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一了百了(第1/1页)重生在1978
张兴明回到波那亚的时候,收购团队已经到达了。
何娟娟带队在米兰谈判,王晟他们在罗马陪沙米撸串,波那亚这边张兴明也只能自己上了。
事实上事情并没像张兴明想像的那么曲折,意呆利人的呆萌属性其实挺好玩的,不知道为什么黑手党却表现的那么极端,简直不像是同一个国家的人。
在政府的介入下,谈判很顺利,张兴明溢价百分之十拿到了贝那力手里全部的马沙拉地和发拉力的股份,至于杜卡迪那边张兴明根本就没去。
虽然杜卡迪也在波那亚,不过它的拥有人却是米兰布雷泽的卡吉瓦公司,这也是一家相对比较著名的欧洲摩托车品牌吧,不过因为一直致力于研发二冲程发动机后来被淘汰了。
不过张兴明这边还是拿到了杜卡迪的全部股权,这会儿正是重型机车的黑夜,卡吉瓦85年收购杜卡迪的时候杜卡迪就已经算是苟延残喘了,说实话如果不是政府介入当初卡吉瓦根本不可能入手,这下好,可算甩掉这个大负担了,别说溢价,人家直接主动降了价的。到是意外惊喜。
股权到手,剩下来整合以及技术研发方面的相关问题就是托马丝的事了,张兴明拍拍巴掌甩手走人。
虽然都是张兴明的公司,但是新技术方面的合作仍然需要托马斯自己和研究所那边去谈,这事张兴明不参合,他只是留了几张后世马沙拉地以及发拉力的外观草图以及发动机指数给托马丝,至于能不能造出来,这不是张兴明需要考虑的问题。
杜卡迪那边现在没招,重型机车还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会进入下一个辉煌,不过没事,先生产轻型嘛,向国内和港岛出口好了。
交等完事情,到米兰汇合了何娟娟,一行人回到布拉格。这是何娟娟强制要求的。
之所以这么着急回来,是因为老谢尔盖他们来了。
社会主义阵营信仰互助社正式成立以后,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营整合,已经很正规了,现在老谢尔盖几个人是代表互助社来和张兴明进行正式谈判的,同时,他们也准备把总部设在一片和祥的布拉格。
张兴明是在母拉达一派繁忙的工地上找到老谢尔盖一行的,正在进行大改造的丝克达并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张兴明到达的时候,一群老头子正围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面争吵。这里是预设中的研究所以及苏俄村地址,在这里将建起一系列的实验室研究所学校还有精密加工厂。
“发动机这边这个设计不合理啊,而且地方太大了,这边这个托车口是干什么用?有必要吗?”
“不不,光透实验不能建在这里,要往后,建到这片楼后面,这个没有噪音也没有什么气味,相反,它害怕噪音,这边离工厂太近了,噪音会引起实验数据的不准确。”
“这是风洞?这里是要建风洞?按几级标准?这是实验室还是总装车间?”
一群老头围着现场的西德工程师争吵,张兴明一点也没看出来他们所说的讨厌德国佬,反而一口德语说的感觉比那西德人更像德国人。
张兴明走过去伸手拍了拍老谢尔盖,老谢尔盖不耐烦的耸了耸肩膀扭头瞪了张兴明一眼,等转过头去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摇了摇头放下图纸对张兴明说:“太长时间没进入工作状态了,我突然发现这才是我们最想要的,都没注意你过来。刚从罗马城回来?”
张兴明看着一群老头说:“这是在吵什么?你们不是过来参观工厂和生活区的吗?”
老谢尔盖说:“工厂没有什么好看的,那一套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我们反而对这些研究所试验厂更有兴趣,要知道我们都干了大半辈子这个,从无到有的产品,一遍一遍实验的验证计算,这才叫人生。对了,你这个发动机研究所怎么会建成这个样子?”
张兴明看了一眼老头拿起来的图纸问:“想知道?”
老谢尔盖点点头,张兴明说:“这里不是汽车发动机。”
老谢尔盖挑了挑眉毛,低声问:“我可以加入吗?”
张兴明笑着说:“当然,可以把它交给你来负责,前提是。”张兴明也耸了耸肩膀。
老谢尔盖用手揉了揉嘴巴上满满的胡子,扯着张兴明往一边走,说:“我叫人跑了一趟基辅,你说对了,全线停产,所有项目全部关停了,包括已经取得了成果的。宪兵队和克克勃都在大白天的喝酒,我的那些老朋友失去了资金和支持,现在贫困潦倒。从乌克兰到莫斯科全乱了,官员和有钱人在逃亡,白头鹰的人可以直接在乔夫的文件上进行修改制定条文。你说的对,这个伟大的国家要倒塌了。”
张兴明说:“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之所以现在还在坚持,只是白头鹰那边还没满意而已,我想,他们有更大的计划。你的老朋友们都怎么说?”
老谢尔盖回头看了一眼还是争吵的几个老头子,说:“大部分还在犹豫,你可能,无法想像我们这一代人,对这个国家和这份事业的热爱,心里总要别个劲儿。”
张兴明说:“军队里有熟人吧?没去了解一下情况?”
老谢尔盖脱下帽子抓了抓头皮,叹了口气说:“已经开始欠薪了,现在很不稳定,以前大家都是苏俄人,是亲密的兄弟,现在你是毛俄人,我是白俄人,他是立陶宛,大家已经不再那么亲密了,不少人都在回国,回到真正的祖国。逃兵很多。没人管。”
张兴明说:“我们得抓紧了,宁可毁了也不能让某些东西被白头鹰拿到。实在不行我会安排人把它们炸掉。轰,一了百了。”
老谢尔盖心里挣扎的很厉害,张兴明就不再说什么,静静的看向远方。
半晌,老谢尔叹了口气,扭头看向正在施工的苏俄村,问:“这就是我们的新家?”
张兴明说:“可以是这里,也可以在布拉格,更可以是意呆利,或者中国,看你们自己的意思。我和国内联系过了,正在寻找当年和你们一起工作过的人,这些人大部分也已经退休了,我会把他们聘请到这里来。”
老谢尔盖吸了一口气,嘟囔了一声:“听起来不错的主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