摇摆了很短的时间后依然坚决支持自己的海军总参谋长,否则伊奥尼亚海战未必会打起来。

    伊奥尼亚海战打的冒险吗?当然冒险!但是这个险冒的你海军办公室主任以后在地中海司令面前话声音大一点都没底气!

    不得不“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这句话在大部分时候都是真理,提尔皮茨此时的表现完对得起英国媒体送给他的“邪恶老军棍”的称号。一张嘴把海军司令部部长和海军办公室主任给气的浑身发抖。

    “海军总司令部的顾虑是有道理的,目前大洋舰队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明年上半年的主力决战计划展开的,因此可能危及到这个计划的作战行动是应该避免的,这点我们理解。”

    眼看再这么下去就真的要变成元帅舌战三上将,会议没办法继续下去的英格诺尔只好开口把马上就要跑偏了会议内容拉回到正常轨道上。

    “不过这次的作战行动并非只是一次冲动的冒险行为,而是有其必要性的。”

    相比于把作战计划直接拍你脸上的“邪恶老军棍”,英格诺尔的态度要好太多了。而且大洋舰队作为作战行动的具体实施者,大洋舰队司令的意见也是必须要听取的。会议室里的情况总算没有继续往菜市场的向发展下去了。

    “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有四点理由,一、英国面的反应;二、希佩尔中将的意见;三、地中海舰队目前的实际情况;四、出于国际反应的考虑。

    我们的主力决战计划的前提条件很明确,英国人必须出来应战,这个计划才能执行。如果他们不应战怎么办?这个问题总参谋长阁下在英国人向我们宣战的第一天就提出来了。

    而我们做出的回答就是对英国土的炮击行动。

    虽然名义上这是对英国人偷袭赫尔戈兰湾的报复行动,但是我们都很清楚这是逼英国人出来应战的手段。

    通过对英国土的炮击,造成英国民众的恐慌,从而让社会舆论对白厅施加压力,从而达到逼迫大舰队应战的目的。

    但是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那次行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大洋舰队在赫尔戈兰海战结束后就开始着手实施报复行动。

    使用潜艇进就前期侦查后,岸防力量薄弱,沿岸并未布雷,附近航线比较繁忙而且有着宽阔的船坞和大量工厂的哈特尔浦港被选定为理想的袭击目标。

    而且出于造成民众恐慌的目的,希佩尔并没有像历史上第一次袭击英国土,只在雅茅斯港外的沙滩上留下几个弹坑那样进行隔靴搔痒的炮击后就匆匆离开。

    被在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憋了一肚子火的希佩尔打上门的的哈特尔浦港遭到了比历史上自己作为第二次袭击目标时更为惨重的损失。

    马斯少将指挥的第侦查舰队、第5驱逐舰大队此时不需要回船厂大修的4艘轻型巡洋舰、艘驱逐舰将当地驻防舰队中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4艘驱逐舰撕的粉碎。

    艘布吕歇尔级大型巡洋舰带着从大洋舰队借调来的第驱逐舰大队的1个中分队压制住了哈特尔浦港沿岸海堡阵地上的3门6英寸岸防炮。

    然后4艘大型巡洋舰朝停泊在港内的艘侦查巡洋舰发射了超过发大口径炮弹。两艘来不及出港的侦查巡洋舰成为了可怜的固定靶,被劈头盖脸的大口径炮弹打成了两堆废铁。

    紧接着在放飞的水上飞机的校射下,4艘大型巡洋舰开始向哈特尔浦港城内开火,解决掉了英国驱逐舰的第二侦查舰队的轻型巡洋舰随后也加入了进来。

    由于哈里奇舰队在赫尔戈兰湾内损失惨重,所以德国人根不用担心短时间内英国人有什么舰队能来打扰自己的报复行动。

    整个袭击行动持续了整整分钟,其中对城市的炮击长达4分钟,德国舰队对哈特尔浦市内共发射大口径炮弹5余发,。当希佩尔带着舰队返回后,哈特尔浦港内外已经满目疮痍。

    德国舰队对哈特尔浦的袭击行动造成艘侦查巡洋舰、4艘驱逐舰被击沉、海堡岸防炮台被击毁1座、岸防卫戍部队驻地遭到炮击,共造成1名海军官兵、8名陆军官兵阵亡。

    而在港外的航道上,第5驱逐舰大队拦截了5艘民用船舶,并逼迫其自沉,总计吨位786吨。同时,第驱逐舰大队的另外3个分队还在撤离前在此处布置了长达公里的水雷带,

    而哈特尔浦港内损失更甚,即使有水上飞机校射,德国舰队也将工厂、船坞等非居民区作为炮击的重点,但是依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码头、船坞、钢铁厂、煤气厂、火车站堆场遭到严重损毁,而落入市内的炮弹则造成了大量民用建筑倒塌。炮击造成共14名市民遇难,587人受伤,其中包含14名儿童和47名妇女。

    德国海军并不知道炮击行动造成的损伤的具体数据,但是却很清楚这会在英国国内造成轩然大波。

    因为根据海牙第四公约附件第5条规定,禁止以任何手段攻击或轰击不设防的城镇、村庄、住所或建筑物,海牙第九公约禁止海军轰击未设防的城市、海港、村庄、房屋及建筑。

    虽然可以钻法律的空子,陆军在空袭巴勒迪克后就是这么干的:

    一、巴勒迪克作为法军部队及物资集散地,并非属于不设防城市。

    二、法军作为防御应该禁止平民卷入战斗,并且有疏散平民进行避难的义务。

    三、留在交战区为军队提供各类后勤服务的市民应被视为民兵而非平民。

    因此巴勒迪克作为交战区应视为不存在平民,德军对巴勒迪克的打击完符合国际战争法对军事目标的打击。

    有样样的海军对哈特尔浦的炮击是这样解释的:

    一、哈特尔浦港有皇家海军驻防舰队、岸防阵地及卫戍部队,不能视为不设防城市。

    二、德国海军重点打击的是军港码头、船坞等为军队提供服务的设施,应视为军事目标。

    三、落入城区内的炮弹造成的人员伤亡是附带损失,如果其中存在未疏散的平民,德国海军对此表示遗憾,但英国面也负有将平民滞留在危险地区不予疏散的责任。

    话是这么,但是德国海军内部自己心知肚明,对哈特尔浦的炮击行动实际上已经违反了国际战争法,海军的这场行为毫无荣誉可言。

    但是这又是不可避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