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四 历史的惯性?(第1/1页)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二零四 历史的惯性?[vip]
为外出招兵。★网更新迅速(╰→3qzw),小说齐全★解席没能赶上先前和郑家使者的谈判|直为此感到惋惜不已。在他看来。既然郑家主动提出了合作。无论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这边都该抓住机会。尽快把势力拓展到岛外去。
“到时候花点钱向们租船就是。船工和水手都用我们自己人。有琼海号护航。根本不怕他们捣鬼的。只要我们的陆军了岛。那就谁都不怕!”
——解席这家伙平时总爱把谨慎挂嘴上。开口闭口就是“咱们以前做生意最讲究风险意识…”。可实际上。相处那么下来。大家都已经看出:此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不管不顾往前猛冲。属于那种典型的激进派。先前主张进攻府城是这样。现在考虑向岛外发展也还是这样。
只是和以前那次一样。委员会里很'有人赞同这种过于激进的想法。大家都觉的目前这种稳健发展的势头不错。没必要太着急去打破它。包括他的老搭档庞雨也这么想。解席一个人兴头足喊了半天却不到旁人支持。只好这念头暂时搁置。
不过现在既然是荷兰人主动找上门下战书。这不能再说他老解轻率了。
“怎么样。兄弟们。量商量。咱们来个先下手为强如何?——我可不想再窝在家里等人家打上门啦!”
吵吵嚷嚷的。在解老板强烈求下。大家一回到,里就临时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分析和应对新的敌情。在会议上。解席又一次提出他先前向郑家借船出兵湾的想法。但很悲剧的是——以前一样。依然没什么人赞同。
“先解决了明朝问题。再来考虑付荷兰人这是总体战略。没有必要因为一份战书而改变。
”
“不错。以我为主。按部就班——们的行事步骤不该受外力影响。”
庞雨和赵立德一人一句话。否决了解席的构想。说实在的。对于兰人的威胁。他们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
“根据安娜所提供的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岛上只有大约四百到五百名白人士兵。这个数目连我们琼州府一的的驻军人数都及不上况且他们还不可能倾巢出动。所荷兰人没啥可怕。”
相较于这两人毫在意的态度。李明远教授倒没那么乐观:
“我记的就是从这个普特曼斯开。荷兰人在台湾施行了一项很残忍的“血税”制度:强迫当的原住民和他们一起去攻击其他土著。如果拒绝则会被绞死……们可能也会募土著士兵来我们?”
“关于这个您倒不用担心。”台仔敖萨扬对于方面很熟悉。“兰人招募土著。只是拿来当炮灰用。从来不敢武装他们的。没有火枪。连铁制兵器都不的土著人用来对付更加原始的山的部民还凑合。真要把那些人装上船派来跟我们打登陆战那只是白白浪费他们自己的后勤给养和运输吨位而已。对我军毫无威胁。”
顿了一顿。敖萨扬又,道:
“相较于土著士兵。我担心那些海盗团伙。例如刘香之流。这批人如果与他们配合起来。那还是比较麻烦的。本来郑氏也是需要提防的对象之一。郑芝龙与荷兰人的关系也很密切好在目前郑家已经同我们确立了商业合作关系。该不会再来攻击我们了。”
“他们会不会从巴达维亚调来援军?”
对于军事并不擅长林峰忽然插一句嘴。这句话还真说在了点子上。巴达维亚是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所在即后世印尼首都雅加达距离海南岛并不太远。如果从那里派船过来。也足以对海南构威胁。
想了想。庞雨说道:
“我记以前凌宁曾介绍过:兰东印度公司的全盛时期有将近五名员工和一万名雇佣兵。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一百五十艘商船和四|艘战舰——不过那是在公元1670年前后的事情了眼下这家企业还没发展到那么庞大。当前具体发展什么程度了。却不太好说。”
“安娜|-不是曾巴达维亚住过么?她对于那里应该有所了解吧。”
林峰又提议道旁边阿德马上笑笑:
“我早就跟她谈过。信应该是没什么遗漏了——她在台湾待的时间比较长。在巴达维亚|边仅仅是路过。连座船都没下。了解情况很有限。”
——作为一个情报人员。象安娜这种主动投诚过来的消息源自然是要重点关照。阿德早就通过她把台湾|边情况摸的清清楚楚。所以先前在和那个迪亚戈“闲聊”时。他对于荷兰人的消息并不怎么关
把重点放在西班牙人身上。
“所以现在的核心问题在于: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荷兰人能够动员多大力量来攻击我们?及我们能否顶的住他们的攻击?”
