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碰瓷”(第1/1页)拣宝大家
没有理会老龚的后悔跟懊恼,以及别人的眼红,杨帆继续他的寻宝之旅,看了两个小摊,均没有发现真正的古董。
他可以肯定,自己的精神的确变好了很多。换成昨天,多少会有点脑子发晕,但现在还没什么不良状况。
因为将注意力放在两边的小摊,没有看路,不小心就撞了一个人。
“嘭!”
一声脆响,彻底让杨帆回过神来,心里暗道:糟糕!
他一看,情况很严重。只见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青年,一脸怒气,地上全是碎片,是一个瓷器。
人家那衣着,杨帆就猜测是个富裕公子,手上拿的东西恐怕不简单吧?
“小子,怎么看路的?”周文滔火冒三丈。
这件宝贝是他游荡整个上午的成果,几十万买回来的,谁知道捧在手上还没有十分钟,就变成一堆碎片,他都想撕碎眼前这小子了。
当然,责任也不全是杨帆一方,刚才他也没看路,不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不过,现在他火气大盛,管不了那么多,怎么看都觉得杨帆不顺眼。
不知不觉,周围凝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指指点点。
“对不起,真对不起!”杨帆连忙道歉,然后蹲下来,仔细看了眼那些碎片,忽然脸色有点怪异起来。
“一句对不起就行啦?知不知道,我找这件寿礼一个上午了。他妈的!后天就要用的。算了算了,你赔八十万好了。”
忽然想到也有自己一点责任,周文滔略微冷静下来,他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无敌嚣张的富二代、官二代。
这情形,大家不想冒出一个念头:碰瓷。
碰瓷,属京城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例如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骗取赔偿。
但“碰瓷”也是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
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当然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使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词严”的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
别看那年轻人穿得身光劲靓,但谁知道不是披着马甲来敲诈的?
大家意识到有种可能,不过,所有人都没有开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中国人处事原则。多管闲事,很容易招来麻烦,甚至灾难。
“寿礼?”杨帆更加古怪起来。
看得出,这个家伙对古玩丝毫不动。不然,不会那么大意就买了这么一件“寿礼”。
他敢肯定,这件玩意出现在祝寿现场,整个现场气氛都会凝固下来。
“废话!不是我外公喜欢这些瓶瓶罐罐的,我近百万买个瓶子回去喝酒呀?”提起这个,周文滔又开始脑火起来。
一个钟头前,他在这里溜达,被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告知他有好东西。
好奇心驱动,他也就跟过去,丝毫不担心危险什么的,只要在登丰市,应该还没有人敢谋害他。
初一看,那瓶子造型精美,罐身和顶盖上有亭台楼阁、飞禽神兽等堆塑,还是青瓷。不懂古玩的他就先入为主认为是青花瓷。
青花瓷大名鼎鼎,即便行外人的他也略有耳闻,据说挺值钱的。
因此,那家伙跟他要八十万他也没有讨价还价,直接交易了。寿礼嘛!太便宜反而不好,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而且这个数字也是吉利,不讲也罢!
另外,那家伙也跟他坦白,宝贝是刚出土的,光明正大拿出去挺麻烦的。
对他而言,那些麻烦就不是麻烦了。难道文物部门的人还会找上他家?所以当时他并不在意,反而对那家伙颇有好感。
见杨帆还在认真看那些碎片,周文滔皱了皱眉。
“你难道觉得我敲诈你?东西如果是假的,我不要你一分钱,还跟你道歉。不相信的话,可以找专业人士鉴定。”
这话一出,周围围观的人微微一惊,诧异地看了眼那年轻人。
看来,那东西是真的,不然这家伙不会那么自信,不怕让人检查,应该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碰瓷。
如此看来,杨帆就麻烦了。几十万的东西,足以让一般的人倾家荡产。尤其是认识杨帆的人,都在替杨帆担心。
“小帆,要不让罗老看看吧!”一个摊主不忍心地建议道。
别说杨帆这个半大的孩子,就是他们也承受不住八十万的重压。
罗老是附近一个古董店老板,是个老好人,对人都是和和睦睦的,经常会免费帮人鉴定物品,大家都很尊重他。
杨帆摆摆手:“不用,东西是真的。”
这话一出,大家都十分意外,连周文滔也很诧异,对杨帆的印象好了很多。要是对方死不认账、狡辩,他肯定要玩死人的。
“嗯?你怎么知道是真的?”
这时候,大家后面传来一句话。
“啊!罗老你也在呀!”其他人一看,居然是刚才有人提到的罗老。
罗老也是刚到,看见那么多人围观,以为有什么宝贝出世,也就凑过来,其他人都没怎么注意到他的到来。
那件瓷器他没有近看,就看出了六七分来历。听到杨帆那肯定的语气,也就问了一句。要是这个小伙子真才实学,到算是不错的苗子。
他们这老一辈的,都有点担忧这个行业没落,青黄不接是现在的状况。等他们这些老骨头去世,年轻一辈却没有成长起来,是最糟糕的事情。
“知道呀!这类东西比较少造假。”杨帆笑道。
他转向周文滔,提醒道:“东西是真的,但用来祝寿很适合。”
“不适合?”周文滔皱眉。
罗老却满意地捋了捋胡子,也帮忙说了句:“确实不怎么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