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一)(第2/3页)大穿越时代

仿冒的假文登香,便抢了个摊位堂而皇之地发卖。这王掌柜原本就是极度泼辣的性子,又一向在山东地面上横行惯了,眼下她又正好在杭州谈生意,撞上了于豹子当着她的面卖假文登香,不来砸了这摊子才怪呢”

    “……哦,原来如此,但这于豹子说的什么十二个人挂在衙门口是怎么回事?”方以智继续问道。

    “……这位少爷问得好,这事说来可是咱杭州今年入秋以来最大的奇闻了。听说山东临清在去年冬天曾经出过一桩无头公案,东岳烟厂的东家和临清州的同知被歹人一夜灭门,烟厂和仓库被一把火烧成白地,之后凶手一直没抓到,文登烟厂却直接在东岳的旧厂上建起来了,依旧叫东岳厂,据说都是这王二丫王掌柜一手操持的。嘿嘿,杀人全家不说,还要抢人的字号产业,这女人狠着呢”

    见这位少爷感兴趣,那车夫也就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更稀奇的是,到了今年秋天,有一日杭州知府衙门一开门,就看见十二个人被吊死在门口,那景象,小的当时去看了一眼,腿都吓软了。地上还写了一行血字,临清灭门,沉冤得雪。衙门里的官儿也都吓得半死,赶紧下令追查,这一查不得了,挂在那的全是山东数得上号的江洋大盗和盗匪首领,而且其中有几个人的脑袋,在崇祯三年之前就已经被陈总兵拿去向朝廷报功了后来这事儿就没了下文,十有**又是给糊弄过去了。

    不过整个杭州城的老少爷们儿在私下里都说,这案子说到底,估计是因为杭州市面上原本只有文登香这一种烟,把生意全占了,可是到了今年春天,南洋澳洲人的紫记商号开始来杭州开铺贩烟,那澳洲烟叫什么‘圣船,的,卷得更加精细,抽起来后劲绵长,更合咱们南方人的口味,一下子就抢了文登香大半的生意。这下触怒了给陈总兵打理文登香生意的王二丫,于是就想像去年在临清灭门一般,灭了紫记那伙澳洲人的满门。谁知她派出的这群江洋大盗学艺不精,反倒是全栽在了对方手上,狠狠出了一回洋相。

    咱们杭州跟登州卫相距千里,纵然陈总兵再如何跋扈,也不敢调文登营的大兵来剿,只能生生吃了这哑巴亏。为此,杭州城的很多老少爷们在私下里都要赞一声于得好,自那日以后再没人敢得罪澳洲的商行。这澳洲生意越做越大,吃澳洲生意这碗饭的人也越来越多,才一年光景,在清河坊就有了这条南洋街……”

    “……原来如此。”听到如此惨烈的奇案,方以智不由得连声唏嘘:“……为升斗之利便杀人破家,这等跋扈武夫还被视作国家栋梁真是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啊。”同时在心中倒是对澳洲人越发敬佩起来。

    “……哎,正所谓生意场上无父子啊世人为争夺名利,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沾上一个刂字,纵然骨肉至亲,也会刀刃相对。更别提生意场上的对手了。密之兄,看事情的时候休要太迂阔了”

    跟着一起来的俞国振,倒是对方以智的感叹有些不以为然,而方以智想起这位朋友的经历,也不由得略感尴尬——就方以智所知道的情况,俞国振虽然学识广博、对时事见解非凡,但却命途甚为坎坷:先是自幼父母双亡,虽有不少遗产,却也因此成了俞氏一族诸位叔伯眼中的肥肉,几次三番差点被至亲族人勾结盗匪谋财害命。亏得他年少英武,拉起了一队强悍善战的家丁,经过连番血战才侥幸未死。

    之后,靠着某种养殖河蚌取珍珠的秘术,俞国振总算是通过贩卖珍珠再次振兴了家业,可惜也因此招致了各路牛鬼蛇神的红眼和垂涎,对付他的明枪暗箭、阴谋诡计,几乎是从无一日休止,就连因此分润了不少好处的俞氏宗族,同样是反骨仔甚多,就连俞氏族长的立场似乎也有些问题,弄得俞国振非常头疼。

