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外科漫谈(第1/1页)重活不是重生
以主治医生的身份送走最后一批康复出院的村民之后,意味着罗家村疫区的瘟疫患者清零,意味着封锁区正式进入自我隔离模式,更意味着祁景焘这个主治医生可以休息了。
卸下身上的担子,祁神医的日子更加轻松惬意。拥有戒指世界,随时能够自由切换身份的祁神医可不存在什么思乡之苦,自我隔离对于他来说就是休闲时光。
瘟疫患者清零之后,罗家村疫区其实已经不再是罗家村疫区,称为罗家村隔离区更加恰当。
有那么多顶尖中西医专家教授存在,还有实验出一组通用药方的祁医生在,根本就用不着担心瘟疫反扑,就连隔离区都已经名存实亡。
上级领导和新闻媒体没来,出现在罗家村隔离区的外来人员却是越来越多。有苦苦等候在封锁区外的罗家村外出村民,有赶来调查验证的国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对罗家村瘟疫感兴趣的特殊人员。
总之,出现在罗家村封锁区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恐怕是罗家村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期。所谓的隔离,已经变成许进不许出的单向隔离。
单向隔离也能变相检验罗家村防疫的成果,如果那些新进入罗家村隔离区的健康人不会被感染,岂不是说明罗家村瘟疫病菌病毒已经彻底消除了?
对此,祁景焘那是喜闻乐见,人多才热闹,自我隔离生活才不会太过于寂寞。更何况,主动前来的更多是医务工作者,或者相关人员,罗家村封锁区内的学术气氛更加强烈,各种有组织的,自发的学术讨论会、交流会、茶话会开展的更多,更频繁。
这么多中西医专家教授济济一堂,又因为被隔离而无所事事,交流的话题可不会集中在罗家村瘟疫,话题涉及面之广,交锋之激烈都是前所未有、
要不是已经可以一心多用,多窗口并行展开全息视角观摩学习,祁大神医都需要考虑进行实时录像了。
也正是因为祁神医是一个变态,他在罗家村封锁区显得过于悠闲自在,人畜无害,还喜欢和那些越来越靓丽的护士姐姐混在一起吃吃喝喝,在那些上了年纪的中西医专家教授眼中,小祁医生也就是那么回事,对他们的身份地位还构不成威胁。
好为人师是人的本性,对于有发展潜力,又不会威胁到自身地位,还虚心好学的青年人,这些中西医专家教授也不介意指点一二。
可别小看这种不经意的指点,俗话说得好,“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这些顶尖中西医专家教授的一个指点,往往就是真传,总能让有准备的人收益匪浅。
这段时间,对于祁神医来说就是在充电,他那变态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使得他就像一块超级海绵,涉取到最为丰富的养分,以至于都有些乐不思蜀,希望隔离的时间越长越好!
当然了,祁神医就是个非人类,怎么会把自己完全禁锢在小小的罗家村封锁区里面?老婆孩子需要他去陪伴,戒指世界还需要他去建设,老祁需要的巨量药茶饮料还需要他来转运,另外,刚刚从诸侯墓里获得的玉简也需要他花费一些心思去研究。祁神医很忙,小日子过得很充实。
经过仔细研读,祁景焘觉得,神医华佗的青囊经是一部被过度神化的医学典籍,就因为后人都没见到过华佗那部失传的青囊经,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的华佗,他那部传说中的青囊经被后人寄托了过多希望。
抛开那些过于玄幻的东西,传统中医不是没有外科,华夏祖先很早就已经从战争、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外科的实践经验,神医华佗是古代中医外科的杰出代表人物。
但是,中医学以外科命名的专著是宋代伍起予的外科新书,中医外科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治法、医疗技术等的专门学科。包括有痈、疽、疮、疡、疥、癣、伤折等等疾病。
宋代以前,中医外科多以疡医之类的称呼存在。也就是说,宋代以后,中医外科这个名词才正式出现在中医典籍之中。
神医华佗终归不是什么非人类,他只是生活在汉末的一个普通人类,一代名医。虽然他在医学上取得的成就出类拔萃,甚至是超凡脱俗,被称为神医华佗,但是,也没必要用现代外科来进行比较。
如果脱离华夏传统医学的范畴,单独强调华佗的外科成就,中医外科水平确实曾经领先世界2000年。
因为,西医的现代外科学开创于19世纪末,起先经常由受过培训的理发师代理执行手术即所谓的“医疗理发师”。理发师充当外科医生,是不是很简单,很粗暴?
