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圣人不滞于物,百年一见的天才(第1/1页)神禅

    听到这里,苏子语仿佛脑中闪过惊雷,破开层层迷雾,终于明白自己欠缺的是哪一点。

    缺了一股子武人勇猛精进的气势!

    缺的是一往无前的执念!

    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话虽然极端,道理却至关紧要。

    古往今来,无论武术大家、艺术巨匠还是科学伟人,能成就一番大作为的,都有疯魔痴迷的一面,也只有这样的痴迷投入,才能成大器,完成大业。

    痴迷执念、勇猛精进,既是信念,也是一种境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军兵将士、征战沙场的信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大爱至性、极致于情的信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为国为民、慷慨赴死的信念。

    “我的道路又在哪里?”

    苏子语反复盘问自己的内心,虽然专注禅定,但有这样的痴迷,有这样的信念,有一往无前、披荆斩棘的气势吗?

    “天地万物,都可以融入拳法之中,触类旁通,这是至理。高明的拳法,讲究登高望远、形神自开,刚开始练拳,要找天地辽远的开阔地来练,这是借景借物发散广大的念头,等到心胸开了,就不需要仰仗外部世界,在哪里都可以练拳。”

    “你脚下的就是沧浪山,沧浪庄因此得名,高山坠瀑、浪遏飞舟,天地自然的惊人壮举,蕴含无穷伟力,且慢慢领悟吧!”

    洪老太爷见他呆立原地,知道剩下的就只能靠个人自己,再帮不上半点,也不再逗留,飘然下山而去。

    片刻之后,几句诗歌回荡在奇峰秀水之间: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此时天已经大亮,苏子语耳边听着古朴诗文,站在湍急河岸边上,向下俯视,只见浩荡河水奔流越过崖边,从百米高空喷薄吞吐而下,如云似雾,高悬长空,又宛若白鸟群飞、雪浪翻卷,巨流直下碧绿深潭,冲击在潭边黝黑磐石之上,珠迸玉碎。

    这样的高山巨瀑,声势浩大无比,劲风雷鸣,霆震四处轰击,连绵不绝,比古代战阵万人击鼓还要恐怖,真是天下少有的雄伟奇观。

    从他所站的位置再向四方望去,晴天白云,群山环绕,小城居中,再加上氤氲水汽萦绕,让人生出无尽凌虚而飘飘然的感觉。

    苏子语站在这雄奇山水之间,自记事起的人生如走马灯在脑中闪动,孩提时被领养的短暂历程,学校里顽劣打闹,独自在社会上艰辛闯荡,精气枯竭怪病缠身的苦楚,遇到空师之后的奇遇,禅定修行、夜半历险,仓库以一敌百,方天画戟、骑马冲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流水般淌过心间。

    凡尘俗世,乱花渐欲迷人眼,自己自以为八魔炼心、日益精进,实际上还是不知不觉沉湎在了安逸当中,甚至从源头上就走了岔路,如果不是洪老太爷及时棒喝,只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醒悟过来。

    另外一边,回到沧浪庄的老太爷把洪通招呼过来:“苏子语在沧浪山顶瀑布,不要打扰他,等他自己下山回来。”

    话还没说完,他又皱眉沉思片刻,拦住洪通:“这么短的时间,不知道他能不能想明白,找到自己的道路。如果明天一早他还没回来,就派人去山顶候着,等他自己动身了,再直接带到镜湖。”

    沧浪庄三面环山,水土肥沃、河流密布,镜湖就是由其中一条支流汇聚而成,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不过也正因为景致极佳、碧波千顷,就被拿来当成会盟的地点,也是五十三路争魁首的擂台。

    “他是我平生仅见的天才,应该不会有问题。”洪通有些吃惊迟疑,显然没想到老太爷这么认真,简直重视到了极点。

    “越是聪明人,有时候越容易钻牛角尖,绕在里面出不来。悟通自己的道路,除了讲究悟性,更要心思至纯,首先打动自己,信念才能坚实。”

    洪老太爷表情严肃无比,沉声吩咐。

    明心见性,不是算术做题,越是单纯的人,才越容易从天地中找到感动自己的力量。

    “你对他的期望很高?”

    洪通说的不光是争魁首,而是老太爷费尽心思帮助苏子语明白自己的心意。那种比看待弟子儿女还要用心的指点,绝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知父莫若子,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外面的花花世界太安逸了,有的是能够吸引人的新奇玩意,不知道多少人沉进去就拔不出来,怎么可能踏踏实实专心练拳。苏子语是个玲珑心,放在古代,那也是百年才出一个的绝世天才。不扶他一把,可惜了。”

    洪老太爷端坐在太师椅上面,端着一杯清茶,眯着眼睛轻轻吹动,碧绿的茶叶打着转儿浮沉上下,煞是好看,他的言谈之中却充满无限感慨。

    从洪家这一代不如一代,就能看得出来拳法的没落与兴衰,洪拳世传千年,现在家族上千号人,自他以下,一个炼气成罡的都没有,实在是让他这样的老人有些意兴阑珊。

    时代不同了,真正愿意用心练拳的后辈越来越少。在很多人看来,现代社会,拳法再高,又不能称王拜相,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享乐几年。

    古话说的好,十年寒窗出一个读书人,富贵三代出一个贵族,练武的天才却一百年都未必见得一个。这样的人有绝顶聪明、天纵之才,心思通透澄亮,看到、想到和学到的,很快就能上身,这就是拳法道艺的资质了。

    五十三路会盟,虽然是以家族为纽带,性质却越来越不纯粹,拳法成为了财物势力的附庸,成为了比拼的筹码。

    但其实拳法的真正传承是不讲情面的,天赋、资质、悟性、人品、心性、机缘缺一不可。

    自古以来,得道的大拳师择徒都谨慎无比,不是关系越好教的越多,许多拳师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传,包括老太爷对几个儿子也是一样,特别是发生了当年的事情以后,练到什么地步就是什么地步,并没有特别强求,也强求不来。

    因为得到一个好徒弟太难了,总是有这样的缺点、那样的遗憾。所以桃李满天下这种事,在拳法大家之中其实少有。就像在功夫电影电视里面,那些影响力大的门派大多有个好徒弟撑门面,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只要真得到一个好的,门庭立刻就能兴盛起来。

    人到暮年,就容易感慨。洪通见老太爷眯着眼睛似睡非睡,恭敬地俯首退了出去,留下他自己在屋里。

    过了许久,老太爷才对着空荡荡的屋子说出一句话:“我想看看他将来能长成什么样子。”

    看见一棵好苗子,忍不住想要栽培栽培,这恐怕是洪老爷子这一代人固有的情怀了。

    (谢谢“wwhgy”打赏的1888,谢谢“zxh1973”、“夏小司”、“dfeisa”、“丫丫个丁丁”、“~。喵了个咪”、“拯救世界的骚年”的打赏。谢谢一直投票支持我的朋友。昨天熬夜犯傻了,上传了章节忘记设置更新,还是现在才发现。。。万分抱歉。。。)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