    两人一时间默然,正要再次上路,却又看到一个身穿黑袍的西洋色目人,举着十字架招摇过市,嘴里还在用一口生硬的汉话念叨着什么,后面又有几位信徒应声附和。方以智不由得皱眉侧耳倾听,依稀辨认出是:“……神爱大家……不管大家信还是不信,现在正如圣经所言到了最后的时刻……上帝的最终审判……战争、饥荒、叛乱还有灾害……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上帝的警告以及审判的工具……根据圣经,战争会成为预言,现在最后的战争也即将来临了……并不是身体死亡一切就结束了,在最后审判之时,生命名册上没有名字的人,会被投入永远不灭的火堆……相信耶稣吧,等待他的降临……不要错过天国……”

    听到此节,方以智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岂有此理,这等恐吓愚民的夷教,与白莲反贼又有何异?”

    话虽如此,但以方以智的消息灵通,其实也知道,自从这西洋天主教传入中土以来,江南各地都颇有不少好新鲜的“洋务派”士大夫入教,或者至少是跟那西洋传教士有来往,以打听一些海外奇闻作为消遣。而且此时在华的基督教会,在传教方面又是以走上层路线为主,目前已经在明朝的士大夫之中,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信徒集团,上到朝廷阁老徐光启、登莱巡抚孙元化等当权大员,下到江浙闽粤的许多地方富豪和缙绅,其势力堪称是盘根错节。除非这些基督徒竖起反旗,否则没有谁会轻易与这个集团为敌。

    另一方面,朝廷之中的有识之士也都看到了,虽然天主教在中国通过走上层路线的办法,获得了传教的保护伞,但也使得基督教在中土变得“曲高和寡”,信教的多为缙绅之家,罕有贫民信徒,不如“草根”的白莲教、闻香教那般“接地气”——自然也就不可能煽动愚民作乱,对朝廷谈不上什么明显的危害。

    之前在跟俞国振的交谈之中,方以智也提出过上述问题,并且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大明已是四面起火、八方冒烟,白莲、闻香教徒都在群魔乱舞的此刻,区区天主教的传播根本不值得在意。但是看着这些色目人在街头公然宣扬什么世界末日,他还是忍不住生出了一种“国之将亡,必生妖孽”的隐约预感。

    然而,此时就在方以智和俞国振的视野之外,却有几个头发戴着假发髻,皮肤黝黑的精壮汉子,正盯着那个被掀翻的假烟摊子,还有旁边在给看客“拉澳片”的猥琐汉子,一个个脸色阴沉、眉头紧锁。

    “……队长,看来这个时空果然有穿越者建立起来的势力,而且还不止一股咱们远东公司有对手了”

    一个年轻的汉子凑到一位貌似首领的中年人耳边,低声说道,“……听说那伙自称澳洲人的家伙,在杭州紫明楼设置了据点。如果是中国人在冒称的话倒还好说,万一是真的澳大利亚人……那可就麻烦大了”

    “……现代澳大利亚的穿越者?不会吧见过他们的本地人不是说了,那些‘澳洲人,并非白人吗?”

    “……这个可不太好说啊在现代的澳大利亚也有很多华人公民,还有不少韩国和日本的移民,黄种人的数量并不算少。但即使是澳大利亚的华裔,或许他们还会说一点汉语。但对自身定位恐怕就哎,很难说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人啊队长,你看咱们是不是去紫明楼再探一探?”