对于敖萨扬的归纳总结。大家都表示同意。想了一之后。庞雨提出他的看法:
“我想我们可以用比法来作出判断——历史上。荷兰人在差不多时间段。发起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就是1633对郑家的作战。当时们出动了大约十一艘战舰。后来又招了中国海盗刘香的部属参战。现在改成向我们动手。应该差不多也就是这个规模了。至于能不能顶住……老解。这就要问你啦。”解席哼了一声。自`他的建议被否决后就一直无精打采的。候也只是意兴阑珊的挥挥手:
“不是早说过么。|意思……十一艘船。充其量才两千来人。我倒希望他们能多来几艘。多提供几个“船长的手提箱”过来。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呢。
”
于是这场额外的军事会议此结。大家仍保持原来的判断:荷兰人不足为患。不过。在别人都离开了会场之后。李明远教授却单独叫住庞雨和赵立德两人。又问了他们几句话:
“小赵。小庞。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坏的情况?”
“最坏的情况?您的意思是……?”
“东南亚一带情况复杂。各方力犬牙交错。不过其中有能力对我们构成威胁的只有四家:明王朝。郑家。荷兰人。有西班牙人。另外如果把其他杂七杂八的海盗势力统统合在一起。也可以给我们造成一定麻烦……”
老李教授来到大的前。手掌轻轻在东南亚区域过:
“我知道在获的了兵和新式火炮之后。大家对于保障本岛安全的信心都非常充足。这四家势力如果单独来犯。确实都不难应付。但是。如果他们联手前来。们可还有样必胜的把握么?”
庞雨和赵立德对望一眼。两人脸上都显出不以为的表情。庞雨当即哈哈笑道:
“教授。您恐怕多了。这几家互之间差不多都是敌对关系。大明王朝连郑家都未必能驱使的动。更不用说荷兰与班牙了。”
“在历史上他们从来没有联手对的实例。您这心可实在没必要。”
阿德也在一旁笑道。老李教授摇摇
“我当然知道历史——可是历史书上也从来没有记载过:大明王朝曾经接受荷兰人的馈赠。以西洋人的火器武装部队。去剿灭某的的叛乱……而在我们这个时空。它却发生了。”
“那并没有能对我们构成影响。一没有。”
阿德依然满不在乎。但老教授却面现忧色:
“没有造成杀只是因为我们处理的妥当。没给明军任何机会去使用那些火器。如果当初不是北纬选择了最佳的爆破时机。双方对射的话。我们多少会有一些伤亡……”
“所以您觉的这一次他们还会联手?可是这么大模的改变……不合逻辑啊。”
庞雨皱眉道。老李教授则淡淡一笑:
“作为一个毕生研究历史的人。我见过了太多不合逻辑的史实。多少匪夷所思的事情。按常理想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却偏偏都变成了事实……历史是最不预测的。”
老爷子垂下头去。似乎在喃喃自语: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依赖历史。用我们那个时空所发生过的事情。来判断和预测这里将要发生的一切……但是最近我却常常想。这种预测真的可靠吗?在我们那个世界发生过的一切。当真必定会在这里重演?如果这就是所谓“历史的惯性”。那么当这种惯性作用于我们自身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种惯性会不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集结在一起。从而达到最终将我们抹杀。以回归历史正道的结局呢?”
庞雨看|德。后者也报之以同迷糊的眼神——两人都没能听懂老爷子的话。
“请原谅。教授。如果您是想谈混沌理论蝶效应之类。我们对此还真没什么概念。”
李明远教授终于回过神来。看着他们笑道:
“哦。我只是想说——作为一群在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时空穿越者。所有与我们直接相关的事情。我们是没有任何历史先例可以遵循的。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依赖从历史|上的来的经验……至少。不能完全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