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六章 问案(第2/2页)寒门状元
谢迁深深吸了口气,对于拧子的话生出一定不满,却没发作。
拧子再道:“谢阁老您还是回去吧,关于张公公在大理寺做了什么,那是陛下该管的事情,不过谢阁老也该留意一下谋逆案的情况,这件事……陛下好像也很在意,钱指挥使现在人在何处,人都不知晓。”
谢迁一怔,他这才想起还有个钱宁的事情没解决,之前光顾着营救李梦阳等人而去见沈溪,又对沈溪拒不合作的态度着恼,一直未分心兼顾。
“人告退。”
拧子道,“希望明日一早,沈大人能顺利见到陛下,再跟陛下求情,把问题解决,那时就平安大吉……京城应该安稳些才好啊,等沈大人到吏部履职后,朝事不就平顺了吗?人走了,谢阁老您也早些回去歇着吧。”
……
……
谢迁终归没见到皇帝的面。
但他没着急走,准备等到天亮,看看沈溪是否真如其所言去见皇帝,甚至他还有面圣的打算……若是沈溪能进去,那他也有机会,大不了到时候跟着沈溪一起入内便可。
拧子在门口往外看了几次,见谢迁都在,不由摇头叹了口气,无奈之下往内院去了,他不是为求见朱厚照,而是想听听丽妃的看法。
此时丽妃并不是单独在自己院中,身旁还有一人,正是一直帮丽妃办事的廖晗。
“……拧子,谢阁老还在豹房门口等着?”丽妃见拧子进来,不等其行礼,先开口问道。
拧子面色有些苍白:“是。”
“谢阁老倒是很坚持,难道他不知在外等着也是徒劳?”廖晗用试探的口吻问道,“如今陛下谁都不会见,哪怕是沈大人前来,也是徒劳。”
丽妃道:“豹房这么多人,基都没看明白局势,倒是沈之厚看得透彻,他就是不出面,他是存心报复也好,是审时度势也罢,总归他是最了解陛下心思之人……不过,张苑回来后的作为,显得老谋深算,一点儿都不像以往行事风格。”
拧子有些疑问:“娘娘是……张公公背后有高人指点?”
丽妃没回答,反而问道:“拧子,之前不是让你去调查,张公公到底从何处得来十万两银子买官,你查清楚了?”
拧子苦恼地摇头:“人并未查清楚,毫无头绪,根无从查起啊。”
丽妃道:“给他银子之人,就是幕后指使者,这银子不可能由陛下自己出,而别人也很难拿出十万两银子来……”
拧子惊愕地问道:“莫非是沈大人出的钱?”
丽妃脸色带着疑虑道:“沈之厚有那么多钱吗?沈家近来有没有大笔支出款项?宫消息闭塞,对这个情况了解不多……拧子你知道多少?”
拧子苦笑道:“人也没查出丝毫端倪,但听口气……沈大人根没有出银子的意思,不过沈大人出钱的话,未必会从沈家库房里拿出来吧?”
丽妃道:“若张苑一切都听从沈之厚号令行事,事情就好解释了,为何沈之厚会如此淡定,因张苑所作所为都是他在幕后指使,掌控着局势进展,而张苑不过是站在台前的傀儡罢了。”
拧子满腹疑问:“张苑此人阴险狡诈,就算他有意投奔沈大人名下,沈大人也不会相信他才是。”
丽妃脸上露出阴冷的笑容,主要是她了解一些拧子不知道的内幕。
而恰恰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张苑跟沈溪之间有血缘关系。
丽妃道:“这世上最会利用局势之人,便是沈之厚,拧子,你该用点心了,别每次都靠宫来提醒你,那位谢阁老现在已是日暮西山,你最好跟他离远点儿,想想怎么去讨好那位沈大人,得到他的支持,比你现在做的很多事,都更有用。“
“人没那事,让沈大人认可。”拧子神色沮丧。
丽妃冷笑道:“光靠求情,或者让人怜悯,当然不行,你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让沈之厚非用你不可!”
