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千秋大业(第2/2页)悍戚

大量的纸张,而后通过活字印刷之法,刊印成书籍。这样一来,幼安先生和根矩先生可以省却很多事情……

    只是要完成此事,必须要有得力之人专门负责。

    我思来想去,便想到了子邑,不知子邑可愿意,为我完成此事呢?”

    左伯的脸,此事已涨的通红。

    刘闯话音未落,他便已经起身,连声道:“公子此举,实乃大事。

    伯愿随从,效犬马之劳。”

    刘闯却一摆手,沉声道:“休言什么犬马之劳,若子邑同意,我便将此事全权交你负责。

    只是如此一来,子邑必然会非常忙碌,恐怕难以再兼顾县里政务。”

    左伯闻听,一摆手,“些许琐碎事,伯早有推辞之心。

    这件事好办,我便辞去这夷安县的事务,全力负责公子所言之事,此方为大事。”

    左伯是个读书人,正如郑玄所言,他根本就不适合去主政一方。但是似刘闯所言事情,在左伯看来,远比主政一县的意义要大。这可是名留青史,甚至是泽披后人的大事,他当然无法拒绝。

    而刘闯呢?

    则是希望能够借助这件事,把夷安掌控在自己手中。

    左伯毕竟是朝廷委派,刘闯不好擅自罢免。可如果他自动离职,这夷安县令的位子,便等于空缺出来。正好,由吕岱接手,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刘闯对夷安高密地区的掌控。同时,这挽救典籍的事情,也非刘闯胡言乱语。他的确是有这个想法,把纸张造出,并进行推广。

    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借助这个方法,获得士林的支持。

    这对于刘闯而言,至关重要。

    劝说左伯的过程很顺利,也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甚至,在听完刘闯的话语之后,左伯恨不得立刻辞官,随刘闯去做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不过,在刘闯的劝说下,左伯最终还是忍耐下来。

    不管怎样,他必须要等到吕岱前来,与之进行交接后,才可以随刘闯离去。

    就这样,刘闯在夷安待了两天。

    在这两天当中,他反复与左伯研究了宣纸的制作工艺,以及那活字印刷的技巧。

    直到第三天,吕岱匆匆赶来夷安。

    他见到刘闯之后,便一脸苦笑道:“公子,你还是快些回去吧,这家里面,已经快乱成一锅粥。”

    “怎么?”

    刘闯疑惑不解。

    吕岱轻声道:“荀娘子来了,不仅是荀娘子来了,还有吕小姐也来了,你那别院,已经无人敢去。”

    “谁来了?”

    “便是那虓虎之女,吕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