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一直在领先的阴氏(第1/1页)春秋大领主

    事实上,赵武曾经提议拿相应数量的农夫来跟阴氏换取“温”地的人口,甚至请求梁兴留下帮他管理“温”地。

    当时吕武给了赵武一个自行领会的眼神。

    那个眼神的内涵挺多,吕武想表达的意思是:是我脑抽,还是你得了妄想症?

    阴氏的属民能够得到土地的分配,土地当然不是归于属民持有,他们只是能够自主耕作,前三年上缴多达八成收获,随后再逐年减少税额。

    如果情况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不管税收的额度再怎么减,普通的属民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名下的土地,一切只因为想拥有土地,要么是“贵族”,再差也需要是“士”的阶层。

    普通人能够拥有土地是进入到战国之后的事情了,并且需要有一个诸侯国带头变法,其余诸侯国发现变法的好处再跟上,普通人有名下土地渐渐成为一件正常的事情。

    不过,有一点倒是从来没有变化,普通人拥有多少土地,只是获得使用权而已。

    在“封建时代”只有封君能够完全自主地使用一块土地,但进入“帝国时代”的阶段之后,天下间的每一寸土地都归于皇帝,等于除了皇帝没其余人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到现代,土地的“所有权”过于国家,人们只是有“使用权”。这一点在每个国家都一样,区别是这个国家做事到底靠不靠谱。

    赵氏想跟阴氏交换属民?

    哪怕吕武没有意见,除非赵武执行阴氏的政策,不然信不信没多久那些属民就会跑回阴氏?

    所以,吕武只是进行了小小的改变,实际上却是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变法当然不是“战国时代”的专利,春秋中叶乃至之前的很多诸侯国已经从实际上进行变法,只是一般以家族的形式来进行,独独齐国干过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活动。

    阴氏家臣能干是一件有目共睹的事情,关于这点不但晋国贵族同意,各个列国也是持相同观点。

    这个是阴氏的成年男子只有吕武一人,没有族人去干活为前提,很多事情只能交给家臣。

    他们看不到阴氏成长并壮大的“内核”成份,哪怕看懂了都不愿意承认一切功劳归于吕武,其余人等只是工具人。

    功劳平均分,乃至于家臣的功劳比家主大,才是当代的一种主流思想,人们也更乐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他们接受了自己更愿意看到的一面,不免就会拿阴氏的事情来鞭策自己的家臣,大概就是:阴氏的家臣那么能干,你们也要加油啊!

    各家的家臣则是会在内心翻白眼,吐槽:阴武子大方到能按功劳给家臣分配土地,宁倒是也大方一点呀!

    也就是撬墙角这种事情不能干,否则不知道多少家族愿意高薪挖阴氏的家臣。

    当然了,阴氏的家臣肯定能干活。

    他们接受了吕武的很多观念,更是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仅仅是管理理念上就全面领先于当代的大多数人。

    懂不懂管理学,同样的一件事情,效率却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速度,别说还有资源利用率上面的差距了。

    吕武正在查看族学的情况,看上去很急匆匆的葛存来了。

    这个学堂收录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是家臣的子嗣,少部分则是立有大功的“士”。

    并不是吕武不愿意收更多的学生,纯纯是一些界线不能一下子打破,需要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

    拿还没有出生的至圣先师来作例子,他的有教无类其实也是经过一层层甄选的。

    三千弟子之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恒产的人,区别是这些人足够富有以及不够富有。这个也是他们有条件进行学习的前置条件,要不连拜师需要的“束脩”都置办不起。

    很残酷的事实还有一个,能够名列“达者”,也就是有名有份的七十二名弟子,不是那些当“背景墙”的三千弟子,无一例外都不用为了吃饭而困扰。

    另有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七十二名正式弟子之中,绝大多数本身是一名贵族,又或是贵族的后裔。

    那并不是至圣先师想搞歧视,只是资源占有率带来的一种现状。

    在历史学家认为学习氛围最好的宋代,想学习的门槛已经低到不行,绝大多数人还被挡在知识大门的门外,追其原因正是需要先保证生存,再来谈学习这种伟大的追求。

    在当前时代,吕武敢不看身份和出身都收起来教育,不用管财力能不能承受得住,首先要造反的就是阴氏的一帮家臣以及“士”阶层。

    俺的先辈经历多少艰辛,又是经过何等困难的斩荆披靡,才能让俺过上今天这种好日子?

    一帮祖辈没什么功劳和建设的家伙,凭什么能有俺这样的待遇!

    如果什么都不干就能过上好日子,谁特么乐意去抛头颅洒热血,一块等着天上掉馅饼算球啦!

