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匈奴的魔爪(第二更,4000字大章)(第1/1页)扶一把大秦
在来自咸阳的压力和来自江东的威胁的共同作用之下,王离选择了以嬴高的命令为先,但是他的做法,要是嬴高或者是韩信在他周围的话,那是肯定不会被允许的。
之前的五万大军,全部都驻扎在寿春县城以东的东城县县郊距离江水不远的地方,战船的建造也正是在这里完成,而之所以在这里修建的战船会被江东的项羽给盯上,那正是因为一江之隔就是项羽的江东。
而王离知道,训练水军那是需要在江面上进行了,不然在岸上把理论学习的再通透到最后也是白费,一上了战船肯定是全都忘了。而在这水底下不知道有啥的地方训练水军,对于大秦的旱鸭子们来说可不是啥好去处。
于是乎,他决定先留下两万人马继续督造战船,而其余的三万人则是由他亲自率领,到靠近寿春的一条江水的下游支流之下去训练水军。
按照王离的想法,等到这三万人训练的差不多了的情况下,再跟那其余的两万人相互调换一下,等到这三万人的水上功夫练习的差不多了的时候,肯定也不会再害怕江东遣人去破坏他们正在修建的战船了。
王离的打算那的确是十分的完美,但是有一条,人家项羽麾下的两个智囊,早就已经把他面对着战船修建不利的情况的所有反应算到了骨头里。
换句话说,你一个王离的脑袋,虽然说是不笨,但是跟人家项羽加上范增再来个张良相比,好像还真就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王离给嬴高发回了一封书信表示自己一定会加紧训练水军,力求在他们之前商议的期限把江东之地拿下之后,就紧锣密鼓的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开始了对水军的训练。
会稽郡,吴县。
“亚父,那王离已然是将五万大军分开,其中三万被带至了距离寿春不远处的下游江面之上,其余两万人马已然在那江水边上修建战船,我等的计划……”
范增听了项羽之言,脸上露出了一副讳莫如深的笑容,显然,如今的事态几乎全部都是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进行的。
“尚且不必如此急切,如今怕是还不是王离戒备最为松懈的时候,再过上些许时日,便可以开始我等的行动了,少将军切记,那些其余反秦势力带来的军士,当为先锋之用。不然日后我等占领的区域若是增大,我等便是个不好节制之局啊……”
“亚父之言,羽定当谨遵。”
江东发生的事儿,嬴高在咸阳自然是不知道,当王离的书信传回到咸阳宫的时候,嬴高也并没有十分的注意这件事,他如今的重点,已经放在了研究匈奴上面。
项羽再有能耐,那也是大秦的内部事宜,而且张良和刘邦等人如今也全部和项羽在一起,所以在嬴高的心里,对于他们那是肯定要等到一定的时间给他们来个一锅端的。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匈奴这边的事儿了解完了,要不然等你对江东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候,匈奴在你的背后给你来上那么一小刀,可就抓了瞎了。
如今的匈奴,那已经不再是春秋和战国时候那一个个分散开来的小部落了,他们已然也像之前的东周一样建立了帝国。
而这如今在位的正是第一代单于,名曰头曼,嬴高知道,就在五载之前,蒙恬第一次率军北上收取河南之地的时候,头曼单于就因为干不过蒙恬而率众北上,暂时避开了蒙恬的锋芒。
所以在之后蒙恬在上郡驻军并且开始连通修建长城的时候,头曼单于一直采取着在大秦,东胡和月氏三个强敌之间隐忍的态度。
但是他并不甘于这样,天天都在暗中观察着自己这些强大的邻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而且在暗中发展着自己的势力,到始皇帝的死讯传递到匈奴的部落里面的时候,头曼的麾下已经有了至少二十万之数的骑兵。
坐拥着这些兵力,又得到了始皇帝的死讯,还有大秦的境内不少地界都被反秦势力给占据了的消息,头曼单于终于决定不再隐忍,直接就带着着自己的族人和自己麾下的军士建立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个国家政权,而自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代的匈奴单于。
而嬴高所熟知的一直沿用到了匈奴灭亡的时候也一直采用的这个单于的称号,也正是由头曼单于这来的,至于含义嘛,在匈奴话里面是广大的意思,这不过就是头曼这个家伙想要也学习一下子中原文化,所以就找了个跟皇帝的意思相近的词罢了。
成立了帝国之后,头曼自然不会在龟缩在之前被蒙恬一直驱赶才找到的那个憋憋屈屈的地方了。
他知道,如今的大秦,因为始皇帝的死和那些郡县的反秦势力,多半没有时间去管自己,所以,他试探着南下,试探着到了长城的附近,并且试探着向长城发起了进攻。
但是几个来回下来,头曼单于就有点懵逼了,心说这尼玛怎么大秦的皇帝也死了,内部也乱了,这一个上郡的驻军还是之前的那个蒙恬。
在头曼单于的心里,像蒙恬这样牛掰的大将就应当回到大秦的中原地区去力挽狂澜,而不该在上郡这样的地方天天蹉跎岁月,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中原的事儿人家蒙恬压根就没管,人家就是一门心思的守着长城,等着你匈奴前来进犯。
刚开始的时候,面对蒙恬的头曼是绝望的,但是几个回合的战斗下来,还是让他感受到了蒙恬这个对手和之前的一丝丝变化。
这要是之前自己这么大张旗鼓的来攻击长城的话,蒙恬早就率领着十万二十万的大军一路追着自己不知道把自己给撵到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但是这几次的战斗,虽说自己依然是被蒙恬亲自率军给打了个够呛,但是蒙恬这一次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不再追击很远了,只是将自己赶出距离长城不太远的地方,就率军回去了。
