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做编剧?(第1/1页)穿越到一九八零
在家里宅了三天,李学初神清气爽的出了家门。这三天除了吃饭睡觉偶尔看看报纸以外,李学初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改稿和写自己刚开的新篇酒后大英雄。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又有现成的故事,新篇写得很快。过四天徐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交出来的除了小鬼当家以外还有个新故事,恐怕会很惊讶吧?呵呵呵
在写作上,穿越的优势一览无余。这部用2009年拍摄的好莱坞喜剧宿醉改编的小说放到1980年的香江来也毫无违和感,把有关手机的情节换成电话联系,拉斯维加斯换成奥门就成,还有些老美看着搞笑而国人看着无感的美式笑点剔除掉,原作中猥琐的亚洲人换成鬼佬。
从有好莱坞开始至今,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或者说全部黄种人基本上在里面扮演的都是些负面角色,要么是黑帮,要么是形象猥琐的小丑,再就是些唯唯诺诺,等待英雄解救的弱势群体。
连李莲杰、发哥这些在国内已经盛名在外的华人巨星在90年代进入好莱坞时也只能找些反面角色出演,还都是些**、黑帮或小丑性质的反派,被白人英雄各种碾压。
这种情况一直到差不多2005年以后才开始有所改观,毕竟亚洲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越来越不容忽视了,他要钱就不能太过激起国人的反感。在李学初穿越前的后世,好莱坞中的所谓“中国元素”倒是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各大片中了,庙宇啊、中国功夫啊神马的,有时候会拉些华人影星进来客串一下什么的刷刷好感度。
不过这些“中国元素”都是些比较中性的,基本不涉及文化和价值观之类的东西,跟电影主体情节也没什么关联跟冲突,和广告植入差不多性质。
李学初在香江大街小巷乱逛,去广播道看看有没有熟悉的明星面孔,发现现在正当红的明星大部分都不认识。发哥倒是凭借上半年播出的上海滩成为了香江家喻户晓的当红小生,估计现在已经开始尝试往大屏幕上发展了,不过记的没错的话好像他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个失意者,挂着“票房**”的招牌在苦逼的打拼着,一直到八六年的英雄本色出演小马哥后才开始咸鱼翻身,成为香江电影巨星。
还有芝姐,也凭着冯程程一角大红大紫,不过李学初印象更深的是十几年后风靡大江南北的《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神剧一经上映就刮起收视狂潮,并且收视率长盛不衰,和西游记一起成为了每年假期必播的剧目,芝姐演的白娘子也成了传统类型的贤妻良母的最佳范本。直到李学初穿越前不久都还在各地方卫视台都时不时的有重播。估计除了西游记外就他的重播次数最多了。
出乎李学初预料的是九十年代的大众**原来在七三年就出道了。再就是震少秋,秋官是华人圈里耳熟能详的演艺界常青树了,六十年代出道,从七八十年代一直红到新世纪以后,到李学初穿越的前几年才算是慢慢销声匿迹,红了近半个世纪。
可惜,这些人都没碰上,不过就算碰上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上前搭讪套近乎求签名什么的,而且估计这个时候人家正忙着呢,哪像自己闲的蛋疼满世界溜达。
广播道77号是无线大楼,今年是无线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原董事会主席利孝和在两个月前病逝,而接过董事会主席位置的是现年七十三岁的邵一夫,这是位在华人影视圈地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了。
邵一夫及他的家族成员早在一九二四年就开始涉足影视圈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从上海转到南洋,再从南洋转到香江,所属院线遍布港台东南亚,旗下的邵氏兄弟及现在的无线在半个世纪里几乎支撑起了华人影视的半壁江山,捧红了一众即使在后世来说仍然是耳熟能详的影视巨星,香江乃至台湾的大牌明星几乎过半都在无线或者邵氏呆过。
还有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就是邵一夫的长寿。以七十三岁高龄接掌无线,很多人都开始猜测无线的下一任主席会是谁了,有说是利家或邵家的后辈,有说是其他股东。但李学初倒是知道,如果有谁正在觊觎这个位置的话,怕是要等的肝肠寸断了,邵老六在无线掌门人的位置上呆了足足三十一年,直到2011年才卸任正式退休,时年104岁,而在李学初穿越过来的那年年初才安然逝世,享年107岁。
李学初对无线这个香江巨星的摇篮深感兴趣,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无线艺员训练班,倒不是想去当明星,而是想看看这个像流水线一样年年出产影视明星的培训班是怎么样的。不过八零年的训练班成员李学初所知道的好像只有黄日华和苗侨伟两人,像刘得华、梁朝为、周星星、吴振宇这些以后红遍香江及华人世界的大牌都还要过一两年才出道。
在无线大楼前面晃了一圈,最后也没好意思进去,怕被人赶出来。毕竟脸皮薄的李学初可不像外表一样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被保安呵斥着驱赶开对于快到而立之年的成年人来说还是很羞耻的一件事。
无线旁边就是丽的,后世改名叫亚视。两家电视台并立,颇有些麦当劳肯德基打擂就得面对面的架势。不过丽的从始至终似乎都被无线压着一头,偶尔还一两拳,大部分时候都是只有抱头挨揍的份。
李学初对影视编剧比较有兴趣,现在写的和以后计划写的小说也基本都是从影视剧中改编得来的,一开始就打着被导演或影视公司看中编成剧本上映的算盘。如果自己能直接将其变成电影电视剧倒也不错,毕竟已经看过原剧,如果前世的经典被拍成烂片的话看着也是很难受的事,而且就是算经济账来说也更合算,电影在现在及以后来说都是暴利行业,离这个行业越近得到的利益也越多。
做导演是技术活,自己连电影咋拍的都没见过,至少短期来看是走不通的,编剧的话难度就小多了,只要有好的创意,文笔要求比小说还低,简洁明了就行。
可惜无论是无线还是丽的,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除非自己进入里面做编剧或者写出了在香江大火的小说让他们自己上门商谈编成剧本排电视,单纯投递剧本的话基本无人搭理,就算被看中了打算拍摄,所得的酬劳也很少,还不如自己写小说来的钱多。
香江影视圈一直都很不重视编剧,编剧不管是个人收入还是业界地位都比较低,除了很少的一部分算是比较受重视以外,在影视公司里基本就是个码字民工。这种状况导致了编剧行业里留不住人才,要不就干脆转职做导演,自己编剧自己拍,要不就直接脱离电影行业。
后世的内地也是如此。这也是华语影视界题材匮乏的一大根源,老是陷在抄袭跟风的泥潭里拔不出来,长期为人所诟病。明明缺编剧人才,却对编剧人才不屑一顾,宁愿去抄袭,导致作品越做越烂。
所以,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以后自己开一家电影公司,自己投资、写剧本请导演来拍摄成电影,顺便自己也可以偷偷师学习一下电影该怎么拍,以后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毕竟只有自己看过原作,对拍摄来说有很大的便利,缺的只是专业知识。
八十年代还是个草莽英雄的时代,这时候入场门槛还比较低,到了新世纪以后,不是专业学院出来的人才基本就想也别想了。不过这样搞就复杂了,留待以后吧,现在只能想想而已。
这一片的环境不错,在香江广播道属于高尚住宅区,即是中产和中高产阶层扎堆的地方,附近娱乐休闲场所也比较多,治安也好。
“或许我以后搬这里来住也不错”李学初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