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弱冠系虏请长缨(第1/1页)春秋我为王
ps:12点还有章
以逸待劳,准备打场埋伏仗的代人,在接战后反倒处于劣势。 〈 ].}}1>ZW.
眼见狋氏骑兵失利,代王在后面暴跳如雷,他本人也是代国的勇士,见代人骑从突击的骇人气势被赵军弩兵的齐射遏止,顿时大怒,挥剑暴喝道:“冲上去!破赵人阵列者,赏金银牛羊,赐草场部众。”
他很清楚,这场伏击是失算了,若想不败,只有在晋人阵势还未完全展开前,让呈口袋状的代人合拢压上。双方的距离不过二百步余,如全力冲刺则转瞬即过,哪怕弩手采用传说的三段射,至多不过射出四五轮箭矢而已!
只要能贴身肉搏,代人或许还有机会,直以来,戎狄都是靠嗜血和野蛮在与诸夏的战争占得先机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代人受到鼓舞,纷纷咆哮起来,仿佛数千头狼犬在嚎叫。他们跳出蒿草冲杀向前,朝赵军的阵列扑去。这些代人绝大多数仅只裹着粗劣的皮甲、或者挂着毛毡、野猪牙齿做的头盔,手持的武器也千奇百怪,石矛、鹿角戟、残缺的铜剑,他们是响应代王的号召前来的各部族战士,全民皆兵,虽然勇猛,阵法和装备却也粗劣。
在连续射击几轮杀伤数百敌人后,眼见代人越来越近,赵氏材官们急后退。与此同时晋军阵震天动地的战鼓声响起,穆夏的指挥大旗挥动向,前军呈三线布置的千余名长矛手开始前进,他们动作的整齐划,与对面杂乱无章的代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两支大军狠狠撞击在起,冲在最前方的第排代人几乎立刻就被重重叠叠的铁矛刺死,但在厚赏的激励下,第二排仍毫不犹豫地接踵而上。他们有的用武器劈砍矛柄、有的双手握住刺来的长矛用力拉扯、有的腾空跃起飞斩向赵军士卒。代人战士呼啸着不断冲击,第二波代人犹在奋战,第三批、第四批又压了上来,仿佛怒涛拍卷着礁石,波接着波永不停歇。
而赵军的坚阵也如少海边矗立的碣石般,任凭浪涛次次拍打、轰击却岿然不动,次次地粉碎敌人的攻势。
石乞作为监军,手持着长剑,立于赵军长矛手的阵后,身侧簇拥着数十名亲兵。他那阴森的双目如鹰枭般巡视着阵线,防止兵卒胆怯后撤,等待他们的只有当场斩,家人连坐。而旦现有阵脚出现动摇,石乞便挥着小旗指,立刻有队亲随扑过去救急,将局面稳定下来。
几次冲击未果后,代人的凶狠气势滞,步伐渐渐慢了下来,但赵军两翼的剑盾兵们的阵列却开始向前迈进,他们仍然如训练时样,下意识的保持着整齐的步伐,出轰轰的踏步声,从便能知晓,这些太原郡兵无不是身经百战、意志坚定的悍卒,并且心还对对代人充满愤恨。
他们很快就接近了代人的阵线,因为组织混乱,那边射过来的箭矢是零落散乱的,就算射了,骨簇和石簇对赵军造成的伤害也寥寥无几。
突然间,鼓声再度紧,赵军两翼的剑盾兵卒全线开始小跑,剑刃上映着上午的阳光,闪动着无数耀眼的光点,穆夏的军大鼓很快达到最高频率,剑盾兵保持着平直完整的阵线如墙而进,将直冲击矛阵的代人前阵两千余人三面包夹。
面对这种夹击,代人的指挥已经陷于混乱,部分在前进,部分仍然留在原地,部分则下意识地后退,阵列变成了锯齿般的形状。下瞬,他们也撞到了起,密集的阵线让所有人都无法躲避,此时的战技身手都没有多少作用,士兵唯可以依赖的,便只剩下秩序、装备和运气了。
舍生忘死的拼杀在宽达数百步的正面同时展开,战况异常激烈,时间,阵线上倒满死伤的双方士兵,但明显倒下的代人更多些。
两翼的太原郡兵从小在晋国北疆长大,习惯了与戎狄作战,又或者祖上本就是归附的戎狄之民,他们民风彪悍,战技娴熟,又在穆夏的训练下多了些秩序,换上了赵无恤花费重金打造的精锐装备,时间势不可挡。
代人刚才屡次冲击无果,气势大减,又被包夹,开始陷入混乱。太原郡兵们开始按小队配合进攻,各卒伍交替跃进,武卒的长矛之后,短兵的剑盾便突前继续进攻,然后戟手紧接着接替,材官也在间隙里用弩机射杀敌人,根本不给对方喘息之机。
邮无正之子邮成不知不觉间,已经突进到靠前的位置,他手里已经有三条性命,但还嫌不够。他死死盯着正面数步之外的名代人,那人戴着顶熊皮帽,腰间系着豹皮甲衣,手持铜短剑,已经砍死了两名郡兵,而且斩下了他们的头颅绑在腰间,凶狠目光也朝邮成看了过来。
谁是猎物,谁又是猎人?
