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思路(第1/1页)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二天早晨,闻人杰上班刚走,他夫人就送了一大包东西过来,换洗衣服,洗漱用品,一应俱全。
这家伙,明明是个低情商的木头人,居然能找个有情有义的好老婆,沈冲诧异之余,只能感慨傻人有傻福。
黄馨过来后,再找到赖床不起的李开元,三人去万福大厦考察了一下办公室,总体感觉不错,租金也能承受,5万8一个月,比周边便宜三成左右,付一压一,压力不大。(注1)
爽快的签了合同,然后黄馨留下,负责清理整饬办公室,李开元继续跑工厂,沈冲则带着这几天改了又改的专利申请材料,直奔中环的一家专利代理公司。
沈冲很庆幸找到李开元这么个风风火火的合伙人,算一算,从决定做魔方到今天,不过四五天的时间,公司的架子就搭起来了,要是独自捣鼓的话,依他半宅男的墨迹性子,这会估计还不知道专利代理公司的大门朝哪边开……
沈冲只申请了两个专利,一个是三阶魔方,一个是镜面魔方,其余如四阶魔方,金字塔魔方,魔球等等,他也画了设计图,但暂时不准备申请。
知识产权不好估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李开元商量后,沈冲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然后再授权给合伙公司生产。
不过如此一来,他就不能用公司的钱了,开公司花掉了40万,去掉生活费后,能调用的资金满打满算也就10万块,而注册专利的代理费用不菲,一次性申请多个专利,他申请不起。
况且暂时也不需要生产那些衍生产品,魔方是新生玩意,如果同时投放太多种类,反而会扰乱买家的购买**,不利推广。
沈冲计划先用难度适中的三阶魔方打开市场,培养魔方爱好者,等如鲁比克这样的竞争对手杀进市场的时候,再投放四阶魔方和其他衍生魔方,占据高端市场。
之所以先选择申请镜面魔方,而不是四阶魔方,是因为镜面魔方既能玩,又能作为装饰品,看上去很有科技感,高端大气上档次……沈冲准备用它来占领白领人士的办公室,白领人士不缺钱,宰起来油水多。
至于四阶魔方,一来玩起来难度很大,不适合小朋友和普通玩家,二来构造完全不同三阶魔方,非常复杂,暂时不用担心被人发明出来。
至于其他异种魔方,不是市场销售主力,被人抢了也无伤大雅。
到了代理公司,在律师的指点下,又修改了专利申请书上的几处小疏漏之后,终于大功告成,正式向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
忙完专利,沈冲又马不停蹄的直奔广告公司。
本钱太少,在报纸上投放广告的话,做不了几期,时效性太短,影响力有限,因此沈冲决定双管齐下,报纸广告也做,户外广告也做,尤其是公共巴士的车身广告,便宜好用覆盖面广。
为了省一笔广告创意费,也为了节省时间,沈冲直接拿出自己设计的创意草图,让广告公司的美工稍加修改和润色,下周一直接投放到指定路线的巴士车身上。
一切忙完,回到家的时候,又是夜色深沉,万家灯火的时候了。
二楼李家黑咕隆咚的,没人在家,李开元应该还没回来。
昨晚散步,沈冲看到新贴的海报广告显示,银都戏院正在上映一部鲍起静主演的电影,好像叫《男朋友》什么的,李唐作为放映员,这时候肯定在戏院。
刘婶的水果店现在还不到打烊时间,天宝要么在水果店帮忙,要么跑去戏院看电影了。
“要是没穿越,我也会这样普普通通的过一辈子小市民的生活吧……”
发着无谓的感慨,沈冲拖着疲惫的脚步,走上四楼,回到自己家中。
闻人杰已经回来了——昨晚沈冲给了他一把钥匙,不出意外,他正专心致志的玩游戏。
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后,沈冲感觉神清气爽,其实今天干的活不累,只是坐着巴士满城绕,心理上疲劳了。
走出卫生间,沈冲惊奇的发现电视关掉了,闻人杰坐在地板上,把茶几当书桌,埋头看书,边上还摊着一本厚厚的词典。
“怎么没玩了?”
“通关了。”闻人杰简洁的解释了一句,他指了指放在门口角落上的纸盒子,“你要的雅达利VCS,我带回来了。”
“多谢了,一会给你钱。”沈冲站在窗户边上,擦拭着头发,问道:“在看英文书?”
“是啊,那鬼佬师父说我数学太差。”闻人杰愁眉苦脸的说道:“给了我几本书,全是英文的,看不懂。”
“慢慢看,有字典在,总会搞明白的。”
沈冲的建议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前世他也是个英文盲,不过穿越后,获得了身体里保存的语言技能,英语读写能力直接满级——港大实行英文教育,英语水平不行肯定混不下去。
“也只能这样了。”
闻人杰无奈的摇头。
擦干头发,沈冲找了600块钱给闻人杰,然后走进书房,准备写点东西,为后天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座谈会做准备。
坐在书桌前,拿了张稿纸,胡乱涂抹了一会后,发现没什么可写的……
他穿越至今,电影片场都没去过,而那些参与会谈的,都是在电影圈摸爬滚打好多年的精英,像冼杞然、严浩、方育平等人,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导演了,和他们座谈,谈什么?
谈实的?
沈冲没有一丝拍摄电影的经验,他只是个电影爱好者,谈拍摄手法,光影对比,艺术冲突这些专业玩意,岂不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么?
谈虚的?