而华夏的神医华佗在汉末三国就能给大名鼎鼎的关羽关二爷刮骨疗伤,留下千古佳话。准备给一代枭雄曹孟德做开颅手术,却因此被猜忌进而被杀害,并留下毕生心血青囊经被无知妇孺焚毁的千古遗憾。
只有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难怪,一部失传的神医华佗青囊经,令无数华夏后人念念不忘,捧为圣典。更可笑的是,还把现代中医不如西医强势的根源归咎于华佗青囊经的失传,仿佛,只要华佗青囊经流传于世,现代中医就能完胜西医一样。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发源于西方世界的现代外科学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西方世界早期的外科简单粗暴,那些用不着去继续阐述,看看他们的历史就知道。而现代外科的发展史很短,只需要翻阅百年历史就能搞清楚。
在20世纪初,随着消毒、麻醉、止血、输血等技术的产生和进步,现代外科学得以逐渐深化及完善。现代外科奠基于是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
伤口“化脓”是100余年前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最大困难问题之一,那个时候,外科手术中最没技术含量的截肢手术,受术者的死亡率竟高达4050。
1846年匈牙利首先提出在检查产妇前用漂白粉水将手洗净,遂使他所治疗的产妇死亡率自10降至1,这是抗菌技术的开端。
1867年英国采用石炭酸溶液冲洗手术器械,并用石炭酸溶液浸湿的纱布覆盖伤口,使他所施行的消毒止血截肢手术的死亡率自40降至15,从而奠定了抗菌术的基本原则。
1877年德国对15例膝关节穿透性损伤伤员,仅进行伤口周围的清洁和消毒后即加以包扎,有12例痊愈并保全了下肢,他认为,不能将所有的伤口都视为感染的,而不让伤口再被沾污更为重要。在这个基础上他采用了蒸气灭菌,并研究了布单、敷料、手术器械等的灭菌措施,在现代外科学中建立了无菌术。
1889年德国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国倡议戴橡皮手套,这样就使无菌术臻于完善。
手术出血也曾是妨碍外科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1872年英国s介绍止血钳,1873年德国在截肢时倡用止血带,他们是解决手术出血的创始者。
1901年美国发现血型,从此可用输血来补偿手术时的失血。初期采用直接输血法,但草作复杂,输血量不易控制。1915年德国提出了混加枸橼酸钠溶液,使血不凝固的间接输血法,以后又有血库的建立,才使输血简便易行。
1929年英国发现了青霉素,1935年德国倡用百浪多息磺胺类药,此后各国研制出一系列抗菌药物,为外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外科手术用的止血钳的不断改进,输血和补液的日益受到重视,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外科手术的范围,并增加了手术的的安全性。
50年代初期,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研究成功,为心脏直视手术开辟了发展道路。
60年代开始,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推动了创伤、整形和移植外科的前进。
70年代以来,各种纤维光束内窥镜的出现,加之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从型超声、、、到、全面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特别是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应用显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不但将诊断,同时也将治疗深入到病变的内部结构。
此外,生物工程技术对医学正在起着更新的影响,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特别对癌基因的研究,已深入到外科领域中。毫无疑问,外科学终将出现多方面的巨大变化。
随着现代外科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已不可能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为了继续提高水平,就必须有所分工。
因此,现代外科要进一步分为若干专科,有的按人体的部位,如腹部外科、胸心外科有的按人体的系统,如骨科、泌尿外科、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有的是按病人年龄的特点,如小儿科、老年外科,有的是按手术的方式,如整复外科、显微外科、移植外科还有的是按疾病的性质,如肿瘤外科、急症外科等。
特别是由于手术范围的日益发展,对麻醉的要求不断提高,就需要有麻醉专业建立监护病房,也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
外科经常处理的问题包含了创伤、各种胸腹部急症、先天后天性畸形、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在临床应用上和麻醉学、特级护理学、病理学、放射学、肿瘤学等其它医学专科工作关系极其密切。
随着药物、早期诊断技术与其他医疗科技比如介入放射学的发达,许多疾病的治疗都转变为非外科治疗为主,然而外科手术仍然是这些治疗无效或产生并发症不可或缺的后线支持,而外科微创手术内窥镜手术的领域也在蓬勃发展。
可以说,现代医学的外科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医学成就,那些总喜欢拿神医华佗外科和现代医学外科进行比较孰高孰低的人可以消停了!
哪怕青囊经就是神医华佗的毕生心得体会,对于祁大神医来说也只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医学学习资料,并不能让他的学术发生本质性的提高,更不可能像某些里描述那样,让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中医的人一朝一夕就成为一代神医!
这又要谈到中西医之争。
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从理论上讲,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可能统一的医学体系。
“中体西用”曾成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上西医之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无功”,因此,中、西医学应并存共荣而不必强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