那名代人出野兽般的嚎叫,突然加猛冲过来,邮成毫不避让,迎面而上,两人的兵器在半空碰了个正着!
叮当声,代人勇士诧异地看着自己的铜剑缺了个大口子,对方的铁剑却丝毫无损,不等他呆完,邮成便甩手,敏捷地将手戟投掷刺了他的脖子,他便捂着脖子在地上无声的挣扎起来,血流如注。
与此同时,在邮成周围,赵军连绵的攻势让对面装备落后的代人只有招架之力,不断有人受伤倒地,面对这些强悍的对手,代人阵线开始慢慢后退……
“赵军劲弩长矛射疏及远,则代戎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代戎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矢道同的,则代戎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
战前赵氏家主的这些预料,无不语的!
邮成心佩服赵无恤之余,也死死盯着代人后阵处,那面黑犬大旗的位置。代子就在那里,他不由摸了摸腰间的绳子,邮成没有绑方才那个死于他手里的代人勇士头颅,他不在乎那点功,这根绳子,只为个人准备。
他出塞前可是在赵上卿面前夸下海口的:“臣愿受长缨,必缚虏酋于上卿阙下!”
……
居指挥的代王在战车上箭将个溃逃的代人部众射杀,心焦虑不已。
这些赵军的装备太好了,除了有使用强弩的材官、更有训练有素的长矛手和剑盾兵,这还仅是前排的兵力,只靠这三千之众,赵军就已经轻而易举地阻止了代人的冲锋,击溃了三百名狋氏骑兵,更正面对抗四千各部族勇士不落下风,甚至还开始反推……而赵人的军大队三千人至今丝毫未动!想到这里,代王便汗如雨下。
算起来,此次攻击代国的赵军,只是赵无恤拥有兵力的小部分吧,听说晋阳不过是他几个领地的个。赵氏已经是民众数百万,甲兵近十万的强卿……代王这次算是直观地意识到了赵无恤原来是如此的强大,自己僻居代地,对此却无所知,还敢去触其虎须……
代王也算纵横沙场多年,没有成为君长前也是威名远播的骁勇战将,此刻若他亲自领兵杀入战场,未必不能打破僵局。可对面的统帅很沉稳,三千军也时刻提防着他呢!如果这些本部族的嫡系再度受到损失,他今后凭什么立足于各拥实力的代地部落?让他们俯称臣呢?
相较于此,及时抽身而退反倒成了最好的选择。本部的实力仍在,损失的不过是些毫无价值的附属部落,只须回代城收拢部众,遁入深山,或者跑到草原上,冬天到,赵军便奈何他不得。
然而就在代王准备壁虎断尾的时候,后方却响起了阵欢呼……
“援军来了!”
“援军!?”
代王猛地回头,却看到东北方向,支军队的身影正从丘陵的南麓露出身影,当先的打着面长旗,上面用颜料画着只青色的动物,是头青色的熊,张牙舞爪,直立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