经过了几次的试探,加上对大秦境内情报的了解,头曼终于知道了蒙恬这样做的原因,那就是之前上郡足足有着三十万的大秦精兵,但是因为中原地区的反秦势力,被大秦的新皇帝公子高给抽调走了足足一半,所以现如今蒙恬的麾下那就只剩下满打满算十五万的大军了。
不光这样,头曼既然有自称是单于的能耐,他的脑袋也自然就不算差,要不然也生不出一个好儿子不是?当然,他儿子的故事咱们容后再说。
他夜里在匈奴女汉子的身上耗费完了精力之后,不能入睡的时候细细一想,心说你这上郡剩下十五万的人马虽然看似还是十分之多,但是大秦既然已经到了从这上郡的驻军里面抽调人手去平反去了的程度,这说明啥,说明大秦的兵力已经是不足了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头曼知道自己不应该像上次一样打不过就跑了,而是应该这这长城之外持续的给蒙恬施加压力,持续不断的消耗他的兵力。
因为在头曼的判断之下,一旦自己有朝一日能攻破了这长城的封锁,将蒙恬麾下的十五万人马击溃,那么剩下的事儿就是长驱直入的往深处干了,就像自己刚才对自己身边的美姬干的那点事儿一样。
这样的话,那大秦中原地区的一些,自己还不是予取予求,到那个时候,那可真是要啥有啥,中原那娇滴滴的美姬,那可肯定不是跟草原上的女汉子一个滋味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已经越发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匈奴骑兵一丁点都没有撤回他们来自的地方的意思,这样的消息传回了咸阳之后,嬴高自然是不能小觑。
按照蒙恬的说法,这要是像之前的那样,自己手里有三十万人马的话,就算这些匈奴人如今也建立了国家,也有了皇帝,那自己依然能给他们干到姥姥家去。
但是如今的实际情况是蒙恬几乎把三十万人马里面最厉害的十五万和王离司马欣这样的左膀右臂给调到了中原去,如今韩信带着五万去了南边,王离又在寿春留下了五万。所以不论如何蒙恬再想重现自己带着三十万大军直接准备匈奴干的荣光都是不太可能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嬴高也只能是先尽力了解一下匈奴如今的底细,然后再做计划,毕竟按照现在自己手里这个大秦的国力,想要直接兵出长城直接把匈奴给灭了那是不太可能的。
而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了解,嬴高也大概知道了这么看似在匈奴非常牛掰的头曼单于的一些个底细,知道了这个家伙的思想那还是十分的超前的,自己这边对大秦的战斗还没等怎么样呢,竟然就想要把自己跟小老婆的儿子给整上位,废了自己的长子,简而言之,这就叫做废长立幼。
现在这个事儿被嬴高知道了,嬴高当然得好生的利用一番了,别的不说,至少在自己灭了项羽刘邦他们之前先让匈奴消停消停,饭得一口一口吃,这反动势力当然也得一个一个的消灭。
对于这个漏洞,唯一让嬴高感到有点不太托底的就是这个头曼单于的大儿子,马上就要被自己的老爹废了的这个家伙,正是前世嬴高了解的在匈奴建立了比他的父亲更大数倍的霸权的冒顿。
而现如今,冒顿才刚刚被头曼立为太子,并不知道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要不是嬴高派去的一个侍卫成功的打入到了头曼单于小妾的身边,还真就打探不到这样辛秘的事儿。
利用他们父子之间的这个矛盾让头曼和冒顿之间提前相互残杀的话,如今上郡所面临的威胁自然是会迎刃而解。
但是有一点,一旦在这个被嬴高改变了的时代依旧是冒顿胜出了的话,那么这个为了称霸连自己的夫人都能舍得送给东胡的家伙一定会是一个比他的父亲更加难缠的敌人。
“君上,此计端的是十分的巧妙,一旦将此事暗中告知那冒顿,定会在短时间之内就引发匈奴单于与储君之间的矛盾,对于我大秦如今的形势而言那是十分之好,君上就莫要再犹疑了……”
这个计策还是嬴高亲自提出来的,但是当和萧何,曹参,蒙毅,冯去疾等人商议的时候,嬴高却又问起了众人是否有甚其他的方法。
这当然是这些人不能理解的,这样的反间计那不论是谁看来,已经是相当的完美了,只是他们不知道,当反间计成功的那一刻起,匈奴极有可能会向着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变化,只不过这之前要经历一定时间的阵痛罢了。
看着萧何等人急切的目光,嬴高的心里又反复想了一番,心说就算是前世没我的时候,最后匈奴不也一样是冒顿当家的局面?
再者说,同样前世人们眼里的大咖项梁那还不是都被自己给斩杀了,更何况一个异族的冒顿?
想到这,嬴高的心里面也就没啥可犹疑的了,直接大手一挥,口中言道:“着蒙恬将军遣人按照之前我等商议的方法在那冒顿的身侧散布此事,而后密切观察这支匈奴大军,看其是否会有甚变化!”
看着蒙毅领命去了,嬴高的心里总是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这个冒顿很有可能都不用自己的提醒就已经知道了这个事,人家说不定早就已经想好了办法,压根就不用自己从中作梗。
嬴高之所以需要时间,不单单是为了解决在会稽郡的项羽,还有一件事,对于嬴高来说虽然不算是迫在眉睫,但对于他在大秦的统治却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那就是那些个被他安置在洛阳县里面的六千之前跟随陈胜反秦的百姓,距离现如今已然过去了有好几个月的时间。
嬴高知道,按道理来说,那些黔首应当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洛阳的生活中,散落的家小应该也接过来了,而且他也数次的下诏询问过那洛阳的县令,得到的回复都是那些百姓在洛阳生活的就像原本洛阳的百姓一般无二,那端的是相当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