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历史名场面——三说秦公(第1/1页)从拍情景喜剧开始

    历史上,关于商鞅入秦这段经历,是有过史书记载的。

    而整个过程更像是一次教科书式的“面试入职”。

    当时,商鞅的老板公孙痤死了,他临死向魏王举荐商鞅,却未被采纳,商鞅在魏国混的不太如意。

    而秦国这边,新君秦孝公即位,想要恢复秦国当年穆公春秋五霸的地位,于是广发求贤令,商鞅得知后,就西进入秦求取前程。

    来到秦国后,商鞅贿赂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把他举荐给孝公,而且把商鞅捧得很厉害。

    孝公来了兴趣。就接见商鞅,询问他有什么治国良策。

    商鞅是来“求职”的,姿态放的很低,面对老板的询问,先拿出一个标准答案。

    也就是久经考验的道家黄老之学。

    大概理念就是效仿三皇五帝,师法造化,无为而治,属于比较稳妥的回答。

    商鞅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他刚来,还不清楚孝公的想法,怕犯了什么忌讳。

    所以先保一手,找个最挑不出错处的回答,先入职混进公司再说。

    不过商鞅没想到的是,极具野心的秦孝公对黄老之学嗤之以鼻,认为其是毫无营养的陈词滥调。

    连带着商鞅,在他眼里也成了“妄人”,评价“安足用邪”。

    商鞅初次面试失败,还得到了老板的厌恶,这让他思考自己犯下的错误,改变了说法,再次请求第二次面试。

    经过景监的说和,秦孝公给了面子,第二次见了商鞅,还是那个问题,商鞅这次献上王道仁政之策。

    这是儒家的主张,因为有孔、孟二位大贤先后为其张目,是当时很受欢迎的治国之策。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很多国君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位仁义君主,对外都是宣称国家奉行王道。

    甚至孝公想要效仿的穆公,当时也是因为百里奚主持的王道之法,才让他成为了春秋五霸,这个说法不但在天下流行,在秦国本身也有很强的市场基础。

    果然,秦孝公这次也肯定了商鞅的献策,但还是以和秦国目前的现状不符,未予采纳。

    第二次面试结果依旧不理想,但好歹留下了一线生机,最重要的是,商鞅摸准了孝公的脉。

    第三次面试时,提出霸道法制,提出强秦九策,一下就征服了秦孝公,最终得以成功入职秦国高层。

    可以看出来,商鞅入秦的过程带着很强的功利性。

    某种程度,有点像现在的公司寻求投资人投资。

    先拿一个项目试水,投资人不喜欢再换,投资人还不认可,再换,直到投资人认可,皆大欢喜。

    这个版本的商鞅,形象更像是一个政治投机者,贩卖自己的治国理念。

    甚至让人怀疑,如果孝公喜欢王道,还会不会有名垂千古的商鞅变法。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商鞅试探秦孝公,他是在考验秦孝公是否值得投效,两者的理念是否相同。

    就像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用三顾茅庐试探刘备的仁厚和胸襟,最终认为是一个可以辅佐的明主。

    还有人说商鞅这么做是在自抬身价。

    好东西就得抻着来,设置一些门槛,有利于对方提高对方的重视,上来就交底,反而会让对方不珍惜。

    这是一种高明的自我营销手段,诸葛亮的三顾茅庐其实也是这个套路。

    反正不管是那种说法和解释,商鞅和孝公君臣相宜的过程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而如此知名的历史事件,大秦帝国也不可能不提。

    但是话又说回来,大秦帝国既然以商鞅为正面主角,就肯定不能“政治投机者”这个负面版本。

    自抬身价这个中性偏贬的形象,也最好不用。

    所以,“良臣择主”这个喜闻乐见的戏码才是大秦帝国最好的选择。

    在裂变剧情中,商鞅在百里遥的邀请下,远赴秦国。

    心有大志的他,没有上来表明身份,而是暗中观察秦公为人。

    当时,秦孝公发布招贤令,有数百位士子前来仕秦,然而孝公并没有急着面试,而是提了一个要求,让各位士子便访秦地,在根据所得献上治秦之策。

    很显然,秦孝公十分明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

    可是孝公的要求,却得到了很多士子的不解,大家纷纷抱怨,更有甚者直接拂袖而走,孝公无奈,只能以利诱之,总算留下了不少人。

    而商鞅在其间没有说话,事后找了景监帮忙,借了一些衣物,便前往秦国最贫穷的地方寻访。

    历经三月,商鞅亲自目睹经历了老秦人的贫穷艰难和不屈刚毅的精神,也让他对秦国这片陌生的土地,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等他回到都城后,商鞅根据遍访秦地时沿途记载的有关秦国和老秦人风土人情考察报告,挥笔而就,写下强秦九策。

    不过,有了强秦之策的商鞅,没有急着交给孝公,而是来了一个“三说孝公”,考察孝公是否是自己心目中的“明主”。

    于是,历史名场面发生。

    面对只知夸夸其谈,言论多华而不实的商鞅,孝公失望至极,觉得商鞅沽名钓誉。

    而商鞅经历两次陈策过后,却越发认定秦孝公是识货之人,是可以助他实现胸中抱负的明主。

    于是,商鞅卸下伪装,在渭水河畔,第三次约见了秦孝公。

    这也是今天裂变剧组要拍的戏。

    按照剧本设定,商鞅几人是在渭水上的木船相谈,彼时正是冬天,四下都是迷雾弥漫,河面还有薄冰覆水。

    这个场景并不是无端放矢,而是借景喻事。

    商鞅和孝公坐的船就是秦国,所处的环境也是秦国面临的局势行迷雾、履薄冰。

    随着两人的交谈,初步达成强秦变法的意愿后,象征着秦国的木船,冲出迷雾,破开坚冰,也隐喻秦国从此脱离枷锁,奔向光明。

    怎么听着这么像南湖那条船啊

    剧组拍摄目前在影视基地集中拍摄,没有跑去实景另拍,而是采用了近景远景借位。

    专门造了一个木船舱内的景,摆在绿幕上,演员对戏,拍摄近景。

    等拍完这些,找时间再去租用古船在河上补拍远景和全景,然后把两组镜头用特效合成在一起。

    这不是糊弄,其实这么做比直接拍实景拍还麻烦,实景拍摄都在船里,反而有各种限制,这么分开来拍,镜头运用和站位都更自由。

    而且这只是一种尝试,拍出来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实景再重新拍一回。

    精品大剧,又是重头戏,精益求精一些,多番拍摄尝试是常有的事。

    左乐还算正常的,有的龟毛导演,一个镜头拍几百遍,硬生生把演员拍得心理崩溃。

    这么一比,左乐都算是“粗制滥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