    能说这种心态是错的吗?好像也不能。

    投胎是一种技术活,生在什么家庭,起步优渥或艰难,对一个人的人生有影响,并且极大。

    关键是,生活优渥的那些家庭,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那样,也是祖辈有过努力和奋斗。

    好日子真的不是人在家中坐,等着老天爷的赏赐,需要的是依靠自己去争取。

    当然,有些时候不是光凭努力就能获得回报,看的是社会现状了。

    不知道是事情不够重要,还是没有那么紧急,葛存并没有第一时间打扰吕武对学社的视察。

    这里的学生有五十六名,其中包括吕武的四个儿子。

    他们占有的资源包括四间学社,一片寝房区,一个大操场,活动区域按面积计算约有百亩。

    在师资方面,留守“阴”地的家臣得空会过来教学,吕武有时候也会亲自过来讲课,等于说并没有固定的教室。

    这个并不是吕武不重视学社,只能说是当代的条件不允许。

    拿家臣来说,他们更愿意拿有限的时间去建功立业,为自家的子孙挣下一个正式的贵族身份和大大的家业。

    “或许需要让教学也归入记功?”吕武看的是梁兴在教《诗经》。

    梁兴讲一句。

    学生跟着复读一遍。

    每一名学生前面还有一个放着细沙子的小木框,他们手里又拿着一根小木棍。

    读,自然不可能做什么摇头晃脑的举动。

    话说,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是颈椎有毛病,还是在活跃脑浆?

    谁要是带头那样搞,信不信吕武会帮他们治好颈椎病。

    有那样的举动,更应该发生的是脑子晕懵掉吧?摇久了,不是智障也该变成智障。难怪教出来的基本是米虫,仅有少数几个脑子能承受不断摇晃的学生像个正常人。

    不信?去一边读书一边摇晃脑袋,不用坚持一辈子,坚持个两三天试一试,走起路来都要东倒西歪。

    这里却是吕武狭隘了。

    那种读书叫诵读,也叫吟诵。因为各个时期语言发音方面的不同,喜欢用一种韵律来读书,再加上没有标点符号,读书人一般不是那么懂断句,于是在读书的时候就晃头晃脑的用肢体的摆动节奏附和一下,便于断句和记忆,声音也能阴阳顿挫。

    现代人有标点符号,再来是没那个读书摇头晃脑的习惯,干起来除了弄得头晕脑胀,很难有其它什么效果。

    阴氏的学社分为几个阶段,初步当然是识字,再来才是各种学科。

    吕武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没搞全方位的发展,也没有那个条件,大体上分成了各种管理学,着重于农耕和军事两个方面。

    “主。”葛存见吕武有点闲下来的样子,赶紧说道:“中军佐遣人而来,需主往‘新田’。”

    中军佐就是韩厥了呗。

    吕武没问是什么事情。

    葛存继续往下说道:“乃是南征之事有变。”

    也不能说是什么“变”,纯粹是事情往晋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楚国在得到郑国的求援之后,发兵五万北上增援郑国。

    同时,楚国还有将近十来万的军队在吴国境内,有点要继续深入吴国的架势。

    晋国连续几年用兵,一次次四个满编军团齐齐出动,把自己搞得有些受不了。

    楚国每一年用兵都至少十万以上,却是还那么的生龙活虎,并且一点消停的样子都看不到。

    那么,广义上评判的话,楚国从国力上是不是胜过晋国?

    葛存见吕武没回应,说起了另外的事情,道:“天子复遣公卿而来,讨‘苏’地归‘周’。”

    那个“周”讲的是周国。

    而“苏”地就是吕武在赵武结婚时的贺礼。

    这样一看,好像是吕武坑了赵武,但要看时间线。

    是吕武先将“苏”赠送给赵武,以时间来进行推断,绝对是周天子知道“苏”的所有权变更,才派人来进行讨要,怎么都不算阴氏把赵氏给坑了。

    说白了就是周天子觉得赵氏好欺负,又趁着这个机会试探晋国对周王室能退让到什么程度。

    吕武把梁兴喊过来,说道:“你往‘新田’,言告‘苏’乃阴氏赠予赵氏。再问天子之使,秦国两次刺杀于我,天子作何决断。”

    那个周天子脑子有毛病,晋国不会就那么惯着,吕武更不能没有任何表示。

    至于韩厥想要吕武南下救场?

    别说是没有发来正式的征召令,哪怕韩厥动用征召令,首先智罃还没死,再来就需要吕武跟国君好好地说道说道。

    一旦国君也要吕武南下?

    吕武就要对国君唠嗑一下,解释“朝令夕改”将对一名首脑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