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川和皇太极的七夕相会【为汉苗加更1/2】(第1/1页)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正文卷第三百一十七章秦川和皇太极的七夕相会【为汉苗加更1/2】崇祯七年七月初二,皇太极的大军抵达了朔州城。

    这路大军共两万战兵,除了正黄旗和镶黄旗的旗丁之外,还有一千乌真超哈兵,由昂邦章京石廷柱率领,还有王世选、鲍承先等汉军将领。

    皇太极没急着向宁武关进军,开始试探性攻打朔州城。

    原来的历史上,朔州城是代善和皇太极会师之后合兵攻陷的,但如今城内守军多了将近一倍,火器也多了不少,而且准备充分,礌石滚木、金汁火油等物资充足,还有这几日赶制的数十架投石车,可谓固若金汤,再想攻下朔州城,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只试探性地发起了一轮攻击,皇太极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看得出这座城池很不好打。

    并非打不下来,而是代价太大。

    城内没有内应,只能强攻,必然要付出大量伤亡,才能拿下这座坚城。

    皇太极仔细权衡之后,便决定放弃朔州城。

    因为,他要保留兵力攻打宁武关,除灭秦川。

    但朔州城就在恢河边上,而军队行军又要沿着恢河行径,以就近获得充足的水源,也就是说,德格类的大军抵达时,要经过朔州城外,他的大军退兵时,也要路过朔州城。

    所以,皇太极干脆派一千战兵在朔州城南门扎营,防止城中的明军出来偷袭。

    安排妥当之后,皇太极领着大军继续往宁武关的方向开进。

    ……

    皇太极进军时,宁武关已经从凯旋归来的喧闹中平静下来了。

    秦川也完成了所有军队的调动和防务布置。

    驻守宁武关的,是李顶梁的陷阵营和刘有柱的无当营,其中关城内共七千兵力,关城以东五十里的红池口军堡有五百兵力,阳武口也有一百兵力。

    廖三枪的一千五百虎豹营没进关城,而是在关城以东二十里的山岭里藏着,随时机动策应。

    神池口由罗大牛驻守,因为前几日大战的伤亡后没来得及补员,所以先登营只剩三千五百兵力,但驻守神池口已绰绰有余。

    冯一龙的冯山营还有两千三百兵力,驻守利民堡和角堡。

    罗的十方营也有两千三百人,驻守大虫岭堡和老营堡,其他的营头防区不变。

    除了调动防务之外,秦川还在折腾几样东西:炸炮、震天雷和万人敌。

    炸炮也就是地雷,震天雷是手榴弹。

    万人敌也算巨型手雷,但严格来说应该叫爆燃弹,因为外壳是瓦缸,火药被点燃的时候会早早裂开,里面的火药没有密封空间来蓄能,导致爆炸威力很小。

    这东西在明军很多城池和军堡中都有,李巴和何其正归顺时,就从偏头关和老营堡的军械库里各翻出十几个,大的重大十斤,差不多有磨盘那么大,小的也有六七斤,跟人的脑袋差不多大。