……
……
谢迁苦等之下,天终于蒙蒙亮,到底年纪大了,此时他整个人已困倦不堪。
沈溪迟迟没来,谢迁心中多了几分忐忑,生怕沈溪因他昨日斥责而赌气不来,那对于营救李梦阳等人就更加困难。
拧子未再露面,杨一清、张子麟等人也没过来,整个豹房门口就谢迁一人颤颤巍巍等候。
终于天快大亮时,豹房门重新打开,出来一队侍卫,将昨夜轮值的侍卫换下,此时谢迁仍旧没见到江彬和钱宁的身影,他开始为钱宁做的事情担忧起来。
“谢阁老,您还没走呢?”就在谢迁苦等沈溪到来时,一个人缓缓走了过来,对谢迁招呼了一句。
谢迁并不打算搭理此人,乃是御用监太监李兴,身跟谢迁的关系就不是很紧密,在司礼监掌印选拔中李兴败北,也让谢迁没将李兴当作重大隐患,不过这个节骨眼儿上对突然到来,让谢迁稍微有些异样。
李兴走到谢迁身边,脸上堆满笑容,好像没发觉谢迁表现出的冷淡,道:“谢阁老,咱家奉皇命,来跟豹房供奉商议添置器具之事,未曾想在这里遇到您,便不多打扰了。”完,径直往豹房大门去了。
谢迁以为李兴没资格入内,但见对过去后跟豹房侍卫打了个招呼,拿出官牒一样的西查验过,便径直入内,心中发有些不平衡……连李兴这样没什么权力的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豹房,谢迁觉得自己遭遇的实在是一种空前的冷遇,皇帝对他这个首辅大臣完没有敬重之意。
“他来商量添置器具,那就是又要花钱,这次不知是动用内库的银子,还是要从户部调拨?”谢迁又为皇帝胡乱花钱的事情而感到烦忧。
谢迁心绪不宁,恰在此时,远处有马车过来,谢迁稍微提起神,以为是沈溪到来,但等马车靠近停下,来者掀开帘子现身,谢迁才知道不是,此人是张永。
“谢阁老,给您行礼了。”张永上来也对谢迁非常恭敬。
谢迁对张永倒没多大成见,张永在内官体系中地位明显比李兴高多了,且谢迁跟张永间还有一定交情。
谢迁皱眉问道:“张公公来作何?”
“陛下昨日传旨让鄙人今日一早过来,至于是何事,尚且不知。”
张永轻叹道,“谢阁老在此等候一夜?那真是辛苦了。鄙人先进去等候面圣,便不多打扰了。”
张永完,又朝豹房正门而去,仍旧是在简单接洽后便入内,谢迁看到这状况,心里发来气:“这些太监是集中到这里开会?还是陛下有意如此安排,故意气我?”
谢迁心里不爽,此后豹房又接连来了几名太监,戴义、高凤、李荣都到齐,这些人恰恰也是之前司礼监掌印竞选中最热门的那些,谢迁隐约明白什么。
“感情是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事情……之前便有消息陛下又要卖官,那豹房添置的器具,很可能就是这些人出银子,谁给的银子多,谁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这……简直是胡闹啊!”
……
……
谢迁没有猜错。
这些太监大清早到豹房来,显然不是朱厚照找他们有要紧事吩咐,就算真有事情,朱厚照只需找人传话,完没必要把所有人叫来。
他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竞价司礼监秉笔太监。
跟掌印太监只能有一个不同,秉笔太监是可以有两三人,具体数量可以由朱厚照来定,最多可以到五六人,总归没有定制,这些人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动笔杆子,而真正拍板的还是掌印太监张苑。
但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依然拥有很高的权限,如今朱厚照将厂、锦衣卫的提督权限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眼前这职务便成了香饽饽,连之前李兴、张永这样对秉笔太监没多大兴趣之人,现在也是志在必得,他们已开始四处活动,谋求职位。
谁得到那个位子,就等于大明特务情报体系就归谁掌控。
这次竞选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人,比之前竞选掌印太监少多了,就几个核心人物,张永、李兴、李荣,再加上原先的两个秉笔太监戴义和高凤,这是谢迁亲眼看到的情况。
至于豹房内是否有别的太监会牵扯其中,或者是否有内官体系的太监从别的门进入豹房,谢迁完不知晓。
如此一来谢迁很着恼:“以为能一早便能面圣,谁知来这么一出,看来陛下倒是很有闲情逸致……沈之厚这是不准备来了?”