    “……不要多事了小李小张你别忘了,我们这次潜入江南的任务是收购粮食济州岛上如今还有几万难民在嗷嗷待哺呢既然眼下已经联系好了粮商,就应该以最快速度运粮回去,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那队长冷哼了一声,打断了两个年轻人的争执,同时将刚购得的《髡事指录》塞进背后的褡裢里,“……关于其它的穿越势力,通过公开渠道能收集到的信息,我们眼下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街面上和店铺里看到的东西,我也已经用数码相机偷拍下来了,剩下的事情,就等我们回到海参崴,再让公司高层做决断吧”

    ※※※※※※※※※※※※※※※※※※※※※※※

    总之,待到那群杭州的基督徒走过之后,两辆人力车又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继续蠕动片刻,终于到了杭州的紫明楼门前。打发走了车夫,方以智抬头望去,只见这紫明楼的门面倒是寻常,乍一看只是一座很普通的三层小楼,但两旁的院墙却延伸得很远,唯有窗上那亮闪闪的玻璃,显示出这家门面的与众不同。

    就在方以智和俞国振两人打量着这座紫明楼的时候,此次在紫明楼做东请客的张岱张相公,也已经得到仆人的通报,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先是跟方以智作揖寒暄了几句,又在方以智的介绍下跟俞国振认识,彼此吹捧一番,然后张岱才不无惋惜地叹道,“密之贤弟这回可是赶得不巧,晚来了几日啊此间的女主人裴莉秀,原本今秋一直在杭州盘桓,结交四方豪客,办了不少诗会和酒会,那模样当真是风流倜傥、艳冠群芳,令人浮想联翩……直到昨日才刚刚启程返粤。不想密之贤弟却是今日才到,真是可惜了呢”

    听得那位慕名已久的“澳洲名妓”裴莉秀,居然恰巧与自己擦肩而过,方以智顿时也不由得有些沮丧,但很快就又重新振作起精神,洒脱一笑,“……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当面不相识。这世上总有些事情,是强求不来的。在下此次既然与佳人无缘,索性就专心看看这紫明楼的名胜之处吧”

    ——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原本神态拘谨的俞国振,在得知裴莉秀不在之后,反倒是悄悄松了一口气……

    闲谈几句之后,三人并肩迈步走进紫明楼,进门就是一块大理石屏风,打磨得十分平滑,上面那些大理石的天然花纹,望上去简直如山水画一般,看着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屏风倒是大手笔,一整块桌面大的大理石,也不知是怎么嵌上去的。”方以智暗自想道。

    接下来,紫明楼的外间是一个很常见的大厅,不过那些上好红木制的家具一看就价值不菲,倒是客席并没有放凳子,只放着几张软榻一般的蒙布椅子,方以智在等着办理“会员证”的时候坐了一下,弹性十足又柔软无比的触感,果然比自家里那些圈椅要舒服得多了,也不知什么材质能够有如此弹性,方以智估摸着这多半就是那几个岭南士子所说的沙发椅,确实有其不同寻常之处。

    虽然当初方以智听人说起来貌似很玄乎,但在紫明楼办理所谓“会员卡”的手续,其实并不算复杂,在张岱这位资深大客户的亲自引荐作保之后,方以智和俞国振两人又留了自己的拜帖和签名,然后柜台里不一会儿便送出两张金银两色交错的卡片,上面分别刻着两人的名字和五个大食数字。

    “……方少爷,您的会员卡已经办理完毕,卡号为952号。还有这位俞少爷,您的会员卡号是952号……”办理会员卡的店员笑着将卡片递给方以智和俞国振。这店员一身笔挺的贴身藏青色外套,窄袖短襟,下穿藏青色直筒裤,脚上一双鞋子擦得锃亮,看料子像是皮的,但那式样却是方以智从未见过的。外套内穿着雪白的衬衣,领口袖口浆得硬邦邦的,领子中间拴了一条蓝色的带子,胸前挂着一小块亮闪闪的牌子,上书几个大食数字。整套衣服没有半点华夏的模样,不过看着倒是很精神,颇有一番异域风情。

    “……二位少爷若是来散心的,不妨让小的带您到处看看,小的是六十三号服务生,二位少爷有什么要求,小的定当竭力满足。”递上了会员卡之后,那店员还在絮絮叨叨地继续献殷勤。

