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襄王赵德昌(第1/1页)宋枭

    听亲兵说已有两个手下跟踪轻尘去了,李继隆心头是一阵阵的郁闷。

    早先他是想要把杨荣拖下水,让杨荣处置这件事,没想到玩到最后,杨荣还是把麻烦塞回到他的手里。

    “李将军,此事关系重大,还望李将军莫要轻视!”见李继隆一脸的郁闷,杨荣微微笑了笑,站起身朝他拱了两下手说道:“本将军还有要事,不陪李将军了,这座宅子李将军不妨用来将那位思思姑娘接过来,或许还能从中寻出些蛛丝马迹。”

    把皮球踢回给了李继隆,杨荣站起身,朝他抱拳拱了拱,笑着退了出去。

    看着杨荣退出去的背影,李继隆不由的默然一笑,嘴里咕哝了一句:“小狐狸,难怪陛下说这小子不容易中招,还是要我继续调查此案。若是把思思接到这里有用,我早那么做了,还用你说!”

    不说李继隆,只说杨荣,离开那座宅子后,领着花青和董飞虎二人沿着街道朝宅子去了。

    没走出多远,杨荣看到街边上出现了一座大门朝西的宅子,宅子上还挂着三盏大红灯笼。

    “你二人可有去过这等所在?”抬手指着那座宅子,杨荣扭头向跟在身后的花青和董飞虎问道:“是否要进去耍上片刻?”

    “将军说笑了!”杨荣的话音刚落,花青就双手抱着拳对他说道:“青楼乃是闲人与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属下与飞虎兄只是将军帐前亲兵,去这种地方与身份不符。”

    “青楼就是要让你们爽的地方,只要胯下生着卵子就能进得,没什么与身份不符的!”杨荣撇了撇嘴,对二人说道:“青楼女子,原本做的就是风月场上的营生。无非是两腿一撇开,财源滚滚来,即便那些所谓卖艺不卖身的艺ji,只要调教的好,也是会进入你等的被窝!”

    花青低着头,没再接话,一旁的董飞虎摆了摆手,对杨荣说道:“罢了将军,若是将军想要去喝场花酒,我二人陪着一同去便是,至于我二人,倒是无须将军破费!”

    “嘿嘿!还是飞虎懂事!”听董飞虎这么一说,杨荣笑了笑,抬头朝青楼上看了一眼,对二人说道:“我等且回府内,换身行头再来!”

    跟在杨荣身后的花青和董飞虎相互看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随着杨荣朝府宅方向去了。

    刚到府宅门口,杨荣就发现在他宅子外面停着一支百多人的队伍。

    组成这支队伍的兵士一个个人高马大,论威武,与他的忻州大营兵马相比也是不遑多让;而且这队兵士身上穿着的衣甲明显要比寻常禁军的衣甲鲜亮许多。

    到了宅子门口,杨荣看了看那队兵马,心内犯着疑惑还没来及翻身跳下马背,老管家就跑了出来,伸手牵着他坐骑的辔头,对他说道:“老爷,有位贵客等了老爷许久。”

    “贵客?”杨荣眉头微微皱了皱,他在京城还真是不想认识太多的人。

    宋太宗已是跟他说的很明白了,满朝文武都是各自揣着心思,让宋太宗感到那些人与他都不是一条心思。

    让皇帝感觉到疏远,对臣子来说是件十分悲催的事情。

    在东京城,杨荣最怕的就是有太多的人来找他甚至拉拢他,他需要的不是结党营私,而是让宋太宗始终认为他是最靠得住的人。

    背靠着皇上,才是最稳妥的。

    可有人找上门来,杨荣又不好把人给赶走,即便皇上愿意给他做靠山,对那些大臣终究面子上也要过的去。

    翻身下了马,杨荣拧着眉头,跟着老管家朝前厅走了过去。

    刚进前厅,他就看到厅内站着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身大红色的袍服,背对着厅门,双手背在身后,仰头看着正厅内挂着的一副猛虎下山图。从背影看上去,此人顶多不过十七八岁,绝不会超过二十岁。

    “听闻阁下要见末将?”看着那人的背影,杨荣心内一阵迷茫,他不记得在京城里认得如此年轻的贵胄子弟。

    正望着猛虎下山图发呆的年轻人听到杨荣说话,连忙转过身双手抱拳,朝杨荣微微一拱问道:“敢问阁下可是侍卫马军都虞侯、忻州都部署杨荣杨将军?”

    “正是末将!”杨荣点了点头,一脸迷茫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的这位少年。

    少年年岁不大,可杨荣在看到他第一眼的时候,就发现这少年有些与众不同。

    他虽说生的并不算是十分俊秀,可浑身透着一股发自骨子里的富贵书卷气,这种气息只有常年居于高位,而且又极爱读书的人才会有。

    正是这股气息,让杨荣不由的对这少年多了几分留意。

    “都说杨将军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非虚!”少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放下抱拳的双手,对杨荣说道:“小王赵德昌,听闻杨将军返回京城,特地前来拜会!”