天已完亮开,谢迁往豹房正门两侧的街道看了一眼,完没看到沈溪的踪迹,谢迁心里来气,身体却又极度疲乏,加上寒冷和劳累,已经快支持不住了。
便在此时,远处过来一队人,看起来很有气势,等靠近谢迁才知道是江彬带着一队人马过来,好像是刚从城内某处办完事回来。
江彬跟别人不同,他不会向谢迁行礼问候,只需要对皇帝负责,在完成朱厚照交待的差事后,带人径直进入豹房,甚至门口的锦衣卫都不敢阻拦和问话。
“……这个江彬倒是有不权力,跟他人不是锦衣卫,却连身份都没查清楚,便可以直接进去?豹房的规矩,到底乱到何种程度?”
谢迁心里无比气恼。
突然他发现自己生的闲气实在太多,好像看什么都不顺眼,不但沈溪做事让他不满,皇帝所作所为也不堪入目,甚至身边也没一个人让他觉得满意。
“长此以往,朝廷非要出大乱子不可!”
谢迁又在揣度情况,发现自己成了旁观者,眼前一切都跟他关系不大,这些人在他面前急匆匆过去,都带有某种目的,而这些人都可以顺利进入豹房,反倒是他这个真正急需面圣之人,却一直在外等着那虚无缥缈的传召。
谢迁心里感慨:“即便陛下传召又如何?以现在陛下逆反心理,想要劝服他,或许比劝之厚那子更加困难,却不知大理寺那边如何了。”
……
……
谢迁一直苦等沈溪出现。
但沈溪却迟迟没在豹房门口露面,跟谢迁的预估不同,也跟沈溪之前放出的风声不同,沈溪没有往豹房而是直接去了大理寺。
此时大理寺正堂,沈溪坐在椅子上,前面是伤痕累累的大理寺少卿云旭,昨日顶撞张苑后,云旭被张苑派人打了二十大板,虽然屁股皮开肉绽,好在行刑的锦衣卫还算知道轻重,看起来触目惊心,但并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此时云旭撑着身体,站在沈溪面前,将他知道的情况详细明。
“……既然不知里面的情况,那就把张公公叫来,官亲自问他。”沈溪道。
云旭一摆手:“沈大人的话听到了?赶紧派人去请张公公。”
来都觉得张苑听从吩咐出来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派人去牢房传告后,很快张苑便急匆匆赶来,从其憔悴的神色看,张苑也很困倦,显然从昨日进入大理寺牢房后,到现在都还没休息。
张苑先往站在一边弓着腰无法落座的云旭身上看一眼,嘴角浮现一抹冷笑,这才打量坐在正堂下,拿着茶碗喝茶的沈溪。
张苑行礼:“见过沈大人。”
“嗯。”
沈溪点了点头,将茶碗放下,高傲地问道,“张公公,陛下让官来问通番卖国的案子,你将情况详细道来吧。”
张苑道:“沈大人,没有御旨,您可不能随便问案,咱家也是奉皇命行事,陛下可没要让咱家听旁人的。”
沈溪一摆手,旁边马九便将朱厚照通过拧子传给沈溪的御旨拿到张苑面前,张苑看到后神色变得拘谨起来。
沈溪淡淡有一笑,问道:“这样,官可有资格了?”
“这……算是有吧。”
张苑有些回避,吞吞吐吐地道,“沈大人昨日就得的御旨?今日才来……看来沈大人对于一些事不着急,这样,由咱家慢慢道来,不知是否可将无关人等屏退,免得泄露重要线索?”
话间,张苑看着周围那些大理寺的官员。
因为三法司主官都没来,其实大理寺中管事的也就是被张苑打过的少卿云旭。
沈溪一摆手道:“除了少卿之外,其余之人先退下。”
张苑道:“某些人更应该退才是。”
沈溪笑了笑道:“既然是问案,当然需要大理寺的人在场,难道张公公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张苑脸色稍微有所凝滞,随即苦笑道:“当然不会,既然沈大人要留下某些人,那就让他旁听好了,咱家没什么可回避的……关于有人通番卖国之事,咱家已审问出结果,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大理寺牢房中,有几人跟倭寇有牵连,还试图跟鞑靼人取得联系,帮助鞑子可汗重建汗庭。”
“好大的罪名。”
沈溪冷冷一笑,道,“既然张公公你把案子审问得差不多了,也该把人证物证拿上来,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