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章 徐庶说势(第1/1页)兴汉使命

    戏志才游说曹操,成功开启战略方向,这让风尘仆仆赶路的徐元直和郭嘉斗志昂扬。

    郭嘉望着岔路口,信心满满的说道:“前面便是燕军大营了,听说燕国丞相诸葛亮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希望你可以有用武之地。”

    徐元直笑道:“诸葛亮国士无双,胸怀宽广,我愿意为燕国崛起贡献力量,想来不至于束手束脚。此行必定顺利,待到逐鹿中原你我再会吧!”

    郭嘉抱拳说道:“珍重,希望重逢之时有机会把酒言欢。”

    徐元直与郭嘉分别之后,便沿着大路接近燕军大营。恰逢燕王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巡视,遂仗剑高歌引凤来仪。

    刘备受歌中气节与大志的吸引,便请徐元直入营一晤,促膝长谈。

    徐元直感其诚意,应邀入营。列备喜出望外,遂令人设宴,还让关羽和张飞作陪。

    席间,徐元直侃侃而谈,诸葛亮遂引为知己,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寰宇大势。

    酒至半酣,徐元直与刘备等人便不再拘束,于是就把话题引到了座中众人的身上。

    徐元直坦言,诸葛亮长于细务而疏于大略,困守一方尚可,开疆拓土难有作为。

    对于这个评价,诸葛亮深以为然,于是就问道:“元直以为亮该如何突破自我?”

    徐元直叹道:“这可难办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若是逆势而为,可就不美了。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倘若丞相放弃自身优点,于国于己都不是什么好事。”

    张飞问道:“丞相治政,整个燕国政通人和,国力更是蒸蒸日上。”

    徐元直反驳说:“张将军以为做好自己就可以利国利民,实则大谬。太行书院为北俱芦洲正统,丞相却没有提前布局。如今赵国后来居上得到认可,燕国便难有作为。即便是赵国不兴兵攻伐,燕国也难以长治久安。”

    刘备对于燕国的国运很是在乎,于是就问道:“以先生之见,燕国的出路在哪里?”

    徐元直回答说:“大王想必已收到情报,魏王曹操以戏志才为帅,打算攻略天山书院,获取千钟粟认证,夺取正统资格。如今东胜神洲儒门尚未显露踪迹,便是咱们的机会。”

    刘备拍板道:“传旨:封徐元直为右军师,万人敌张飞统帅一万风云境高手配合,争取拿到儒门的认证达成正统成就。”

    诸葛亮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兵进东胜神洲,还建议刘备御驾亲征。

    至于北俱芦洲的地盘,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放弃。遂安排关羽驻守易京郡,诸葛亮坐镇中枢。

    燕军大举进入东胜神洲,徐元直便让军队大肆宣传燕王刘备的仁义,引得数府郡王争相投靠,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紧跟着就是滚雪球一般的发展。

    刘备在东胜神洲大肆扩张,大军迅速的接近先贤故地孔乡郡。这就引得渤海王袁绍不满。

    渤海国主力倾巢出动,与燕军战于北海。

    张飞分身乏术,面对渤海国十大万人敌将领四面开花的打法,到手的地盘瞬间就变得千疮百孔了。

    刘备情知儒门出世在即,遂命丞相诸葛亮抽调援军进入孔乡郡助战。至于燕国留守的兵力,除了关羽的校刀本部之外,其他的皆是二线部队。

    刘备和袁绍争夺孔乡郡,张飞经过连番大战获得了快速升级的机会,成为了鼎鼎有名的万人敌,甚至半只脚踏进了勇帅。

    留守燕国的关羽立功心切,居然主动出击兴兵攻打代郡。

    赵国主力大军皆在太行古城接受整训,留守代郡的二线部队在关羽的校刀本部面前不堪一击。

    关羽势如破竹,不到一月便连克36城,几乎动摇了赵国的国本。

    赵王刘正怒不可遏,便要集结兵力收复失地。

    恰好郭嘉拜入太行书院,刘正便以关羽领兵犯境作为考题令其作答。

    郭嘉指点江山,力主按兵不动。赵国获得太行书院的认可,便是勿庸置疑的正统。魏国征战西牛贺洲,也是在变相承认太行书院的正统认证资格。燕国也在全力以赴的获取儒门认证。

    值此关键时刻,关羽兴兵犯境就是打刘备的脸。道理很简单,燕国争取孔乡郡,就是为了获得儒门认证成为正统。然而关羽率兵攻打代郡,就相当于否认太行书院的认证资格,同时也是变相的削弱了儒门的地位。

    郭嘉说道:“关羽来犯,燕国便是理亏。若是赵国针锋相对,就会让北俱芦洲的人认为赵王得理不饶人。”

    吕布听了郭嘉的说法,忍不住的问道:“依先生之见,咱们就不能收复代郡了吗?”

    郭嘉笑道:“吕将军不必担心,咱们想要遏制关羽的突破并不需要派兵。更何况整训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这个时候出兵就会令整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对于赵国的长远大计来说,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吕布问道:“不用出兵,难道要让关羽主动退兵吗?”

    郭嘉回答说:“不错,咱们当前得着力于布局整个北俱芦洲,而非一城一郡的得失。”

    刘正觉得言之有理,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于是就任命郭嘉为赵**师,负责统筹安排制霸北俱芦洲的大计。

    郭嘉拿到授权之后,立即命令四大万人敌将领加紧整训,提升大军的战斗力。紧接着,他又建议刘正前往南境,与渤海国留守袁尚签订和平协议。

    这样一来,就可以无限制的放大关羽兴兵犯境的错失,更可以彰显正统的气度。

    渤海军主力在孔乡郡讨伐燕军,后方留守的袁尚当然得有所表现。带兵前往孔乡郡参战只会拾人牙慧,唯有趁虚而入攻打燕国才有价值。

    袁尚前脚与刘正签署互不侵犯的和平协议,然后就马不停蹄的集结留守大军,在两名万人敌大将的统帅之下,长驱直入攻打燕国腹地城池。

    燕国留守的将领仅有兵境的实力,在渤海军万人敌将领面前不堪一击。袁尚身先士卒,仅仅三天的时间,就攻占了10郡之地。

    渤海国在北俱芦洲仅有8个郡的地盘,如今多了10郡之地,就有些消化不良了。可是关羽进攻赵国代郡已经带走了留守的唯一机动部队校刀本部。燕国的地盘对袁尚来说完全不设防。即便是捞一票就走,这样的利益也相当的诱人。

    袁尚骑虎难下,干脆命令渤海国全面征兵,然后把替换下来的二线部队送到前线整编。反正有两名万人敌将领撑门面,也不担心留守燕国的虾兵蟹将翻盘。

    袁尚再次攻占10郡的地盘,燕国的不设防真的很诱人。渤海国的二线部队已经不够用了,他干脆对俘虏进行整编,继续增加前线兵力,保持攻势。

    这样一来,陷入代郡的关羽就有些进退维谷了。他倒是想学习袁尚就地扩编,可是代郡本来是赵国的地盘,又有正统地位加持,当地百姓对燕军的入侵深恶痛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搞得燕军焦头烂额。

    关羽攻打代郡主城,赵国留守大将坚壁清野,死守硬扛,令校刀本部不断减员。

    燕国后院起火,关羽进攻代郡又无法快速突破,无可奈何之际,只得退兵。

    郭嘉当机立断,命令代郡守将田豫整顿守军,恢复建制,然后亦步亦趋的收复丢失的城池,更是以牙还牙的进入易京郡,让关羽自行决定守哪边。