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水井和秦京茹的恐惧(求订阅)(第2/3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科研这件事,从来不是拍脑袋就开干的。

    有那么多大老在,早就规划好了方案,按部就班去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遇到问题,那就一起讨论,验证可行性,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因此,周济民每天只需要完成对应的计算机工作,偶尔发表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想法,也就可以了。

    不是他不想推进加快项目。

    关键是,他的话语权,几乎没有。

    连挖个井,都要被吐槽。

    何况其他?

    可能在京城的时候,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厉害。

    但这里是沙漠,齐聚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大老,他只是一个十八周岁的小青年,仅此而已。

    别说他了,像方九纯,人家不仅精通机床、机械、汽车等技术,同样还是八级工人,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尖端人才了。

    就这样的一个人才,在驻地里,同样没什么话语权。

    这年代,还是喝过洋墨水的人,吃香。

    “那这样,三十米,你要是挖到三十米的深度,依然没有水,你就放弃行不行?”

    徐爱国沉默了一下,放弃苦口婆心的说辞,直接说结果。

    周济民缓缓摇头,道:

    “以我们现阶段的技术,挖到五十米,问题也不大,所以,三十米的深度,我是不答应的。”

    一听这话,徐爱国差点跳了起来。

    妮玛,五十米的深度?

    太恐怖了!

    这万万不能答应,可周济民就是一头倔驴,谁来也说服不了。

    至于说把水井填了,把周济民捆住,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没招的徐爱国,只能找其他几位大老一起商量。

    商量结果就是,先别管他。

    挖一口水井,还不至于惊动这么多人。

    眼下,还是科研任务要紧。

    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

    水井的深度,已经来到了三十六米。

    百无聊赖的林武旺,卖力拉起一筐泥土,也没在意,直接倒了出去。

    旁边的士兵却发现了不对劲,这泥土,居然是湿的?

    一个激灵过后,士兵赶紧兴奋地大声喊道:

    “手掌,这泥土是湿润的,您看看。”

    湿润的泥土,代表着下方有水。

    林武旺一个健步扑倒在旁边的泥土堆上,双手不停地翻着泥土。

    还将信将疑地将泥土放到嘴里尝了尝。

    尝过之后,他顿时惊喜地大喊大叫了起来。

    如此疯狂的模样,吓坏了不远处的站岗的士兵们,大家都纷纷跑了过来。

    然后也一起翻看着泥土,摸着那些泥土,表情猥琐又欣喜。

    “哈哈,还真是湿润的泥土啊,周科员太厉害了,这都被他挖到水了?”

    “呸,这土太苦了,还有点咸,怕不是海水吧?”

    “有这个可能啊,听专家说这戈壁滩以前是海洋,地底埋着海水也很正常啊。”

    一群士兵讨论着,林武旺突然怒吼一声:

    “吵什么吵?一个个都是马后炮,大字不识几个,还在这里充专家?很威风吗?要是海水的话你们很开心吗?傻也不是,都给劳资滚!”

    士兵们一哄而散,闻讯赶来的张清泉,蹲在泥土堆里,伸手摸了一把放在嘴里尝了尝。

    一会儿后,冲林武旺幸灾乐祸道:

    “哈哈,这水是挖出来了,可惜啊,应该喝不了咯。”

    又苦又涩,还咸,就算有水,肯定也喝不了。

    根据这情况,地下的水,要么是海水,要么是盐碱地的水。

    反正不可能是甘甜的清泉水。

    说罢,又接着道:

    “老林,还不赶紧把周科员拉上来?这会儿也出水了,该死心了吧?”

    林武旺也很沮丧,这事儿闹得,唉,空欢喜一场。

    被拉上的周济民,有点懵。

    还没上来就听到了张清泉的话,也看到了满脸苦涩的林武旺,不由无语了。

    他身后的小桶里装了一些清水,是地下溢出来的水。

    “张手掌,尝尝?”

    张清泉将信将疑,结果周济民递过来的水,浅浅地喝了一小口。

    入口清甜,还有微微冰凉的口感,在这炎炎夏日,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体验了。

    一张老脸,瞬间就通红无比。

    上一秒还言之凿凿说地下的水不能喝,下一刻把周济民拉上来后,却尝到了一口甘甜可口的泉水。

    打脸来的太快,跟龙卷风一样。

    老张恨不得跳进水井里,别让大家看见自己。

    旁边的林武旺,一把推开了张清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碗水。

    喝了一口后,顿时眼睛都亮了。

    “好好好,这水可真甜啊!”

