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第1/1页)深邃太空
0088
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便是噬星这种天体级生物的死亡会来得如此之快,快到就算是乔伊,也未曾想过只凭一次空间通道崩溃就能解决掉噬星,她也只是期望能够借助一些空间乱流重伤到噬星,给之后抵达的援军更有利攻击机会。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噬星的死亡比人类预计的还要更加轻描淡写。
当那头噬星再次在“海神号”前方三万公里的位置上又打开一条短距离空间通道,好让自己通过并逮到“海神号”时,它甚至不等空间通道稳定下来就冲进了通道当中。
而早已等候多时的“海神号”适时向空间通道出口处发射了经乔伊“指导”改装的搭载有行星杀手二型核弹的炮弹,并在其抵达空间通道出口位置时引爆了那枚弹头。
核火球形成的短暂小太阳照耀下,无形的能量波动瞬间拂过整条空间通道,肉眼虽然看不到能量波动,但开启了全部传感器的“海神号”全程监控了这一切。
原本就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空间通道顿时失控,之前看上去还比较规整的漩涡先是忽大忽小起来,时空能量冲突时产生的反应光芒将那空间漩涡映得像是另一颗小太阳一般明亮。
这一切都没有持续太久,也没有更多的变化,随着漩涡内能量反应在几秒内极速提高,漩涡本身也随之快速扩大膨胀,然后像是被吹爆的气球一样,又悄无声息的突然凭空消失不见!
只有无形的能量冲击震荡着周围的空间,就连几万公里外的“海神号”也出现了震动,舰体开始扭动,星舰内部也和地震了一样,天花板上的装饰物不断掉落,房间内没有被固定好的物品,不管是设备还是装饰品,也纷纷散落一地,舰内人员甚至要启动电磁靴才能站稳自己。
直到“海神号”在引擎全开,用十五分钟的时间飞出爆破点一百五十公里远的距离后,这股空间震荡才没有继续影响“海神号”。
看着空空如也的爆发点,谁都想不到这里依旧存在有能将“海神号”变成粉尘的空间能量波动,而乔伊也是一脸后怕的盯着眼前的屏幕,不断说道:“计算公式上还是有问题,需要改进,量子波形差一点就崩溃了!”
她这话一出,身边所有科研专家,不管是军方的,还是民间的,顿时脸色大变,好几个人就像是腿上突然无力一样坐到了椅子上、地上,还有一些人也跟着双手合十,嘴里念叨起来就像是在祷告一样。
什么都没搞懂的丁乙,反而可能是现场最淡定的一个。
之前乔伊也曾说过,星舰能通过星门去往几光年甚至几十光年以外的地方,是因为星门内自带稳定量子场在保护通道以及通过通道的物体,而临时打开的空间通道,如果飞船自身没有稳定量子场进行保护,就会被空间通道内不稳定的空间能量波动给直接绞成粉末。
刚才那一下,整个空间通道因为平衡点被破坏而自动崩溃,失控的超空间能量虽然只是向正常空间释放了一瞬间,那一瞬间释放出来的混乱能量差一点就击溃了一直保护着“海神号”的稳定量子场进而摧毁整艘船。就算是随后时空修复能力修复了失控的空间裂痕,残余的失控空间波动能量也依旧在出发点震荡,没有很快消散。
不知道自己一行人其实刚刚才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的丁乙,现在的注意力已经被噬星的模样给吸引住了注意力。
不同于一路加速逃跑,自身距离失控崩溃的空间通道也还有一段距离的“海神号”,噬星可是刚刚冲进空间通道的同时,就直面了通道的崩溃,也直面了那无形的失控能量,就算它自身也带有稳定量子场保护,且能量级别也可能超过“海神号”,但承受了最多能量冲击以及空间波动的它,自然也不可能安然无事。
被无人机和几个巡航舰战斗大队传回来的画面上,噬星是它打开的空间通道入口点处被“炸”回了原处,原本被那么多枚行星杀手连续轰炸都没有脱落多少的厚重外壳,绝大部分已经消失,被厚重几丁质外壳保护着的肉体,此时也是伤痕累累,丢失了大块躯体,腹部十几条的巨大节肢同样也已经全部失去,大量灰色液体在真空中挥洒。
如果不是“海神号”上还能探测到噬星体内依旧存在有能量反应,只怕所有人在看过噬星此时的模样后,都会认为它已经在这一击之下死透了。
可既然还能探测到噬星体内存在有能量反应,就说明噬星还没死——至少还留有一口气在——而且看它此时的模样,强大的自愈能力也像是在时空能量的冲击下暂时消失了一般。
于是如何收尾,成为了“海神号”决策人员们争论的焦点。
康斯坦丁中将希望马上补刀,直接结果掉噬星,大家直接研究尸体;而科研人员方面,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希望趁着这个机会,囚禁噬星,让他们有一个可供研究的活体样本,这才能获得更多与噬星相关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对于这个想法,康斯坦丁中将断然拒绝,按他的说法,先不说人类要用什么办法来关押一头堪比星球的巨大生物,并且这头生物还有着强大自愈能力和战斗能力,还能超空间跳跃,怎么看都不像是以人类现有的技术能困住的,别看噬星现在伤得很重,可谁知道它需要多少时间就能恢复?然后将看管它的人当成伤后营养给补充掉?
