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用最硬的语气说最怂的话(第1/1页)大宋最狠暴君
法不禁止即为可。
无论是原本的宋刑统还是已经新鲜出炉而且广为人知但是还没来得及彻底推行的大宋律,这两部律法里面都还没有规定报社的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官家可以开办大宋皇家报,咱们在座的也可以联合起来,办上一份大宋农耕报。”
“咱们也没必要跟官家对着干,反正干也干不过。”
“咱们就说西夏苦寒,交趾虫多,想办法劝百姓留下来,再号召天下士绅共同把田租降低,哪怕降到三成,实在不行就降到两成。”
“如果还是不行的话”
为首的老者沉吟一番,说道:“如果还是不行,咱们就卖地,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就官府卖掉。”
“把地换成了钱,去扑买酒或者其他的作坊。”
“买地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跟官家对着干,更不是为了把命搭进去。”
“虽说有阶梯税律这档子事儿悬着,可是这阶梯税率不是还没彻底铺开么?”
“趁着现在还有赚上一笔的机会,就赶紧再赚上一笔。”
“”
老者的话说完,整个雅间里的所有士绅们更加郁闷了。
原本等了半天,听这老东西说了句“法不禁止即为可”的时候大家还以为这老货能有什么高见,没想到说来说去还是认怂投降这一套。
“我已经卖掉了五十亩。”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一开始那个冷笑着说官家好计谋好手段,似乎一言不合就会揭竿而起的士绅更是说的最狠的话,干最怂的事儿。
“咱们靠着汴京城,这土地还算值些钱,开封府给的价格也算公道。早早的出手了,也好过闲着。”
“还有,昨天我已经去过开封府了。”
“开封府让我给诸位带句话。”
“这土地愿意卖给官府也行,卖给其他人也行。唯独一点,不许卖给没有大宋户籍的蛮子,开封府不认。”
话音刚落,在坐的士绅中忽然有人开口说道:“那妥了。回头我先找几个想买地的蛮子,把地卖给他们。回头等这事儿黄了之后,再把地卖给官府。这一来一去,就是一亩地卖出了两亩的钱还算不亏。”
而刚刚说不许卖地给蛮子的那个士绅却瞥了说话的士绅一眼,冷哼一声道:“你能想到的,老夫又岂会想不到?只是开封府说了不许蛮子们买地买房子这事儿早就已经传出去了你想坑蛮子也没得坑了。”
“狗日的王时雍!真是不当人子!”
“断人财路王狗贼早晚要上那法场上走一遭!”
“”
雅间里的谈话很快就跟沙雕网友在论坛贴聊一样开始歪楼。只不过这些人把火力瞄准了开封府知府王时雍,反而没人把火头往赵桓身上引。
又骂了半晌之后,坐在主位上的老者才叹了一声说道:“先停下吧。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商量商量怎么办这个报纸。”
场中有一个士绅说道:“依老夫之见,咱们应该先去找开封府,问问这报纸到底该找哪个衙门到底是归他开封府管?还是归礼部管?”
给开封府带话的士绅应道:“说起来我去年曾经去过一趟北地那边儿倒是有个什么顺天府日报滦州那里还有个滦州商报上面的内容跟大宋皇家报大同小异只是大部分内容都是偏向于他们当地的,而且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都有,倒是比大宋皇家报有意思一些。”
“那就办!”
“他们办得,我们自然也办得!”
“虽然这报纸卖得便宜,但是肯定能赚钱现在不办更待何时?”
“若是再不办份报纸发声倒让官家以为我等都是引颈就戮的羔羊!”
“”
继续歪楼。
等到这些人杂七杂八的商量了半晌之后为首的老者才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如此,那老夫明天就去顺天府问问诸位不妨耐心一些,等着老夫的好消息。”
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项目,酒楼一年只举办两次的“开煮”和“卖新”两个活动,还有青楼举办的花魅大赛之类的活动毕竟不能天天办,所以上茶楼酒肆里面听人讲读报纸的同时吹吹牛逼,也就成了人们最好的消遣方式。
这种天天都能进行的活动,让大量科举无望的老童生们吃上了皇粮,也让茶楼酒肆的生意变得更好。所以茶楼酒肆的老板们看着每天的营业额,心里痛并快乐着
赚的钱多了自然要高兴,可是这税钱也多了,心疼,心疼啊。
当然,茶楼酒肆的老板们因为赚钱和交税的问题痛并快乐着,茶客酒鬼们也因为自己能牛气哄哄地指点江山而满意,但是有些人就不那么快乐了。
因为上一次陈东那个沙雕的原因,官家下令生员不许议政
军民一切利病,并不许生员建言,果有一切军民利病,许当该有司、在野贤人、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诸人毋得阻挡,唯生员不许。
尤其是汴京,不管是国子监还是各个书院,皇城司的座探都堂而皇之地进入,摆明了就是监控这些学生,一旦发现有生员议政,便是一通毒打,之后便是开革学籍,遣返回乡。
甚至于这些书生们去烟花柳巷之寻欢之时,也不敢再与姑娘们谈起时政一类的话题有好几个因为跟院子里的姑娘谈这些话题而被开革的!
至于在这茶楼之中喝茶听讲读人讲报纸,那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有人来管,两个人倘若小声些交谈,多半也是安全的。
所以这些书生也都学得聪明了,也不嫌有**份,都是三三两两的跑来茶楼听讲读人讲读报纸,顺便再小声针砭一下时弊。
但是不开心就是不开心。
“要不然咱们也办一份报纸?”
“官家说不许生员议政,可没说不许咱们写文章吧?”
“咱们办一份报纸?那开封府能允了?”
“依我之见,咱们不如往这大宋皇家报上写文章。”
“听,刚才这篇文章便是某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