    连连称赞了好几下,又突然给周济民敬了一个军礼。

    后者也惊了一下,连连表示不用这样。

    没一会儿的功夫,整个驻地都知道了周济民挖出水井的事。

    全都一窝蜂跑了过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想要喝上一口。

    大老徐爱国连忙让张清泉和林武旺维持秩序,别出了乱子。

    虽然这几句不可能,毕竟大家都是有素质的人。

    但出于安全考虑,该有的防备不能少。

    热热闹闹的气氛很快就过去了。

    不少人感慨万千,漂亮话不停地扔向周济民这边。

    如果不是他坚持到底,哪有现在甘甜可口的泉水喝?

    从此以后,驻地这里再也不需要从外面用马车拉水过来了。

    拉马车的少年,听到这件事后,不是高兴,而是闷闷不乐。

    因为驻地有水后,他就不需要再拉马车了。

    不能拉马车的话,他就要继续回村里干活。

    可相比面朝黄土背朝天,少年更愿意拉马车的生活,因为这样他还能学习,也可以向驻地的专家老师们请教问题。

    方九纯就是少年经常请教问题的对象。

    见少年这样的表情,方九纯也有些不忍心。

    可是驻地有规矩,所以方九纯也是爱莫能助。

    最后是告诉少年,平时靠自学,把疑问都记录下来,等有任务的时候,到了驻地再请教。

    由于水井的出现,不少人的命运因此被改变,周济民对此一无所知。

    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

    人类社会是一路向前的,不可能原地踏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在驻地的一切努力,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驻地有了水井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彻底变好了。

    起码每天都能洗把脸了,也能稍微多喝几口水了。

    当然,想要洗澡的话,还力有未逮。

    不能解决洗澡的问题,周济民又把目光瞄准了离驻地几公里外的地方,准备在那边也挖一口井。

    这一次的挖井工作,得到了驻地士兵们的全力拥护和帮忙。

    并且,也没有其他人再敢嘲笑讽刺周济民。

    毕竟这片戈壁滩,已经有了第一口水井。

    人多力量大,有了士兵们的积极参与,驻地的第二口水井,在大半个月后,也出现了。

    并且,这一口井的深度,比之前第一口井还往下多了两米。

    尽管如此,大量的甘甜的水,终于让驻地实现了用水自由。

    望着一群人在戈壁滩上欢呼雀跃,浑身湿透的周济民,躺在沙地上,迎着晨曦,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伴随着第二口水井的出现,驻地突然又多了不少人。

    原来在另外一个地方的科研团队,也搬迁到这边来了。

    因为在那边,打不到水井,需要人工送水的话,太麻烦。

    索性直接搬迁过来。

    正好驻地也需要扩大,把第二口水井圈起来。

    就这样,一个比村子还大的驻地,很快就形成了。

    而周济民直接把自己住的地方搬迁到了第二口水井旁边,并且依靠自己的双手,直接建了一座石头屋。

    石头屋取材方便,全是挖井时弄上来的材料。

    也没有很牢固,能挡风遮雨就可以了。

    墙体很厚,里面很暖和。

    并且在门口还开垦了一块菜地出来。

    还想种菜吃!

    这可把大家都惊着了。

    戈壁滩上种菜?

    开什么国际玩笑?

    然鹅,当周济民让人从外面拉回来肥沃的塘底淤泥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

    农家肥是没有得了,只能靠驻地生产的粪便来沤肥了。

    此番操作下来,驻地大老们全都无语了。

    总感觉周济民来沙漠不是搞科研,而是种地的。

    他们这不是感觉,而是事实。

    夏天很快过去了,秋天马上就要到来了。

    菜地还是光秃秃一片,沤肥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这天,周济民却号召士兵们,帮忙搭建一个窑。

    他要烧制玻璃。

    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直接让徐爱国气愤不已。

    找来周济民谈话,苦口婆心地劝说,不要再搞小动作了。

    “领导,我有扰乱驻地吗?我没有完成任务吗?”