    “赵德昌?”杨荣先是拧着眉头想了一下,随后猛然一怔,连忙双手抱拳深深给赵德昌行了一礼说道:“臣不知襄王殿下驾到,多有怠慢,万望恕罪!”

    对这位赵德昌,杨荣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他过去看小说书,也曾看到过,宋真宗在继位之前,名字就叫赵德昌。

    眼下虽然有宋太宗对他纵容,可若是得罪了这位将来要继承皇位的王爷,恐怕杨荣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过就只能风光到宋太宗驾崩之前。

    一朝君子一朝臣,这个道理杨荣还是懂的,别人都可以不用巴结,但这位襄王,那是必须要巴结。

    这些日子杨荣正愁着没办法与赵德昌接近,不想今日他便亲自找上了门来。

    “杨将军太客气了!”赵德昌朝杨荣虚抬着双手,对他说道:“将军不必多礼,小王只是今日在府中略备了些薄酒,想请将军过府一叙,若是着下人来请,恐对将军不敬,小王便亲自前来了!”

    听赵德昌说要让他过府一叙,杨荣低头沉吟了一下,随后抬起头对赵德昌说道:“启禀王爷,能得王爷看中,着实是末将前世修来的福分,只是眼下末将不便前往王爷府中,还望王爷莫怪!”

    “为何?”被杨荣拒绝,赵德昌显然是有些不快,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睛眯了眯,向杨荣问道:“莫不是杨将军看不上小王?”

    “并非如此!”杨荣舔了舔嘴唇,躬着身子,双手抱拳说道:“自从做了将军,末将每日如芒刺在背,总怕有人在背后捣鬼,哪日惹得陛下怒了,保不住末将这颗头颅。末将尚且如此,王爷生于宫廷之中,体会必定比末将更深。实不瞒王爷,末将早听闻王爷才情练达,乃是当今少有的贤才,已是有心依附,只不过考虑到王爷与末将的安危,才未敢登门造访,如此苦心,还望王爷体谅!”

    杨荣的一番话说的极其直白,点明了在宫廷里的斗争要比官场上的斗争更加复杂,把赵德昌说的是紧皱眉头,也陷入了沉思。

    “王爷,末将有一事不知当说不当说!”杨荣双手抱着拳,偷眼看了一下赵德昌,见他眉头紧锁,像是在沉思着什么,于是又低声对赵德昌说了一句。

    “杨将军但说无妨!”赵德昌抬起头,眉头舒展开来,朝杨荣微微一笑,对他说道:“像杨将军这般少年英才,在小王心中乃是良师益友,当说的自然要说,不当说的也是要说!小王洗耳恭听便是!”

    “眼下宋辽两国连年征战,西北又有党项人作乱,边境不稳,陛下时常为此事愁苦,王爷不如趁机提出帮助陛下去西北巡幸,一来为陛下解忧、二来王爷也可尽孝,岂不是两全其美?”杨荣躬着身子,双手抱着拳,在说完这番话后,偷眼看着赵德昌。

    赵德昌愣了愣,随后猛的一拍额头,上前拉住杨荣的双手说道:“将军一席话,可算救了小王,小王这便去找父皇,恳请去西北巡幸!”

    说罢,赵德昌向杨荣拱了拱手,抬脚走出杨荣的府宅,领着他的卫士们向皇宫方向去了。

    见赵德昌走了,杨荣这才长长的吁了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来到这个时代,杨荣虽说以前对这个时代懂的不多,可为了生存下去,在领兵打仗的同时,还是恶补了一些关于皇家的事情。

    雍熙二年,太子赵元佐因患有精神疾病在宫内纵火被废,尔后宋太宗没再立过太子,眼下宫廷内部诸子为了夺取太子之位明争暗斗,虽说表面上都是一团和气,可背地里却是刀光剑影。

    即便已经知道赵德昌将来会继承皇位,这个时候也是不能轻易表露出效忠。

    站对了队伍,有的时候并不是好事,毕竟等到结果来临,还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段过程里,莫说宋太宗,就连他那些儿子,随便有一个想要取下杨荣的脑袋,恐怕都不是太难的事情。

    想要活下去,将来又能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唯一该做的,就是尽量多帮助赵德昌,而又不显山露水,表面上绝对不表示出对赵德昌效忠,置身于争夺太子一事之外。

    送走了赵德昌,杨荣回到后院,与耶律休菱见了,换上一套衣服,找了个要与朋友相会的借口,带着花青和董飞虎二人离开了府宅,径直朝着他们先前经过的那家青楼去了。

    去逛青楼,并非杨荣内心真正的想法,可眼下是在东京,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皇帝不会喜欢没有瑕疵的臣子,大臣们更不喜欢没有瑕疵的同僚,想给自己身上添上个瑕疵,也只有青楼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