军方可不愿冒这种险。
乔伊·施耐德博士并没有参与这场争论,她只是在指挥无人护航舰,搭载着一些无人工程机械准备在噬星身上“登陆”,然后采集一些研究用的样本。
比起之后如何处置那头已经瘫痪掉的噬星,她更想掌握关于噬星弱点的第一手资料。
噬星确实已经瘫痪不动,采集它身体其他部位样本的进度很简单,甚至自律型钻探机还能在它身上钻来钻去不受打扰,那些噬星身体衍生生物就像是也被空间能量一洗而空一样不再出现。
但乔伊最重视的,还是位于噬星腹部的那些寄生、感染物质,能够让噬星这种生物都束手无策,说明这种物质对于噬星的威胁性极大,说不定正是可以克制噬星的东西,因此本不是生物专业的乔伊,也对这些东西有了兴趣。
那些寄生、感染物质现在数量也减少了大半,不知是被空间能量给泯灭了还是随着噬星腹部躯体的丢失也跟着丢失,出现在无人机摄像头前的那种神秘物质,只是占据噬星躯体面积小了,上面被它们感染后寄生的异形生物也全部没了踪影,但物质本身形成的“藤蔓”结构区依旧活力十足,甚至顺着噬星被空间能量风暴切开的伤口,爬进了噬星体内生长。
“这可不得了啊。”丘维思也没有参与进争论,不是她不想,她倒是想支持活捉噬星进行研究,只不过此时她的身份是嫌疑人,没有资格参与争论不说,再得罪人只怕连对尸体的研究都不可能参与了,所以她干脆协助乔伊采集样本的工作。
在近距离看到那些“藤蔓”模样的感染寄生物质后,就连丘维思也惊叹了起来。
那些物质就像是有思维能力一样,不断在噬星躯体上快速蔓延,每找到一处伤口,就会像植物生根一样分出一脉扎根下去,吸取着噬星身体营养来增殖自己,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在噬星身上扩张感染区域的面积,从噬星被炸弹从空间通道中“炸”出去到无人护航舰运送自律工程机械“登陆”噬星身体进行样本采集的这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噬星腹部那一片因为空间风暴而失去大半面积的感染区域就恢复了之前的规模,甚至还向噬星体内扩展了更多区域,这也证明了如果不是噬星自己在之前一直与这些东西对抗,只怕它早就被完全感染寄生了。
“感染寄生的速度太快了。”对于丘维思的惊叹,乔伊也相当的认同,甚至她对此有担忧,她担心这种物质如果落在人类殖民星上的话,会给上面的人类殖民者带去怎样的威胁,“在研究噬星的同时,这种物质也需要重点研究。”
她提醒着那些负责远程指挥自律工程机械的船员,要他们小心接触那些感染寄生物质,别看那些物质在感染寄生身为有机物的噬星,谁知道会不会对人类科技制造的机械也能进行感染并寄生呢,他们甚至还不清楚这些物质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远程扫描仪的功能还不足以分辨出这些信息。
这个时候,不只是乔伊身旁的丁乙,就连刚才还在争论不休的军方人员和科研人员们,也渐渐停下争吵,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乔伊这边,大家也注意到了乔伊指挥下的采集工作已经开始采集那种感染寄生物质了,他们也很关心这种物质对人类是否也存在巨大威胁。
原本就很谨慎的无人机械指挥官们,在乔伊多次提醒后,更加小心起来,原本计划中要去采集那种感染寄生物质的大型采样机械停下脚步——这些机械都是步行机,在无重力和低重力环境下,步行机比轮式、履带式更加方便——一台外形像是一只象鼻甲虫的无武装小型采样机,缓慢爬到了感染区域边缘,伸出长长的“象鼻”,向那些不断蠕动的“藤蔓”小心靠去。
几台搭载有激光切割器和导弹舱的自律机械停在这台采样机不远处,所有武器也对准了这台采样机,这是为了防备采集机也被那不明物质感染寄生从而失控的一种安全措施。
面对向自己伸来的机械臂,“藤蔓”也伸出一根“枝条”靠向机械臂,但在缠绕上采样机的机械臂后,采样机失去了全部能量,变成了一块废铁,然后那根“枝条”又松开机械臂,缩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对失去全部能量的采样机不再感兴趣。
“机械单位它们就只是吸收能量?”对此乔伊有些好奇,行动之前她也不是没有预想过同类情况发生,只是对于实际发生的情况过程有些惊讶,“没有接触采样机的电池包,只接触外部机械臂上的线路就能吸走能量?虽然还比不上噬星远距离隔空吸收能量那么诡异,但对于机械文明来说,也很危险了。就是不知道这种能力是它本身就具备的,还是寄生噬星后从噬星身上复制来的。”
“这样可就很难采集这种物质样本了。”一旁的丘维思说道,“也许我们可以试一试改装几台采样机,给采集器包裹上一层隔离材料来看看能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采集器本身就有绝缘、隔离设计,但还是被吸走了整台设备的能量,这至少说明我们目前的保存技术很难隔绝那种吸能能力,不知道它们这种吸收能量能力的原理,自然就难以制做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材料。”
“用机械臂抓把长刀砍下一根枝条如何?”丁乙又开始自己的点子提供,“看看那些东西能不能隔着大刀片再通过机械臂吸走采集机的能量?”
“怎么可能这么乱来?”丘维思不满的瞪了丁乙一眼,“你们在旧地球考古的时候,对那些珍贵文物也是这么胡来的吗?”
“珍贵文物可不会吸走机械的能量,也不会反抗,当然也不需要我们随时大开脑洞。”丁乙回了丘维思一句后,不再多说,反正他的想法已经提出,听不听那是别人专家自己的事了。
“可以试试。”乔伊依旧支持了丁乙的想法,也许她确实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反正不过再损失一台采样机而已,这点损失不算什么,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就多掌握了一种独特的样本采集方式,还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样本。”
既然乔伊·施耐德博士都这么说了,就算有人还是觉得丁乙的想法太不科学也不靠谱,但也没有人会立刻提出来,都等着看结果,成功了自然更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就算失败了,上面的人都不在乎,他们也不必去给自己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