    徐爱国被怼得哑口无言。

    心想,实在不行,上报吧,让老林或者周镇国来搞定这个刺头。

    既然没有,那就不能怪周济民了。

    于是,闹哄哄的土窑搭建工作便开始了。

    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适合建窑的地方,第二件事就是土窑的建筑材料,接着才是建造工作。

    安装最新版。】

    除了这些,还有就是燃料问题。

    这个倒是简单,距离驻地几十公里外,就有一处很小的露天煤矿。

    就地取材,简单粗暴!

    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座小土窑也出现了。

    然后就是玻璃的烧制工作了。

    工艺制作方法简单,难的是如何烧制。

    然鹅驻地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知识分子和动手的人。

    在方九纯的带领下,玻璃烧制工作进展迅勐。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烧制了不少玻璃。

    “周科员,现在都有这么多玻璃了,您还没说这些玻璃要用来干嘛呢?”

    进入秋天,驻地的晚上,已经是零下了。

    冷得很。

    士兵哈着气,跟周济民聊着天,十分好奇地询问。

    后者笑着摇头,只说拭目以待吧。

    没几天的时间,周济民便开始对菜地动手了。

    已经沤肥了几个月的菜地,现在的面积都超过两亩大小了。

    菜地四周,还搭建了不少石头墙。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给这个菜地盖上玻璃顶,然后供热,种菜!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他想干嘛。

    一众沉浸在科研任务中的大老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笑了。

    这个周济民,就知道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转眼,已经是冬天了。

    白天气温回升,能到达十多度,很舒爽。

    到了晚上,却是零下十几二十度,能把人冻死。

    建造了石头屋的周济民家,却温暖如春。

    因为墙体很厚,外面的风和雪,根本进不来。

    只需在屋里烧着炕,那就很暖和了。

    大冷天,吃着火锅,还有各类蔬菜、肉等,这小日子,别太爽啊。

    虽然说这里人迹罕至,但能吃上一口香喷喷的饭菜,那可是太享受了。

    就算在城市里,这样的生活,也很少见呢。

    从夏天进入沙漠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时间了。

    而科研项目,到现在才走了不到百分之三,很多试错和不必要的步骤,拖慢了整体进展。

    从最开始的小透明,到现在,周济民在驻地这边,也算小有名气了。

    虽说依然没什么话语权,但仗着两口水井、土窑和玻璃大棚菜地,在很多人心中,周济民也是一个能人。

    这天的会议上,周济民厌倦了繁复的计算工作,提出了能不能搞一台机器来代替这些工作?

    “哪里来的机器?”

    “我们不是有电脑么?”

    “屁,那玩意儿我都看过了,基本上没什么用,最简单的加减乘除还行,稍微复杂一些,就不可以了。”

    简单的几句对话,计算小组的组长董文斌就否决了周济民的提议。

    后者争锋相对,表示那些小学生的玩意儿,当然不行了,但换一台好一点的不就可以了吗?

    没钱!

    就两个字,直接把周济民给打发了。

    然而,周济民才不会屈就呢。

    会议结束后,马上就给驻地大老们申请。

    京城,南锣鼓巷四合院。

    清晨,穿戴整齐的秦京茹,再三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衣服和脸蛋,这才推开门,准备前往南剪子胡同周家那边。

    水井洗衣槽,秦淮茹已经蹲在这里搓洗衣服了。

    看到自己堂妹出门,连忙笑着打招呼。

    秦京茹却很澹然附和一句,却被秦淮茹招手,示意前者靠近来聊聊。

    “堂姐,你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不用这样。”

    实在是嫌弃自己堂姐的秦京茹,表示很是不耐烦。

    然鹅,秦淮茹突然小声地说了一句,差点没让她暴走。

    “京茹,你是不是有了?”

    “堂姐,你瞎说什么呢?”

    心惊肉跳地娇嗔了一句,秦京茹又道:

    “堂姐,我可是黄花大闺女,你可别乱说话,要不然我就把你跟易大爷,还有刘光福进菜窖的事说出去。”

    嘎!

    原本以为抓住自己堂妹小辫子的秦淮茹,此时也是瞪大双眼。

    两姐妹互相揭短,都是招招致命。

    这个清晨可是相当热闹呢。

    见拿捏不住堂妹,秦淮茹只好讪讪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