    炸炮和震天雷在明军中数量比较少,因为都是用铁壳制造,前者还需要一个精巧的机匣用来引火,批量制造有一定难度。

    陈詹和李学境都没造锅这两样东西,但凑巧的是,赵满财会造,他以前在王恭厂的时候就给边军造过一批。

    早在西北攻略之前,秦川就让赵满财开始捣鼓这两样东西,并让严三七帮他造铁壳。

    如今,赵满财已经造出了两千颗震天雷,五百颗炸炮。

    震天雷的形状是按照秦川的图纸来造的,也就是后世的手榴弹放大版,当然是靠导火索引爆的。

    黑火药的爆炸威力远远不如后世的炸药,体积小的话爆炸的时候威力小得可怜,可能都炸不死人。

    所以,赵满财造的震天雷很大个,比拳头还要粗点,光铁壳就重达一斤半,里面又装了一斤半黑火药和半斤铁珠,后面还加有一根木柄,总重量达到四斤。

    后世的木柄手榴弹才一斤重,军队的士兵要扔出三十米远才算及格,五十米算考核优秀,但赵满财造的这个手雷,哪怕有木柄借力,能扔个十步远已经很不错了。

    秦川也没要求能扔多远,反正这东西野战很不现实,只能用来守城,能扔个五六步已经足够了。

    一斤半的黑火药爆炸,四溅的铁珠能对三步内的敌人造成致命的杀伤。

    至于炸炮,体积比震天雷大了将近两倍,就是个黑乎乎的大铁球,里面装了四斤黑火药和一斤铁珠,引药口还装有一小块燧石和一个小铁轮,并引出一根转轴到机匣那。

    这是戚继光的钢轮发火式的炸炮,当敌人踩到炸炮的踏板时,机匣里的坠石突然下落,带动转轴的小铁轮快速转动,摩擦燧石产生火星,并引燃炸炮。

    炸炮刚造出来时,秦川曾试过效果,结果让他很满意,这种炸炮爆炸时,能将一百斤重的麻包袋掀飞起来,对周围五六步之内的敌人造成致命伤。

    万人敌则依然沿用了明军的样式,用瓦缸和众多军堡剩下的明军火药来制造,有多少火药就造多少万人敌,造完即止,绝不浪费秦川的最优配方黑火药。

    这几样东西造出来后,很快就被送到内长城一线的几个关隘和军堡。

    其中,老营堡和利民堡各分到两百震天雷和五十炸炮,神池口分到四百震天雷和一百炸炮,剩余的部送到了宁武关。

    在秦川的指挥下,关帝军们小心翼翼地把那三百颗炸炮,埋在了北门和东门外,上面盖一层薄薄的泥土,就等着建奴来敲彩蛋。

    震天雷和万人敌则部运到城墙和炮楼上,等建奴逼近的时候再让他们尝尝雷劫的滋味。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建奴上门。

    ……

    皇太极的大军从朔州开拨两日后,终于抵达了阳方口。

    但他并没有急着进军,而是在阳方口休整一日,并等到了德格类。

    德格类部有正蓝旗和镶蓝旗千战兵,蒙古兵四千,共一万二千战兵,还有千旗丁。

    因为怕明军半路袭击,所以抢来的人口和钱粮财帛,也一并运了过来,光虏获的青壮人口就有三万多人,运送钱粮财帛的骡马车更是绵延数里。

    两军合兵一处后,皇太极依然不急着进军,而是派出一路兵马,沿着内长城一路往北探查,寻找守备薄弱处,想派一支偏师掘墙而入。

    只不过,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从宁武关到老营堡共两百里长的内长城,绝大部分建在山岭之上,可供大军同行的入口就三个。

    其中,距离宁武关不远的神池,口筑有一座高耸的军堡,往北四十里的双化岭沟也有一座地势险要,坚固高耸的利民堡,除了这两处险要的隘口之外,还能通行大军的就只剩下老营堡了。

    那地方距这里足足两百里路,还没探查到那里的守备情况,但皇太极知道,那座军堡只会比神池口更难以攻破。

    其余的内长城都建在陡峭的山岭上,大军无法通行,只能少量兵力爬上山顶,还要掘开长城才能入内。

    但,翻越山岭不仅无法使用大型攻城器械,还很容易中埋伏,兵力不足又很容易被对方各个击破。

    所以,其他地方是走不通了,只有那几个入口。

    利民堡是建在一条狭窄山谷里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老营堡又太远,仅剩神池口和宁武关可供选择。

    让探马仔细侦查过神池口堡和宁武关的大小、高度、朝向,还有周围的地势等等资料之后,皇太极便让德格类率兵去攻打神池口,他自己则率领正黄旗和镶黄旗主力,往宁武关而来。

    崇祯七年七月七日,皇太极的大军抵达了关城外。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这天,秦川和皇太极在宁武关相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