    “……不必了,这二位是我带来的,接着就由我继续带着看看便好,你可以回去了”

    但张岱却挥手斥退了店员,随即又亲自带着方以智和俞国振往里走,转过一个照壁,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个面积不小的花园映入眼帘,花园正中间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白色大理石喷泉正在喷水,花园里的灌木丛还是一片绿色,被修剪得方方正正,完全不合传统园林的格局,倒是有点像泰西人教堂的建法。

    再进到里面,又是一间更加宽广的大厅,只见大厅的中央居然设置了室内水池,池里铺设鹅卵石用来饲养金鱼。池中立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山水假山,用竹管引水,做出瀑布山水之形。再加上天花板上那一顶巨大的水晶玻璃吊灯,四周各种巨大的镜子和玻璃窗子,全都让方以智看得目不暇接,不住地啧啧赞叹。

    张岱则指着大厅墙上挂着的价目表,还有四周各处小门上的牌匾,介绍说这是紫明楼的“香汤沐浴之所”,既有可容数十人的大型浴池,也有精致豪奢的“涤香汤”单人间,提供花瓣浴、泡泡浴、牛乳浴、药草浴等诸多享受……方以智听得心驰神往,俞国振却暗自嘀咕:这不就是现代洗浴城的那套玩意吗?

    然后,张岱又领着他们去看了最壮观的大浴场,只见一个大型的椭圆形浴池凹入地下,四周设置了宽大的台阶。浴客可以轻松的沿着台阶进出浴池。浴池的四个角里安装了几个兽头雕刻,从嘴里往池子里吐水。浴池内外都铺满了瓷砖,墙壁上还有马赛克拼成的《西湖胜景》壁画,旁边则另外设有蒸汽浴室和按摩室……当然在按摩室里,恐怕也少不了异性按摩之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不过,眼下的大浴场里还没放水,也没有客人,只有几个侍女拿着墩布在清理地面……方以智眯缝起眼睛,随意地打量了一下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侍女,谁知这一看眼睛就挪不开了:只见此女身穿蓝白色连衣裙子,胸前被裙子托起,圆滚滚的两团琼脂一走起来就晃啊晃的,领口很低,胸口白生生的一片肌肤露在外面,让人都不知道把眼睛往哪放。腰下的裙子更是极短,裙边只盖住膝上三寸余,和脚上白亮亮的丝袜之间,还有几寸白嫩嫩的大腿裸露在外,虽是天足,但却一下就把方以智心中的火苗给勾起来了。

    看到方以智直勾勾地盯着那侍女看,张岱立即会意地附到他耳边,轻声说道:“……这女仆穿的是蓝色女仆装,是只管服务,不管侍奉的。若是密之真有兴趣,为兄晚上就叫他们安排几个兔女郎,与贤弟共赏。”

    “……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方以智笑着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表情来。

    只是此时毕竟才是上午,莫说眠花宿柳尚嫌太早,就连各处浴池也尚未开张——锅炉刚刚例行检修完毕,一时还没烧出热水来。所以方以智在转悠了一圈之后,也只是用了一回澳洲人的新式厕所而已。但即使只是那白瓷烧制的抽水马桶,熏了香料的柔软厕纸,也让他对澳洲人的豪奢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正当他重新穿好衣裤,又把厕所中的抽水马桶仔细摩挲了一遍,还掀开顶盖,看了里面的构造,终于意犹未尽地走出来之时,突然听到隔壁某处传来一句唱腔:“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听来似昆曲而又有不同,便向张岱问道:“宗子张岱的表字)兄,这是何人在唱?又是何曲目?”

    “……哦,这是澳洲评剧名家梅兰芳先生的亲传徒弟,在紫明楼大戏院登台献艺呢,梅兰芳先生可是澳洲那边的大家,今秋来杭城献艺之时,那可当真是名动江南,便是达官贵人亦难得听上一曲,可惜那位先生昨日也跟裴莉秀小姐一起回岭南去了,只留下他的几个徒弟在紫明楼撑着场面,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