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特区(第2/2页)迷茫大明

的事情,拖一年无妨,不过,对于那些态度不坚定的海商要区别对待,将已经造好的册子都交上来。”

    “是,属下遵命。”赵长福忙躬身道。

    胡万里接着问道:“参与经营满刺加航线、倭国航线的海商,可已确定下来?”

    “已经确定下来。”薛良辅忙欠身道:“少爷准备何时见他们?”

    “后rì罢,让他们前来东兴港。”

    “后rì是小年。”薛良辅轻声提醒道。

    “海商没那么多讲究。”胡万里说着略微迟疑了一下,才接着道:“过年要耽搁些时rì,朝廷的答复预计要在一月底,二月初才会下来,眼下情形不明,不能大意,今冬满刺加的贸易,着他们延后,就让他们在家过个年,正月初八来东兴港。”

    “是,属下这就通知他们。”赵长福忙躬身道。

    两rì后,胡万里一行才回到东兴港,小年,整个东兴港都已放假,外港内城随处可见忙着采购年货的居民,一派假rì氛围,胡万里一行才的码头,李健、杨小毛都是一脸喜sè的迎了上来。

    见这情形,胡万里笑道:“怎么着,有好消息?”

    “是,禀少爷。”杨小毛朗声道:“南京来报,吴亦有两兄弟以及被捕的一众护卫队兵丁都已经被锦衣卫释放,年前应该能够赶回东兴港。”

    “比预料中的慢了点,不过好在不耽搁他们回家过年。”胡万里点了点头,道:“都放假了,护卫队安排好巡值任务,也放假,大家都好好过个年。”

    “谢少爷。”众人忙轰然应道。

    一晃眼,便是正月初十,漳州的五百里加急也姗姗送达京师,正陪着蒋太后看戏的嘉靖听闻禀报后,登时就有些坐立不安,能否招安东兴港,对他而言,影响颇大,不仅关乎他的声誉和威信,也关乎大明东南海疆的安危,他自然急于想知道结果。

    见他心神不宁,蒋太后心知有紧要政务,微微沉吟便道:“皇帝有重要政务,就先去忙?孝心到了就够了。”

    嘉靖巴不得她这一说,当即起身行礼,道:“谢母后体谅,儿子先行告退。”

    一路急赶着回到乾清宫西暖阁,嘉靖略微检查了下火漆,便剪开信封,将王廷相的来信细细的看了一遍,他眉头便皱了起来,听调不听宣?朝廷不得插手东兴港事务,这算什么?胡万里想割据小琉球?还要在小琉球设一府二县?东兴港有多少人口?开发程度有多大?怎的开口就要设一府二县?火炮铸造作坊呢?怎的一字未提?

    缓缓踱了几圈,他便反应过来,胡万里要在小琉球设一府二县是为了移民!是为了大规模移民!如此说来,东兴港的人口并不多,想想也是,才经营五年的东兴港,能够有多大的规模?但是他的火炮铸造作坊那么大的规模是如何形成的?是在虚张声势?东兴港舰队的火炮都是从弗朗机人手中购买的或是缴获的?

    “皇上,首辅张阁老在外求见。”黄锦在门口躬身禀报道。

    张璁?胡万里给他回信了?还是孙光辉给他来信了?嘉靖停下脚步道:“让他进来。”

    张璁来的很快,进门窥了一下嘉靖的脸sè,便快步上前跪下道:“微臣恭请皇上圣安。”

    嘉靖开口便直接问道:“孙光辉可有去过东兴港?”

    “回皇上。”张璁忙躬身道:“不曾去过,东兴港不允准。”

    不允准?嘉靖眉头微蹙,为什么不允准,东兴港是怕被探知虚实?微微沉吟,他才道:“秉用,东兴港的实力或许要比展现出来的更弱。”

    听的这话,张璁心里一紧,这主子难道还没有完全打消围剿东兴港的念头?微微沉吟,他才道:“胡万里给微臣回信,愿意接受招安。”

    “他是愿意招安。”嘉靖冷冷的道:“听调不听宣,不准插手东兴港事务,这就是他接受招安的态度。”

    暗自腹诽了一句,张璁才回道:“皇上,所谓的听调不听宣,不过是胡万里为求自保的无奈之举,他深受圣恩,却悄然在东兴港培植自己的势力,自然没有脸进京面圣,也担心皇上降罪,便是微臣,他也是没脸见的。

    至于不准朝廷插手东兴港事务,胡万里在信中说的很坦然,他要将东兴港,将小琉球建成一个特区,行政、赋税、教育、兵制、律法等各方面都迥异于大明的特区,为朝廷大力推行新政,革新之前驱,而且欢迎大明的士子甚至是官员前往小琉球参与交流,一同见证。”

    特区?嘉靖一怔,王廷相在信中并未提及这事,看来,胡万里不愿意其他人知道这事,不过,这口气也忒大了点,建立一个与大明各方面都迥异的特区,不用说,肯定是要比大明现有的各种体制制度还要好,这家伙如此大才?

    撇了撇嘴角,嘉靖才道:“他既有如此雄心壮志,何不干脆在小琉球立国?”

    “回皇上,胡万里在信中提及这事。”张璁躬身道:“小琉球虽是孤悬海外,但距离福建太近,在rì后以海洋为主的战争和海贸中,有着无可替代,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不能做为大明的藩属国,必须完整的纳入大明疆域。”

    嘉靖迟疑的问道:“以海洋为主的战争和海贸?”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