那篇新浪潮的稿子已经说了很多了,再说下去,就有点脱离目前的认知了,当下电影界朝气蓬勃,新风格,新导演,新演员纷纷涌现,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候跟他们说香港电影只有十几年的寿命,谁信?
虽然如此,这次座谈会还是要去的,到时候随机应变好了,能扯就扯,不能扯就装作不善言辞,只要能结识一两个日后电影界的中坚人物,就算不虚此行了。
将涂抹的一塌糊涂的稿纸丢掉,沈冲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后,又拿出一张新的稿纸,在上面写了三行字。
“人才。”
“金钱。”
“影响力。”
这些天来,沈冲从没放弃思考如何挑战好莱坞的问题,现在,感觉有了点眉目。
虽然还没深入了解香港电影的现状,但沈冲觉得,考虑战略方向时,细节并不重要,他反而有点担心,随着对香港电影的认识越深,越关注细节,反而越容易在大方向上迷失。
所以他准备把现在的思路记下来。
人才:从古至今,凡得人者得天下,香港目前一家专业电影人才培训机构都没有,这是非常大的缺陷,日后香港电影的衰落,与这个不无关系,缺乏竞争,人才断层,到了21世纪,还靠劳模刘这样50多岁的老家伙撑场面,何其悲哀。
“需要成立专门的人才培育机构。”想了想,沈冲又在后面加了一句,“可以从内地挖人。”
内地人口众多,肯定卧虎藏龙,只是在当前的电影体制和经济实力的双重制约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他们发挥的空间,英雄无用武之地,很多好种子随着岁月蹉跎,被埋没了。
金钱:沈冲记得前世看到个报道,说1998年,美国第一出口行业,不是飞机制造业,也不是IT业,而是好莱坞的影视业,年出口额600亿美元,而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最高出口纪录是1989年,1。23亿港币……拿最好的年份去和好莱坞普通年份相比,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差距都大的令人发指。
所以钱要越多越好,不仅要自己有钱,而且要带动香港电影整个产业都赚钱,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聚合最大的资源,对抗好莱坞。
影响力:如果是在内地,沈冲只要爬到广电总局老大的位置,自然拥有号令整个行业的能力,而香港不行,别说电影局了,连个电影科都没有,既没有政策引导,也没有产业规划,导致香港电影如杂草一般野蛮的生长,好草坏草挤一块,乱象重重,内耗不断。
想要凭借自己超前的眼界和知识,领导香港电影走向辉煌,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是不行的,沈冲可不想玩什么民主投票的把戏,那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要做就做电影皇帝,只要一个效果,那就是——“我话讲完,谁敢反对?”
人才可以慢慢培养,钱可以努力赚,但是影响力嘛……
有点难度。
别的地方可以靠权力,香港没这个条件,那么只能靠资源垄断了。
垄断院线?不行,院线不过是地产商的玩物,香港别的东西没有,地产大亨满地都是。
开经纪公司垄断人才?似乎可以,但细想一下,也不行……人是靠不住的,尤其是有本事的人,况且垄断人才对整个行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
每写一条,过不了一会,又划掉了,沈冲最后以手抚额,心中苦笑不已,尼玛,为什么我总是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是我太弱,还是任务太难?
正在这时,门外又传来“哒哒哒,哔哔哔”的打飞机声音。
靠,这孩子又玩上了!
沈冲摇头,站起来准备关上书房的门,在那一瞬间,他忽然灵光一闪,赶紧坐了下来,用力在稿纸上写下了两个字,然后打了几个大大的感叹号。
“技术!!!!”
对嘛,技术,只要垄断了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到时候用我的数码摄像机拍电影,用我的软件制作后期,用我的高清放映机放映,用我的解码技术做光盘……我说话,你敢不听?
而且沈冲前世是学工科出身的,虽然学的乱七八糟,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他还是很清楚的,如此一来,只要有足够的研发经费,他可以走最短的研究路线,垄断技术并非空谈。
想到这里,沈冲觉得思路豁然开朗,他兴奋异常,想象着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场景,忍不住握紧右拳,剽窃《功夫》里冯小刚的台词,无声的吼了一句:
“还……有……谁?!”
真是霸气四溢,拉风无比……
自我臭屁了一会后,沈冲抓起稿纸,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走出了书房,反正思路都在脑子里了,记不记无所谓。
“杰哥,书看完了?”
“没,看不懂,先放一放,我准备明天去报个补习班,学好英文再看。”
沈冲拿起茶几上的书,随手翻看,问道:“你英文这么差,怎么跟鬼佬学编程?”
“我听说没问题,就是好多单词不认识。”
真是奇葩,和内地那些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英语相映成趣。
沈冲翻了一会,发现这书挺有意思的,明明是一本数学书,内容也是矩阵,拓扑等高等数学知识,却写的妙趣横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的解答那些高深难懂的数学问题。
“我擦,当年要是我看了这本书,也不至于被教高等数学的灭绝师太抓去补考了。”
沈冲这么想着,一边翻过书脊,看了一下作者。
“这个马丁-加德纳,杰哥你知道是谁吗?”
“听鬼佬说,好像是个什么杂志的专栏作者,挺有名的。”闻人杰专心打着飞机,头也不回的说道:“明天我再帮你问问,那鬼佬好像很崇拜他,给我的几本书都是他写的。”
“那行,你帮我问问。”沈冲站起来,拿着书扬了扬,说道:“杰哥,这书我拿去看一会。”
“行,你拿去吧。”
沈冲拿着书,道了声晚安,钻进了卧室。
————————————————————————
注1:根据《香港地产百年》中的数据敷衍而成,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